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正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于2018年3月1日在上海发放。根据第三方机构测试试验和专家组评审,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工作小组审核通过,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获得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获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近日,CVC威凯获得上汽集团ELV材料测试的授权。评审过程中,CVC威凯雄厚的测试能力、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此次授权是继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整车企业在"汽车材料老化测试"、"汽车电子EMC测试"、"汽车内饰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汽车排气污染物简易瞬态工况法测试系统,研究了底盘测功机机械惯量电模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行状态的动力学分析,基于汽车驱动轮转动动态特性相同的原理,建立了汽车底盘测功机机械惯量的电模拟模型。分析了简易瞬态测试工况控制要求和风冷电涡流测功器的性能特点,构建了VMAS测试工况控制系统,应用预测控制和解耦控制理论和技术,设计了底盘测功机机械惯量电模拟控制方案,开发了基于DMC,具有模型增益自校正和解耦功能的VMAS测试扭矩控制器和简易瞬态工况控制试验系统。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汽车加速运动惯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遥测应变仪在汽车电测上的联用,这是目前汽车应力测试技术中较新的方法。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调频机原理、测试信号的获得和处理,为电测试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5,(13):89
<正>MESSRING是世界领先的碰撞试验系统和组件制造商。迄今为止,MESSRING已经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汽车供应商、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实施应用了100多套天型碰撞试验系统,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公司都多。获得欧洲最大汽车俱乐部ADAC许可的德国公司MESSRING已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先进紧急制动(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简称"AEB")测试系统。获得欧洲最大汽车俱乐部ADAC许可的德国公司MESSRING已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先进紧急制动(Advavanced Emergency Braking,简称"AEB")测试系统。全球汽车设备制造商(OEM)、保险公司、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6.
<正>在车辆检测及改装领域,底盘测功机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地熟悉和接受。底盘测功机是一款测量车辆发动机功率及扭矩的设备,配上相应的尾气检测设备及油耗检测设备,它还可以检测尾气及油耗。测试时车辆是在设备上运行,它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道路模拟测试及工况模拟,可测试汽车极限性能、工况加载、故障诊断试验、经济性油耗测试、环保测试、汽车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等,底盘测功机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汽车改装行业、汽车制造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汽车线控转向试验台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成,并对实验台进行了测试。实际运用表明:该试验台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测试精度和效率均能满足要求,适用于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特性的测试与控制系统的开发。为后续实车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由于越来越多的汽车在美国碰撞试验中获得最高评价,美国交通安全署NHTSA拟修改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标准,使其变得更为严格。 目前,乘用车乘员保护装置最高评价为5星级,在该项试验中,汽车以56 km/h的速度正面碰撞到一个障碍物上。2003年,被测试汽车中的88%获得了4星或5星评价。按照NHTSA的观点,这表明,  相似文献   

9.
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计算汽车运行燃料消耗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的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将实际测试的空载(整备质量)和满载(最大总质量)等速燃料消耗量确定为计算汽车在运行时燃料消耗量的基本数值.在该计算方法中引入运行模式和车速加权系数,以综合反映运行条件的变化对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并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模拟汽车的道路行驶状况,对不同的汽车总质量和车速下运行燃料消耗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验证.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在不同整备质量、载质量和行驶速度等运行条件下的燃料消耗量.  相似文献   

10.
速度测试仪是汽车实验室不可缺少的设备,如汽车碰撞试验的汽车碰撞速度测试,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测试,汽车转向机构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测试,汽车电动门窗升降机的升降速度测试,以及汽车四门两盖疲劳试验的关门速度测试等。文中介绍的手持式测速仪就是根据汽车试验需要开发的,同时还研发了一套独特的转盘型标准速度校对方法,非常容易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场景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和认证是解决无人驾驶汽车安全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介绍基于场景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和认证的方法和实践,分析其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场景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和认证可以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基于PROFIBUS的汽车热管理试验台测试系统,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软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便于维护和扩展,通过试验证明能够满足汽车热管理试验台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应用GPS技术的汽车测试中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中研究了一种采用多个GPS的汽车动态参数测量方法。为消除GPS定位误差,提出了一种测试数据修正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多GPS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汽车运行轨迹的精确性。同时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同步测量汽车运行中的横摆角速度,并与GPS数据计算得到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很好地吻合,说明所提出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得到的汽车行驶轨迹和有关动态参数的精度满足汽车性能道路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HEV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控制器传统开发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的复杂性,应用控制系统现代开发技术,为某型混合动力客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开发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该平台包括实时硬件和系统模型、信号调理电路等,并利用它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结果与试验结果说明,所开发平台模型的精度基本能够满足仿真测试要求。控制器的环境试验和在EMC试验中的成功应用以及控制器在车上的正常运行,验证了在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的开发过程中采用自行开发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这一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汽车实际运行工况建立数据库,构建试验工况,分析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模拟汽车的中等速、加速、减速和怠速等工况的时间比例,在实验室底盘测功器上进行试验,测出等速、加速、减速及怠速等工况的燃油消耗,之后用加权平均方法评价车型的燃油经济性。结合具体车型参数,在实际行驶车辆进行跟踪测试统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一个准确的汽车...  相似文献   

16.
张韵 《轿车情报》2010,(11):94-97
衡量车辆的安全性能好不好,不能由厂家自己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其中“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试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人们最关注的试验项目,因为车祸大部分都是碰撞,这个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汽车对乘员和行人的安全程度。在不久前公布的C—NCAP碰撞测试车型中,汉兰达经历了正面100%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试验,以及车身侧面碰撞试验。汉兰达最终凭借出色安全性能轻松获得五星成绩。  相似文献   

17.
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及其内置的Web Server技术和B/S网络模型开发了基于PC-DAQ方案的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远程测试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对该系统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良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达到了减少试验强度和难度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汽研·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中心,不仅是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开发、测试认证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同时还是工信部-重庆市部市共建智能网联汽车试验示范区承担单位,其建设的i-VISTA是工信部电子司支持下国内首个对外正式启用运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智能汽车测试价中心是国际ISO标准化组织TC204/WG14智能驾驶工  相似文献   

19.
由航空航天工业部遵义新峰仪器厂研制开发的汽车发动机微电脑控制器,最近在美国通过了由美国专家主持的全面性能测试,并与美方就进一步合作开发生产和外销,在新峰厂合作建立汽车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试验及测试系统,进一步开展应用工程等达成了新的协议。这标志我国汽车电子化的重大进展。该项目巳列入国家第二批高科技“火炬”计划,并获得首届“火炬杯”高新技术优秀项目奖。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低速工况下的汽车动力性检测指标,完善发动机实际功率检测理论模型,基于BY-CG-300底盘测功机,以HG7153AB(VETC)型汽车为试验车辆进行了整车动力性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试验车辆驱动轮输出功率曲线,并建立了轿车低速测功修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得到修正系数方程,由此提出了在较低测试速度下判断汽车动力性技术状况的测试方法和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了轿车在低速下进行动力性检测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