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Osterberg法桩基试验成果指导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Osterberg法的测试原理与特点,根据桥梁桩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如何运用Osterberg法试验结果,结合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桥梁桩基单桩承载力,指导工程设计,这对桥梁桩基工程的设计优化、节约工程投资和保障工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践 ,介绍了桥梁承台大体积砼水化热温控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通过计算分析了承台砼的抗裂安全度  相似文献   

3.
对桥梁的健康状况评价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桥梁健康等级评估方法受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了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性.根据影响桥梁健康状况的评价因素,提出了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理论桥梁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同时采用欧式贴近度对传统的物元分析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实际工程的健康等级评判,表明基于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理...  相似文献   

4.
以穿越式涉铁工程对既有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为研究对象,从施工安全角度,分析了安全评价的重要意义、评价程序和评价控制标准。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设计施工方案实施对既有桥梁的影响、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应急预案、交通安全组织及进度计划等方面阐述了安全评价应注意的要点,为同类型的工程安全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孙帆  陈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314-317,M0030,M0031
目前,城区大型深基坑近距离、平行桥梁施工的情况较为少见,河道内深厚透水砂层具备成槽困难、地下水位高、补给无限等特点,大幅增加了工程难度及桥梁的安全风险。结合北京市某工程实例,围绕现况桥梁的保护,对影响基坑及现况桥梁安全的风险源进行了细致分析,而后结合数值模拟计算,针对性地制定出河道内深基坑临近桥梁施工的相关工程措施。监控数据表明,施工期间桥梁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相关工程经验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语 《公路与汽运》2024,(1):141-145+151
以德尔菲法识别风险指标,实施两轮专家调研,构建适宜于拼宽桥梁空间特殊情形的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包括施工技术风险、施工环境风险、施工管理风险三方面共18项子风险;以某城市立体有轨交通拼宽桥梁工程为例,构建拼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拼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指标权重、隶属度、风险等级等计算,对该工程的风险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水平属于中等;一级风险指标中施工环境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的权重一致,二级指标中破坏既有桥梁结构风险的权重最大,其次是设计合理度、桥位特征、高支模工程、高空作业、占道施工影响交通、施工及运营对已有高压杆线的影响等;破坏既有桥梁结构风险、施工及运营对已有高压杆线的影响的风险等级最高,为5级,达到4级风险等级的指标包括高支模工程、预应力施工、高空作业、设计合理度、邻近既有铁路线施工等。在施工前应有针对性地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因素进行风险全过程分析,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控。  相似文献   

7.
浅基桥墩加固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既有线浅基桥梁成为影响桥梁承载能力和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分析了桥梁浅基产生的原因和构成的危害,介绍了治理浅基的一般办法,重点阐述了利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浅基桥墩技术,针对两座桥,设计了加固方案,进行了工程实施,并研究了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城市桥梁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城市桥梁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内涵 ,综述了国内外桥梁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问题应关注的有关问题 ,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钢桁梁桥横向刚度控制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列车-桥梁时变系列的横向振动分析结果、桥上列车抗脱轨安全度及Sperling指标和Diekmann指标的要求,得出了桁梁桥横向赐度控制指标--桥梁容许极限宽跨比[B/L]随跨度L的变化曲线与规范规定的[B/L]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道路交通建设标准的提高,独柱墩梁桥以其占地面积小、线条流畅、工程造价低等多种优势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社会超载车辆日渐增多,通行的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独柱墩桥梁的结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保证独柱墩桥梁的可靠性和营运安全,以粤赣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不满足抗倾覆要求的独柱墩桥梁进行了加固分析,探讨了桥梁加固要点和关键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的独柱墩桥梁加固方法应用方便可靠,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穿越桥梁咨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市地铁10号线工程在部分区域与既有立交桥梁发生穿越或相邻的关系。如何既满足地铁建设的需要,同时又保证既有桥梁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该文通过对北京市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穿越学知桥、稻香园桥工程实例进行介绍、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及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永红  杨朝  唐祖德  陈语  冯坤 《公路》2023,(3):252-261
市政道路工程涉路项目日益增多,为梳理市政道路涉高速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价,通过分析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应急处置等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识别改扩建市政道路涉路工程风险点,提出穿越高速公路涉路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流程,分析得出道路专业6个和管线专业5个关键评价指标。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3D建立单体货车和混凝土护栏碰撞模型,碰撞速度为40 km/h~80 km/h。货车Ford F800模型经实车碰撞试验修正,研究碰撞速度、混凝土护栏等级与车辆侵入路侧区域的关系。建立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桥梁评估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和评价桥梁安全性。结果表明,不同设计速度和护栏等级下的护栏迎撞面与路侧桥墩的最小安全距离建议在1.0 m~2.7 m之间,并应控制下穿道路施工与运营过程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处于运营阶段的桥梁的安全性,避免单一风险评价方法过于主观、片面的问题,从风险发生机理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桥梁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算出各个指标权重,然后由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桥梁安全状况,最后通过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得到桥梁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为桥梁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一直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系统。结合工程实例,对赣州市中心城区赣南大道快速路工程一标段某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实践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层次化,具有一定的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原理的大跨桥梁动力模型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一个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反映桥梁力学特性的有限元模型是进行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第一步。根据大跨桥梁现场实测的模态数据,采用基于特征灵敏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对润扬长江大桥斜拉桥进行了模型修正,分析结果为大跨桥梁的结构损伤识别和安全监测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座LRB隔震桥梁输入了大量具有相同反应谱的地震波,通过非线性是程分析发现,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离散性很大,其最大响应对地震动的全过程十分敏感,对隔震桥梁设计时常用的5种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用反应谱法按等效线模型计算时,如果隔震支座延性率不同,多数方法计算结果的安全概率也不一样。在工程上常见的延性率范围内,这些等线性化方法的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彭翔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87-89+97+14-1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与高速铁路交叉点位增多。受高铁桥梁桥墩的净距限制及城市主干路的宽路幅制约,下穿设计方案的合理度直接着影响工程的可行性。为实现对下穿工程在设计、施工及监测等阶段的全过程指导,首先理论分析下穿工程对高速铁路安全影响的控制要素;然后以汕头市某城市主干路下穿汕汕铁路为例,从全专业角度详细分析道路、桩板结构、管线的设计原则和方案设计要点,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论证方案的合理性;最终系统阐述施工要求和监测水平,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5)
随着城市桥梁旧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的日益增多,桥梁同步整体顶升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在桥梁顶升施工时进行施工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工程实例,对多跨连续曲线梁桥在顶升过程中的位移、应力进行监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同步顶升技术以及精细的施工监测,成功对多跨连续曲线梁桥进行了整体同步顶升,确保了桥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9度地震区桥梁抗震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强 《桥梁建设》2005,(5):68-70
青藏铁路桥梁设计工作中,9度地震区桥梁抗震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结合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对青藏铁路9度地震区桥梁设计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山区公路大规模建设的推进,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大量出现。探讨规范中达成共识的长大纵坡定义,以此为前提,归纳总结数10个项目的路线总体方案设计实例,分析山区公路平均纵坡与整体工程规模及桥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点工程规模的相对关系。工程实践中,最理想的情况是纵坡越缓越好,但对于山区越岭困难路段,纵坡较缓往往造成桥梁、隧道工程规模巨大,工程实施的难度较大。为了降低桥梁、隧道工程规模,就需要增长路线长度,使路线绕行较远,同样使造价增加较多。若要同时缩短建设里程及降低桥梁、隧道工程规模,就需要采用较大和较长的连续纵坡。然而过大的平均纵坡,上坡段会影响通行能力,下坡段则会使车速过快影响行车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各公路项目建设条件不同,路线方案综合比选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但没有固定的关系,做好总体设计,在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的同时,能够找到合理控制工程规模的方案。解决长大纵坡安全问题治标治本的方法是合理选择路线走廊、合理布设路线展线方案、合理确定桥梁及隧道等大型构造物的工程规模,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汽车性能也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