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堤工程通常坐落于淤泥软土地基上,面临潮汐、恶劣天气等复杂的环境条件,确定海堤工程的变形控制标准是一个难题。基于某圈围工程袋装砂围堤的实测资料,从沉降速率、水平位移速率、堤中沉降速率与坡脚水平位移速率的比值3个指标对海堤工程的变形控制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围堤堆载期间边界效应明显,将沉降速率作为袋装砂围堤稳定性的主要判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随着加载过程和位置的差异变化调整沉降速率控制标准;受挤淤效应的影响,浅表层的水平位移速率有可能大幅超越规范值,不宜用于控制围堤初期施工。分析基于堤中沉降速率与坡脚水平位移速率的比值提出的临界状态线指标对袋装砂围堤进行变形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海堤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难点之一是海堤稳定性控制.恰当的稳定控制标准的确定对于保证围堤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费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舟山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前期工程围堤工程施工现场监测资料,对围堤稳定控制的标准进行探讨.提出围堤施工稳定控制应以深层水平位移作为主控指标,沉降监控指标及孔压监控指标需结合水平位移速率使用.  相似文献   

3.
1 工程概况 重力式码头主要靠结构自重保持稳定,码头建设中沉降及水平位移的控制对码头的质量及使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电福建南埔电厂煤码头工程和泉州肖厝港区码头岸壁工程两座重力式码头的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翟焕明 《水运工程》2017,(S1):117-120
新建海堤工程区域内存在淤泥质土,含水量高,承载力低。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地基和结构的安全稳定,设置表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观测项目对围堤施工进行监测,合理控制施工进度,防止地基出现剪切破坏。结果表明:施工前期沉降大,监控参数指标处于可控范围内;后期沉降速率变缓,地基固结度提高,堤体压缩变形趋于稳定,施工期间围堤是稳定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王海军 《中国水运》2014,(11):312-313
随着重力式码头施工的快速发展,在码头完工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一些影响码头安全沉降位移问题.文中结合海口港马村港二期码头工程的实例,采用沉降位移的变形观测方法以有效的确定重力式码头确实存在位移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码头主体位移与沉降变形导致积水控制方法.得出码头前沿线向海测位移控制要点基床的施工质量是影响码头沉降位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码头主体位移与沉降变形影响装卸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远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工程,通过开展既有船闸水平位移、沉降、振动与闸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分析了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一线船闸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基坑开挖过程,既有一线船闸闸室水平位移与沉降呈现两侧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 m后,既有一线船闸沉降速率显著增大,且一线船闸两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闸间土体水平位移与临时支撑轴力的设置密切相关,最大累积变形为11.6 mm;一线船闸振动监测点最大振速为0.079 6 cm/s。由结果可知,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一线船闸的变形扰动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船闸结构及通航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供船闸监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霄  白帆 《水运工程》2013,(12):183-187
通过工程实例,得出粉土作为充填物的大尺度土工织物充填袋的各项参数,给出充填压应力与袋体周向拉力之 间的关系,并得出一定规格的土工织物充填袋的填筑流失率。通过分析地基沉降位移数据,在确保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调 整了沉降位移控制标准,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且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应用二维有效应力法和EFESD计算程序分析了静力荷载、地震动力荷载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稳定和变形情况。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在路基稳定变形时,最大沉降约为80 cm,最大水平位移约为35 cm。动力计算表明,在地震荷载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均不会产生液化。地震荷载作用下,沉降约为35 cm,水平位移约为15 cm。列车荷载作用下,沉降约为120 cm,水平位移约为50 cm。  相似文献   

9.
对一工程实例用SnEpFem土钉墙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土钉和三种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四种支护结构的坡面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和沉降范围、坑底隆起、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等工作机制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与单纯土钉支护相比,复合土钉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边坡变形,缩小边坡张拉区和塑性区的范围,对提高边坡的稳定有利。(2)设置微型桩对坡面水平位移的控制比施加预应力的效果更好。(3)设置微型桩可以有效控制坡顶沉降,而施加预应力对坡顶沉降的影响很小。(4)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土钉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变形值与实测值相比较差别很小,说明了此土层条件应用该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证明了SnEpFem土钉墙有限元数值分析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层盾构穿越既有运营地铁极易引发地层变形和既有结构破坏,如何精准控制地表沉降和结构的沉降变形一直是城市地铁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杭州地铁4号线某盾构穿越既有运营地铁1号线为背景,研究盾构近距穿越既有运营地铁引起的隧道累计沉降、水平位移、隧道收敛和轨道沉降,并对监测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后对既有运营隧道交叠区的影响总体呈现出随着时间的增加累计沉降逐渐增加,隧道穿越交叠区的累计沉降大于非交叠区;既有运营隧道的水平位移,随着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出先隆起后逐渐沉降再趋于稳定的趋势;既有运营隧道的收敛,随着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出先沉降后隆起再沉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既有运营隧道的轨道隆沉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体呈现出先隆起后沉降再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ARM作为机舱测量系统中的主控制器,利用ARM的高性能和可裁减性构建CAN总线通信控制网络,可以实现系统全部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彦肖 《中国修船》2007,20(Z1):7-8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网络财务以其独特优势随之产生并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行了适应网络环境的新处理方式,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文章介绍了网络财务产生的必然性、特点、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了电子导师这一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导师平台,并对平台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框架,电子导师解决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基础问题的意义,促进电子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依托有线专网和北斗卫星网,研制覆盖随船器材供应链和被服务方的全资可视化系统,实现被服务方随时获取自己申请单的供应链信息,包括器材申领、器材批复、器材运输、器材维修等信息,达到被服务方对整个随船器材服务流程的全维可视和全程可控的目的,从而为随船器材的精确化保障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解决船舶非单点搁浅时船底受力大小及脱浅拖力最小值的计算方法问题,并由此提出船舶自行脱浅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持续性跟踪无人艇的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98-101
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持续性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对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形成重大挑战。加强对ACTUV的搜索、探测、定位,保障潜艇部队安全,是我国海军面临的新任务。本文研究从天基、海基、空基进行搜索侦察,并提出一种多维数据融合定位技术,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骅港一期翻车机系统主要翻卸车型为C64和C70,翻卸模式为解列翻卸和不解列翻卸两种。在解列翻卸C64车型的过程中,存在推车机推空车皮时火车车钩不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纳米材料依旧是21世纪的明星材料,纳米隔热材料由于其明显的低热导率,一出现就成为舰船行业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相同的隔热面积需要的纳米隔热材料更少。本文以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制造工艺为例,探索纳米隔热材料的工艺流程,并将纳米孔隔热材料和传统的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进行对比,对不同温度下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加热线收缩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高于传统的无机隔热材料,却低于硅酸铝纤维,纳米孔隔热材料的最佳使用温度为1 00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外造船起重机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研究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FAHP)的造船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运用于起重机金属结构综合评估中。以造船门座起重机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层次安全性评价模型,对指标状态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各层评价值,并最终得到整机金属结构安全指数,为起重机使用企业和特检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19,(3):51-54
对于拖船、拖网渔船及高速艇等船型,其螺旋桨处在斜流工作条件下。为研究斜流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文章使用商用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不同斜流角下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流会导致螺旋桨敞水性能下降并诱发横向力,对船舶航速、传动轴系及船舶操纵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