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后桥从动锥齿轮热处理平面度变形难题,分别从零件齿坯的等温正火状态、淬火温度的选择以及装载方式这3个方面对后桥从动锥齿轮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制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齿轮的热处理平面度变形,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某一尺寸差异较大齿轮热处理变形控制的几种方案的分析,发现根据零件结构特点和热处理变形原理的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齿轮齿形齿向的热处理畸变,获得良好的齿轮精度。对类似零件的热处理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邵延昕  王逊 《汽车技术》2000,(9):24-25,30
针对汽车传动器齿轮热处理后会发生变形,造成齿轮的齿形、齿向和跨棒距等误差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齿轮变形的因素,通过热处理变形试验对齿轮热处理前、后的参数进行测量,并对不合格参数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及节约料架成本出发,提出了汽车零件组合排序作为零件排序中的一种排序方式,并通过实际例子分析,论证了该排序方式可大大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以及节约料架成本,包括后期料架维护成本,同时对于减少零件料架占用生产线旁的空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齿轮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影响齿轮热处理变形的因素众多,包括齿轮加工、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减小齿轮热处理变形的控制方法。其中齿轮设计、材料的淬透性、晶粒度的控制,预先热处理工艺以及模压淬火工序是解决齿轮热处理变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发动机机油泵主动轴在两端装卡、中间悬置磨削扁平面时产生变形的原因,分析了磨削余量对变形的影响。采用了改进的工艺措施,即多次磨削扁平面,并在每次磨完后磨外圆校正磨扁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结果表明,改进措施可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双联齿轮是手动变速器的关键零件,对整个变速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从选料、毛坯成形、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各个流程着手,介绍并分析了双联齿轮的主要加工成形工艺,结果表明精选原材料27 CD4、采用双向挤墩一次成形锻造方式、碳氮共渗后喷丸处理,可使齿轮齿面硬度达730 HV10、心部硬度达500 HV50,硬化层深达0.4~0.65 mm,金相组织及齿向变形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后扭力横梁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弹性铰接破损严重的问题,从零件、工艺、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了影响破损的三个因素即后扭力横梁热变形、弹性铰接无导向、设备固定式压装。为了快速降低破损率,最终通过采用浮动的压装方式,提高了压装时后扭力横梁、压头、弹性铰接的同轴度,保证了压装时的对中性,实现了降级弹性铰接破损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由于齿轮热处理之后会发生变形,这就导致了基准孔也跟着变形,以致热处理前所作的基准孔在热处理后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为了保证齿轮的加工质量,提高其传动性能,我们就不得不作齿轮内孔留热处理后的磨量,以便热处理后作修磨的处理。那么如何找对热处理后齿轮孔内磨的基准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由于齿顶圆在齿轮啮合中是不接触的,它与齿轮传动精度无直接关系,再加上齿顶较尖,容易磕碰,因而它不能作为工序基准使用。而热处理前的基准孔一般是各工序的基准,如果热处理后磨齿轮内孔还用它作为工序的基准,就达到了统一基准的目的。因此在齿轮精度要求不高,热处理变形不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内孔作为基准来磨削内孔,因为这确实是一种最简单、经济而无需任何其它的工艺装备的方法。但我们也要看到用此种方法,受到热处理前各工序的影响较大, 容易造成累积误差,而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又比较难控制,所以如果想加工出精度较高的齿轮是不能采用此法的。还有此法的效率也不是很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汽车行星和半轴齿轮热处理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证明:采用再加热淬火工艺,可以细化齿轮材料的晶粒度和显微组织,改善不良的预处理组织;采用中冷连续式渗碳自动线进行渗碳淬火,不仅可以细化材料的晶粒,改善齿轮的金相组织,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齿轮热处理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带内齿和内花键的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变形规律,对这几类汽车齿轮热处理变形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全面和有创新性的研究,从齿轮原材料淬透性、齿坯预备热处理工艺、齿轮最终热处理变形的控制方法、热处理变形校正措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有实际运用价值的阐述,解决了这几类齿轮的热处理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控制同步器齿轮等温正火的控制和改进加压前的渗碳空气冷却钳位模式,同步器齿座压淬的变形控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于淬火后的变形较大,特别是圆度超差是最严重的。为了解决真正的圆度问题,需要使用压淬处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被浪费。文章分析了产生变形的原因,从原材料、热处理工序和设备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轴齿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技术的设备系统、工艺原理及实施过程,阐述真空热处理技术应用优势,分析真空热处理技术与传统可控气氛热处理技术的差异;针对变速箱齿轮热处理后变形控制对后续加工和装配工艺有较大影响,分别从材料、气淬压力、预冷温度、装炉方式等多个维度讨论研究某变速箱齿轮渗碳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控制齿轮热后变形的一般办法,保证轴齿产品质量,为变速箱轴齿真空热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变速器齿轮激光焊接技术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齿轮和接合齿的清洗、压装、焊缝形状、焊缝深度及变形控制措施,解决了齿轮渗碳热处理后(以下简称热后)焊接难题,焊缝承载能力满足齿轮传递扭矩要求;形成变速器齿轮批量、柔性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采取适当降低行生架5-φ12.5螺孔位置度要求,按适当的总差值控制位置度,将两连续零件材料改为一致,减小夹具定位面,加大定位止口深度尺寸,提高夹具定位严谨,改变夹紧方式等措施,使行星架总成五通孔位置度超差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对神龙BE齿轮焊接加工方式选择展开论述,分析电子束焊接和激光焊接的优缺点;提出解决零件焊接时电子束流与结合齿干涉措施,同时为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及加工精度可靠性而采用了双倾斜工作台八工位数控焊接方案;针对零件结构分析变形影响,采取夹具柔性化、防变形设计,确定焊接加工参数,为今后选择同类零件的焊接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碳氮共渗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它是在渗碳、氮化和液体氰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现已广泛应用于处理汽车、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等各种齿轮和其它零件。汽车齿轮碳氮共渗是为了提高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因碳氮共渗温度较渗碳温度低,故齿轮热处理形较小。目前,零件表层的碳氮共渗一般采用盐浴碳氮共渗和气体碳氮共渗,碳氮共渗后的零件易产生黑色组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零件表面层  相似文献   

18.
珩齿如同剃齿一样,可提高齿轮精度,但比剃齿优越。因珩齿不仅可加工软齿面,且可加工硬齿面。高性能的齿轮都要进行热处理,但热处理总会产生变形,而这种变形并不总是有规律的,想采用热前剃齿或挤齿来补偿产生的变形,往往不能稳定地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传统的珩齿工艺是采用齿轮状珩轮,由于珩轮精度低、珩削性能差等原因,所以难于提高齿轮精度。因此,国内外都致力于研究一种能部分代替磨齿加工的珩齿法。  相似文献   

19.
成形法磨齿     
随着汽车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变速器也在向着更长寿命和更低噪声的方向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磨齿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剃齿工艺相比,磨齿工艺提高了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并大幅度提高了齿轮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硬齿面齿轮热处理时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齿轮钢原材料及齿坯的各项质量指标对汽车齿轮热变形的影响。原材料方面,详尽论述了通过淬透性及宏观、微观偏析等质量指标的控制来减少汽车齿轮最终热处理的变形;齿坯方面,着重介绍了通过控制锻造流线及正火组织质量指标减少汽车齿轮最终热处理变形的试验情况;另外,概述了上述各因素影响汽车齿轮最终热处理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