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十几年,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本文总结了等离子体用于制备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结构,在催化燃烧、光催化、温室气体转化等领域的应用,并且阐述了等离子体对催化剂活性增强的作用机理,最后指出了在利用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O3]/[NO]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结果表明,O3/N2/O2体系在常温、200℃、275℃下均不发生反应,N2不能被O3氧化;在O3/NO/N2/O2体系中,NO主要氧化为NO2,只有1~6(10-6)其他氮氧化物生成.如N2O and N2O3.当[O3]/[NI]=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和200℃时,NO氧化率都达到100%,而在275℃时,NO氧化率只有72%.表明反应温度影响显著,其原因主要与较高温度下O3分解加快有关.O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试验发现,O3在常温下分解很慢;200℃时分解加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 S时,O3的分解率为59%,而275℃时分解更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 s时,O3的分解率为80%.试验结果还表明,NO氧化率与[O3]/[NO]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某船用中速柴油机为仿真对象,利用AVL_Boost软件建立带有SCR反应器的整机模型,分析SCR反应器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E3和D2工况下,SCR反应器所产生的压降随转速和负荷率的增大,呈线性化增大。加入SCR反应器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均有所降低,除E3额定况点外,其余工况点降低幅度均小于5%。通过对SCR反应器的仿真分析,可对该型柴油机SCR反应器的选型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船用柴油机低负荷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器的NO_x转化率,采用O_3协同SCR进行排气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在40%负荷率以下的低负荷工况,SCR反应器不工作的情况下,排气管中注入O_3,NO_2/NO浓度比得以提高;柴油机在20%负荷率工况下,NO_2/NO浓度比达到30%。同时,O_3可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烟度(K值)和HC的排放,其排放浓度与注入O_3前相比,最高降幅分别达到51%和19.1%。柴油机在30%负荷率以下的低负荷工况,SCR反应器按氨氮比1∶1的标定尿素喷射量喷入尿素时,SCR反应器前的排气管注入O_3与注入O_3前相比,SCR反应器中NO_x转化率得以提高,最高增幅达到32.1%。主要原因在于排气管中注入O_3,NO_2/NO浓度比升高,促进SCR反应器中NO_x催化还原的快速反应。排气管注入O_3后,在SCR反应器工作的情况下,SCR反应器后的烟度(K值)降低,HC排放也稍有降低。试验表明:O_3协同SCR有利于柴油机在低负荷下提高SCR反应器的NO_x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改进的生物膜反应器。该设备以氯碱工业废水为设计处理对象,集生化处理功能和预过滤功能于一身,在继承传统生物膜反应器诸多优点的前提下,创新地采用悬浮填料模块化结构,方便现场组装和后期调整需要。同时,论述反应器设计运行中主要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王华定 《中国水运》2006,6(9):68-70
柴油机在应用中,最大的问题是其微粒物和NOx的排放较多,寻找一种可行的技术来实现同时降低其微粒物和NOx已经成为目前柴油机排放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离子体技术以其对NOx突出的净化效果成为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本文在通过对等离子体理论及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湿式针板电晕放电反应器结合旋转火花隙开关式高压脉冲电源的试验方案,来探讨非平衡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防腐防霉剂构效关系研究,以顺丁烯二酸酐、丙三醇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一种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新型食品防腐剂--富马酸甘油甲酯.用单因素法获得的较优合成条件为:以占反应物总质量6%的浓硫酸为催化剂,按醇酐摩尔比1∶ 1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和丙三醇,在60℃下酯化反应4h,得到顺丁烯二酸甘油单酯,以占反应物总质量4%的无水AlCl3为异构化催化剂于90℃下异构化2h,得到富马酸丙三醇酯,再加入醇酐摩尔比1.2∶ 1.0的甲醇在60℃下酯化5h,即可得到产品富马酸甘油甲酯,产率为73.5%.文中对其抑菌活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富马酸甘油甲酯的抗菌活性强于常用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钾,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连续搅拌槽式产酸脱硫反应器来处理人工合成的含有SO42-的废水,主要研究了反应器的启动和污泥驯化两个阶段.认为:较高的污泥接种量有利于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当进水SO42-负荷为1.19kg/m3·d,COD浓度为3000mg/L,HRT为20h时有利于污泥的快速驯化.反应器SO42-负荷为1.19kg/m3·d时,SO42-的去除率稳定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船舶含油废水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对处理船舶含油餐饮废水的影响,通过生产油脂产生的废水模拟船舶含油废水的水质特性,搭建小型膜生物反应器陆上试验系统,用光谱仪等仪器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及氨氮等参数。研究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COD和BOD及氨氮、膜压力、污泥浓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系统稳定运行了70天。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油脂废水中COD、油、总碳(TOC)和BOD的去除率达80%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50%以上;油对膜的污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峰  殷奇丰  胡乃辉 《中国水运》2014,(11):264-265
利用MSC.Nastran软件对沪通铁路大桥沉井总段吊装前和吊装工况下结构在自重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合成得到了吊装引起的结构响应.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吊装方案可行,结构响应满足强度要求.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的有关结论可用于指导吊装方案的设计及优化;根据结构响应的特点可提出合理有效的结构加强措施,保证整体吊装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种有效的构建三维M/S/Cu配位聚合物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个新的基于鞍状单体[ MoS4 Cu4]的阴阳离子穿插的三维配位聚合物{[MoS4Cu4(4,4′-bpy)4][MoS4Cu4(4,4′-bpy)2I4·4H2O]}n.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1/acd,a=24.830(3)?,b=24.830(3)?,c=28.208(6)?,α=β=γ=90°.晶体结构分析显示,配位聚合物1由穿插的阳离子[MoS4Cu4(4,4′-bpy)4]2+和阴离子[MoS4Cu4(4,4′-bpy)2I4·4H2O]2-组成的三维钻石状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取代的5-噻吩基-1,3-环己二酮和邻氨基胡椒醛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后合成了一系列的3-噻吩基-6,7亚甲二氧基-1(2H,4H)-吖啶酮衍生物,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3.
N2O/H2富燃火炬式点火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N2O/H2富燃火炬式点火器的初步研究情况,包括结构设计和试验结果。该点火器具有结构独特、设计灵活、启动快速、点火能量高而且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试验表明:点火器可在较宽的工况范围内可靠地重复生成稳定的点火火炬。  相似文献   

14.
载人深潜器供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靠稳定的供氧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研制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氧气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论证其对供氧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下的供氧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供氧技术及研制了样机。使用该样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有人供氧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在完成样机试验后,又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000m、3000m和5000m级海试。海试的成功验证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国外潜艇AIP装置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介绍了硼氢化钠溶液水解制氢方法、水解反应催化剂,描述了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系统、管式和一体式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器的组成与工作,分析了制氢器反应区内的两相流动现象、反应区体积和换热-冷凝器传热面积要求,以及制氢器内液滴的分离、固体颗粒的沉淀和悬浮物的过滤、制氢器的动态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N2O/C2H5OH单喷嘴燃气发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引射器高温引射工质使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一种以一氧化二氮/酒精为工质的燃气发生器燃烧方案,并设计、加工了单喷嘴燃气发生器,进行了热试车试验,结果表明:燃烧方案可行,燃气发生器喷嘴设计合理,具有分级启动能力,可在较宽的流量范围内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N6嘌呤衍生物是重要的核苷类药物的中间体.以2-氨基-6-氯嘌呤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反应制得2,6-二氯嘌呤,收率30.5%.2,6-二氯嘌呤分别与苯胺、邻氯苯胺和对氯苯胺,通过N-烃基化反应制得2-氯-6-N-芳基嘌呤,收率75.2%;2-氯-6-N-2′-氯苯基嘌呤,收率68.5%和2-氯-6-N-4′-氯苯基嘌呤,收率63.2%.使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目标产品.2-氯-6-N-芳基取代嘌呤衍生物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2,6-二氯嘌呤)∶n(苯胺衍生物)=1∶5,使用戊醇为反应中的溶剂,其用量为m(C5H11OH)∶m(2,6-二氯嘌呤)=23∶1,反应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8.
在由15 g/L Na2SiO3、12 g/L NaAlO2、3 g/L Na2B4O7、5 mL/L C3H8O3、5 g/L C6H5Na3O7及1~4 g/L NaOH组成的硅铝复合电解液中,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一系列陶瓷膜层.利用扫描电镜、膜层测厚仪分别研究了陶瓷膜层的微观结构及厚度;采用全浸泡实验和交流阻抗实验测试了膜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aOH含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过程中的起弧电压和终止电压均呈线性下降;膜层的耐蚀性随着NaOH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膜厚的变化趋势与其耐蚀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aOH含量的变化主要影响膜层内部致密层的耐蚀性能;当NaOH含量为2 g/L时,膜层最厚,膜层较致密,因而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乐毅成  刘相乾 《船电技术》2011,31(8):33-34,15
以乙酰乙酸乙酯和芳甲酰氯为原料,合成相应的β-酮酸酯,在乙醇钠/碘的作用下实现二聚偶联反应得到1,4-二酮化合物,然后与水合肼反应,得到两个新型含1肺吡唑的双杂环化合物,其结构经’HNMR、Ms及IR证实。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伴生的石粉再利用问题,研究砂岩石粉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DSC-TG、SEM及MIP等测试技术,分析砂岩石粉对水泥砂浆水化产物、形貌及孔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粉含量不超过11%时,随着砂岩石粉含量的增加,砂浆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砂浆的孔隙率、中值孔径及平均孔径均降低,石粉可优化浆体的孔结构分布;砂岩石粉中的CaCO_3可与C_3A发生反应,反应产物为C_3A·CaCO_3·11H_2O;砂岩石粉的颗粒填充效应和化学活性是提高浆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成果可为砂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及石粉的再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