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提高当前既有普通铁路运营维护施测的数据精度、作业安全系数与工作效率,对既有施测工法采用的测量工具、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将自由测站法引入到既有铁路曲线平面测量作业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测量工具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大量不同曲线条件下施测方法的实验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对比等工作,进而提出一套铁路曲线测量新工法。现场施测作业的反馈和实践证明,该方法将里程丈量精度由厘米级提升至毫米级,提高了测点定位精度;现场测量仪器无需频繁搬站上下线路,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和现场施测的工作效率;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数据处理程序,可精准对接外业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虎门大桥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网实践,对边角网、测角网、测边网3种方法进行比较。实践证明测边网施测方便,工作效率高,易于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适合大桥施工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胶济客运专线CPⅢ控制网的测设过程。分别对CPⅢ控制网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布设及施测进行了阐述,以一个实例,进行了精度分析。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和流程满足客运专线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崔菲 《铁道勘察》2009,35(4):70-71
介绍在农村区域,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测绘1:500地形图的生产流程、测图环境、施测方法、精度要求及图形表达,以及在嘉兴市区第二次土地大调查项目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全站仪在互通式立交桥平面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全站仪在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平面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探讨了新型仪器条件下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平差以及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全站仪在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平面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探讨了新型仪器条件下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平差以及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7.
武鹏 《铁道勘察》2009,35(6):11-13
简要介绍了当前采用的高程系统,结合客运专线精密工程测量网施测的二、三等水准成果和GPS测量数据,通过高程拟合得出水准点高程,并将GPS拟合高差与水准实测高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铁路勘测的定测阶段,采用精度较高的拟合算法所得到的拟合高程可靠,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GPS拟合高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GPS高程在杭州湾大桥高程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杭州湾跨海测区高程异常值数据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过渡曲面高程拟合法,并制定出海中GPS高程的施测方案,使海中GPS高程的精度满足控制桥墩承台面高程的要求,为跨海工程GPS高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铁路基平测量要求,阐述了GPS水准高程方法的原理、施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精度评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论证了该方法应用于铁路基平测量的可靠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毕爱增  刘成 《铁路航测》2001,(4):35-36,46
介绍了铁路基平测量要求,阐述了GPS水准高程方法的原理、施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精度评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论证了该方法应用于铁路基平测量的可靠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长荆铁路航测外控测量,详细介绍了GPS用于航测外控测量时的方案设计。采用此方案施测外控点,点位平面和高程精度均能满足规范对外控点平面和高程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广州地铁六号线B标段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设计、选点原则、施测方法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该方法可以保证车站与线路连接的整体性,同时可满足定位测量、施工放样和隧道贯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枢纽是一个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庞大工程,设计采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统。经外业测量及分析提供一套精度可靠、新的坐标转换模型参数—二维平差成果坐标,使各施工单位对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枢纽工程建设有一套精度可靠的测量控制方法,并且实际工程施测的结果满足施工放样对控制点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铁无砟轨道CPⅢ控制网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对平顺性要求,研究了为满足施工要求CPⅢ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施测方法。研究了为满足施工要求对CPⅢ控制网定位精度要求及CPⅢ控制网点位相对中误差及可重复测量误差精度控制指标,从而明确CPⅢ控制网点位的误差,最终为满足无砟轨道施工对平顺性要求提供测量保障。研究结论:(1)CPⅢ控制网网形采用沿线路均匀布设、施测方法采用多方向后方交会,对于控制CPⅢ网点间相对中误差具有重要作用。(2)CPⅢ控制网点位相对中误差及可重复测量误差精度控制,能满足轨道施工高平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隧洞工程的开挖,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隧洞的贯通精度,为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要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在未贯通前对已施测的测量成果进行相应的精度估算,为保证相应的控制测量精度还要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案。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探析为保证隧洞贯通精度而进行的洞内控制测量设计、精度估算及提高贯通精度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隧道的误差分析,提出了在隧道控制测量过程中利用质量控制提高导线控制网精度的的方法,以提高隧道的贯通精度。  相似文献   

16.
黄清宏 《铁道勘察》2007,33(4):33-35
介绍中间转点法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施测方法及精度分析。该方案需前后视距相等,觇标高相等,不需要量取仪器高,可有效消除球气差和量取误差对高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7.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在既有铁路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强 《铁道建筑》2012,(4):128-132
以线路中心线为基本控制线的既有线测量方法施测困难,且对运营干扰大、安全性差、效率低。本文提出了将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既有铁路勘测的数据采集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Surphaser 25HSX对测区长1 500 m的既有线按照试验施测方案进行了点云数据采集,并结合数据后处理软件Geomagic和Cyclone进行了点云预处理、点云配准及表面建模,提取实时线路中心线与原始航测底图进行对比分析,对试验数据做了精度分析。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标靶设置和测站布设,三维激光扫描所得点云数据可满足既有线勘测设计需要,并且能提高获取原始数据的效率,保证了数据质量,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测量方式更安全且信息丰富。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动跟踪、自动照准功能的全站仪和轨道测量仪轨道静态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中。目前相关规范只对轨道静态检测的自由设站精度和轨道几何参数限差进行了规定,未对轨道几何参数的测量精度进行相关说明。基于轨道静态检测自由设站的设站误差和全站仪的观测误差,提出并推导利用轨道点横向、垂向偏差,计算轨向、高低的新算法及其精度模型。研究表明,使用标称精度为0.5″的全站仪施测,可满足轨道静态检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计算机程序的线控方法 ,成功地实现了经发大桥线形的流畅、准确。着重介绍施测方案的选定、施测的特点、影响的因素及测量所用的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20.
朱宝训  刘成龙  杨天宇 《铁道勘察》2004,30(6):24-26,32
基于 3个已知点的后方交会 ,推导了测角、测边后方交会的近似精度评定公式及顾及起算数据误差时的严密精度评定公式 ,并对边角同测后方交会用间接平差方法进行了严密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 ;通过观测实验分别对测角、测边、边角同测后方交会的精度及坐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