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以白鹿山隧道出口段的滑坡病害为例,阐述了滑坡现象的成因,并进行了滑坡体性质的分析.通过滑坡体整治方案的比选,阐明了以退为进治理隧道洞口段滑坡病害施工方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对今后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整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黔恩高速公路瓦窑沟隧道出口边仰坡及右侧路基边坡进行喷锚支护时,发现喷浆面出现裂缝,并出现明显地质滑坡。针对现场情况,进行滑坡原因分析,制定了封闭裂缝、反压土体回填、增加抗滑桩及挡土板、增加系统排水设施等措施保持洞口段路基边坡的稳定;隧道施工中采取调整爆破参数、加强监控量测等措施,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本工程滑坡的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白鹿山隧道出口段的滑坡病害为例,阐述了滑坡现象的成因,并进行了滑坡体性质的分析.通过滑坡体整治方案的比选,阐明了以退为进治理隧道洞口段滑坡病害施工方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对今后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整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古田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山体古滑坡复活情况,通过对隧道地表情况、围岩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其形成原因,采取了锚固桩、锚索桩、微型锚筋桩和洞内加强支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成功地治理了山体滑坡。阐述了锚索桩施工工艺和监控量测方法,为以后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恒山隧道山阴端洞口上部的山体存在一处滑坡,在洞身开挖过程中,滑坡失稳,地表出现多处裂缝,隧道钢拱架严重变形,已影响到隧道结构安全。通过对该滑坡的特征、形成机制及稳定状况的分析评价,提出了以抗滑桩为主的滑坡治理方案,经过量测监控表明,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公路隧道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受力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调查结果表明,相当数量修建于滑坡中的隧道因发生程度不同的病害而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为研究滑坡-隧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受力变形规律,应用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算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简要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法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滑坡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古田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山体古滑坡复活情况,从隧道围岩地层、地质构造、滑坡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洞内加强支护、洞顶微型锚筋桩、山坡锚固桩和锚索桩综合治理措施.着重阐述了微型锚筋桩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的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质钻探、物探、槽探、室内试验等多种综合地质勘查手段,查明了凯雷高速公路黄里坳隧道至干皎隧道路基中ZK20+060~ZK20+160段路基滑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滑动带的位置,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并对两排抗滑桩受力分配原则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滑坡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龙岩漳龙高速公路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施工中发生山体滑坡的情况,介绍整治山体滑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阳平关至安康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新分水岭隧道洞口位于滑坡体坡脚,隧道进洞开挖施工会改变滑坡体应力变化,极易诱发滑坡体裂缝发展,导致洞口位置滑坡。介绍了进口滑坡段的施工情况,包括进洞施工方法、支护体系、地基加固以及滑坡治理中的排水体系设置、反压平台和抗滑桩的修建等技术问题。目前新分水岭隧道进口段已经安全的通过了滑坡段,滑坡体也处于比较稳定可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1.
道路隧道工程建设中,针对边坡开挖导致的滑坡现象等需要进行超前支护设计。针对道路隧道施工工程中的超前支护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就其设计原理及工艺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大年岭双连拱隧道洞口段施工情况,分析了滑坡成因,叙述了洞口病害整治中所采取的滑坡刷坡卸载、预应力锚索框架、洞顶回填注浆、超前大管棚支护、三导洞及上下台阶开挖支护等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黄土地区滑坡灾害频发,滑坡尤其是超深层滑坡对既有隧道结构受力变形有重要影响,隧道滑坡体系变形特性、力学响应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焦点.?以某超深层滑坡地质灾害中的铁路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了"超深层黄土边坡-滑带-隧道"FLAC3D三维数值模型;利用基于位移突变的局部强度折减法模拟坡体失稳临界状态;针对不同滑带隧道相...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地区隧道洞口施工易引发滑坡、坍塌、变形开裂等灾害。文中通过对三淅高速李家坪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进行研究,总结滑坡发展过程及监测数据,归纳膨胀土洞口滑坡的发展特征及规律,分析滑坡产生的机制及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运用理正分析软件定量验证在自然工况和削坡卸载后的稳定性系数,对洞口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保等因素,采用削坡减载+洞内注浆加固+封闭地表裂缝的综合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性质的衬砌裂缝。此项治理使滑坡变形破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洞内裂缝未发展,此工程实例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赣龙铁路古田隧道DK246+760~DK247+000段地表山体滑坡加固的施工,分析了地表山体出现滑坡的原因,并对其中采用的锚索桩加固山体滑坡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共同形成抗滑支撑结构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不良地质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常用处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谭若坚 《湖南交通科技》2002,28(3):84-85,89
总结了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膨胀性地压、隧道涌水、松散地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的特征、情况以及应考虑的问题和采取的常用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滑坡的实际工程,通过现场调查与洞内、地表量测,分析滑体特征,根据滑坡推力计算,确定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温岭隧道K57+520出口滑坡段的滑坡施工治理,分别在滑坡施工处理方案的选择、抗滑桩的施工、桩板墙的施工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隧道洞口的滑坡施工处理技术,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公路史上第一条穿越古采空区的隧道———祁临高速公路韩信岭隧道滑坡整治及滑坡体内成功进洞采取的措施,为洞口滑坡条件下隧道施工提供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缓坡地形隧道边仰坡滑塌的工程实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钻探以及钻孔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等勘探方法查明滑坡特征及性质,对隧道边仰坡滑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治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