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施工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从地铁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出发,分析地铁勘察与日常地面建筑勘察的差异,指出地铁勘察中存在的不足和容易忽视的几个基本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和完善地铁勘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铁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必要有效解决安全管理的核心和难点问题,以便在整个地铁建设施工阶段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文章以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地铁建设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系统阐述地铁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由此提出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就我国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施工的特点及地铁施工经验及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地铁车辆运用中调车方式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调车内燃机车和地铁车辆空气制动控制方式。通过在地铁车辆上增加1根列车管,利用地铁车辆的回送模式,可在以内燃机车牵引地铁车辆的调车过程中,使内燃机车能操纵地铁车辆的制动和缓解,提高调车的操控性、安全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京地铁开通运营过程中地铁结构及设施安全发生的问题,就外界施工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对地铁现有设备设施和地铁保护区内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铁建设将面临多次穿越既有地铁线路的问题,这是新线建设中等级最高的风险之一。本文选取了深圳地铁2号线斜穿地铁1号线工程案例,研究了盾构下穿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分析了下穿过程中监控量测数据,总结出了盾构下穿过程的关键技术。可为以后的地铁穿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是全国断裂带发育最典型的城市,其活动对地铁建设造成严重威胁,乌鲁木齐地铁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妥善解决地铁隧道穿越断裂带的问题。以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区间穿越八钢—石化断裂带为研究对象,结合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防治经验,分析地裂缝与断裂带的成因,介绍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穿越断裂带的结构、防水、限界、轨排、抗震等防治措施。依据乌鲁木齐地铁特殊变形缝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取消特殊变形缝外环"?"橡胶止水带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铁工程施工图审查是政府监管地铁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与建筑工程对比,说明我国地铁工程具有施工图审查机构数量少、全国范围承揽业务、审查费率低等特点;分析我国地铁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制度执行中审查机构抗风险能力差、高度市场化易导致不正当竞争等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施工图审查制度和实施经验,提出当前我国地铁工程施工图审查体制改革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客流需求,特别是高峰客流情况下,地铁线路应配置地铁列车数量问题,建立了地铁线路列车配置数的数学模型,给出地铁线路列车配置数计算方法。以深圳地铁罗宝线的列车配置数及反推数据以及国内部分地铁线路列车配置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就如何在地铁实际运营中有效提高列车运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实践为背景,结合地铁工程的自身特点,总结了设计概算编制的几点体会。针对目前地铁工程概算编制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做好地铁设计概算工作应当采取的重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中各种线束之间的相互串扰问题已成为地铁电磁兼容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仿真与测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线缆线束串扰研究,对辅助逆变器周围不同类型的线缆线束进行建模,进行频域、时域及S参数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对地铁车辆线缆线束串扰进行仿真研究,能够有效指导地铁的布线设计,提高地铁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内在建地铁车站与火车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的结合日益增多,设计过程中存在地铁与枢纽换乘、客流流线组织等重难点问题。在太原地铁1号线东广场站的设计中,地铁与国铁的换乘采用单循环通道换乘,避免地铁、国铁、公交等交通枢纽之间换乘客流的交叉,增大公共区非付费区面积,缓解地铁进站客流的拥堵。并利用Anylogic客流模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发现优化后的换乘方案乘客体验效果好,服务水平高。最后总结地铁与交通枢纽结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后续类似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以往天津地区地铁施工中出现的基坑内涌水问题及经验教训,阐述在天津地铁勘探中钻孔封孔的操作方法及控制要点。实践表明,天津地区地铁勘探中采用此钻孔封孔注浆方法可行,满足钻孔回填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封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孙明  高兴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4):103-107
研究目的:解决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的设置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对火车沈阳站站前现状的分析,将地铁在此设站的问题分解为几项,再针对每项展开分析研究,采取不同方式解决。研究结果:对火车沈阳站的老站房及其它主要历史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部分既有建筑物分别采取迁移、改造利用的手段,解决地铁的建设问题。并在地铁车站与火车站之间留出发展空间,满足铁路及市政远期建设要求。研究结论:在老城市中历史风貌街区修建地铁,设计中要结合周边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完全保留、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的不同手段,处理好地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难以与地铁同步完成的市政配套工程,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未来地铁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地铁5号线五和站设计为例,总结地铁设计中可能产生的细节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地铁安装中引入BIM技术,将二维设计图整合成三维立体图像,并且直观地对原管线综合设计部分进行分析与优化;通过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石龙路站、大连地铁1号线春光街站中建立BIM模型,有效解决综合管线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当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此提出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创新的问题。提出了只有研究地铁车站使用者即“人”的行为与心理,并分别落实在功能与环境空间(艺术)设计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才能够做到创新的观点。简要地分析了人的行为与车站功能设计的关系和人的心理与车站环境空间设计的联系,初步探讨了如何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VC++、ObjectARX等开发语言及工具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地铁综合铺轨软件,打通地铁铺轨工序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接口,实现地铁铺轨工序的数据导入、校核、自动绘图和数据导出等功能,解决地铁铺轨工序中专业间协调不畅、绘图耗时长、手动出图数据容易出现错误等问题。软件已成功应用在郑州地铁建设、宁天城际铺轨、武汉地铁建设等项目中,提升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认知心理学理论背景下,分析了乘客进入地铁地下空间的心理行为及感受。通过地铁导视系统与认知地图的搭建,剖析完善的地铁空间认知元素,并以此为设计对象,对地铁导视系统中乘客方向感缺失等问题作出一些具体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地铁FAS、BAS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近几年做过的深圳地铁、上海地铁、天津地铁等项目设计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地铁消防控制流程的特点,对地铁FAS、BAS系统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地铁项目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使地铁FAS、BAS系统方案更加合理,提高可靠性,可用性,节约投资,更加符合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