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合新建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工程的冬季施工,系统总结干旱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首先从混凝土原材料加热保温、混凝土拌合时的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运输及浇筑过程中的保温、新浇筑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钻孔灌筑桩、承台、墩身、支架现浇连续梁、涵洞等主体结构混凝土的保温措施,最后分析了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防寒保温措施实施过程中任一环节稍有疏漏,将会产生质量问题,需全过程全方位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新建徐盐铁路为工程背景,在前期对某连续梁-拱吊杆预应力张拉监测控制和预应力压浆孔道密实度检测等基础上,对新建徐盐铁路200 m连续梁-拱组合桥混凝土、梁体预应力、压浆以及吊杆预应力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总结,如拱脚混凝土质量差、竖向精轧螺纹钢预应力损失、预应力孔道堵塞、压浆质量不密实、吊杆张拉不同步、锚固损失和二期恒载施加后索力调整等,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依据质量风险来确定控制要点,最后通过控制混凝土质量、减小预应力损失以及优化张拉工序等措施来降低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建京雄铁路(72+128+72)m连续梁跨越现有高速公路,采用"边跨合龙后的不平衡转体梁+地面滑道梁配合钢管混凝土临时支墩转体"技术,这是全国铁路工程中的首例,该连续梁具有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无可借鉴的经验等特点。为确保转体桥安全施工,应用BIM技术,重点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目标,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交底、虚拟施工仿真、三维预应力管道精确定位、三维设计出图及检查碰撞功能,总结、改进和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及人员可操作性,并逐步完善和提高具体施工,加快了项目的施工速度,确保了项目的施工安全,有效提高了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为形成桥梁施工安全快速施工技术体系及类似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准(格尔)铁路一主跨56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管道摩阻试验,得出此连续梁实测管道摩阻系数,并与设计要求的管道摩阻系数对比,发现实测管道摩阻力比设计值降低约4%~8%。原因在于设计采用金属波纹管,而因物资供应短缺,现场实际采用塑料波纹管。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对改用塑料波纹管施工措施的可行性及波纹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和推动BIM技术在我国铁路行业的应用,实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管理的高效、经济及智能化,基于BIM技术,提出铁路工程连续梁桥施工管理系统架构:用于内部人员管理空间的C/S架构和用于施工人员使用的B/S架构;实现连续梁桥的BIM精细化模型构建、族库编码验证及传递、模型轻量化展示、碰撞检测、动态施工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实施流程,同时可为我国铁路工程行业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龙施工是大跨度刚构连续梁悬臂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刚构连续梁整体线形、结构受力体系转换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施工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超大跨度非对称孔跨刚构连续梁超大体积合龙段施工比较少见,合龙方法及施工技术细节也各有不同,故研究合龙施工技术很有必要。本文结合南龙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118+216+138+83) m大跨度非对称双线铁路刚构连续梁施工实例,介绍主跨216 m非对称刚构连续梁合龙施工关键技术,重点介绍非对称刚构连续梁施工合龙顺序、合龙吊架设计、中跨合龙传力顶推装置设计及锁定技术、水袋预压、混凝土浇筑及体系转换等技术及施工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哈大(哈尔滨—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周期短、工期要求紧的矛盾,需进行冬期施工,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从保证混凝土工程全面质量出发,对施工过程以及环境温度变化进行温度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以冬期施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温度测试研究为背景,为了解土壤温度变化情况,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冻土测温系统,并利用该测温系统在整个冬季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观测。实践证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测试精度高,温度测试通道可随意扩展,充分利用了虚拟仪器在数据采集、分析、存储方面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依托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延庆下行联络线跨大浮坨村烽火台特大桥主跨连续梁0^#段工程施工,详细地介绍了连续梁0^#段预制完成后吊装就位的施工技术,并制定了安装过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采用该技术,连续梁0^#段和桥梁主墩可同时施工,不仅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而且在北方寒冷地区高空中无法实现冬施措施的项目中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通过新建京张高速铁路桥梁工程的连续梁工程的快速施工,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准朔铁路施工中T梁预制的主要施工方法,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徐变引起的箱梁上拱等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北方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法,对简支T梁的施工质量控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准池铁路为Ⅰ级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按铁路工程气候分区属寒冷地区。由于受工期制约,部分隧道、桥涵及路基工程必须在冬期进行施工。近年来,虽然冬期施工技术取得了一些进步,施工保温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针对高墩、大跨连续梁和节段拼装梁、长大隧道及路基冬期施工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此,针对冬期施工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寒冷气候地区类似工程冬期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跨越能力大、行车平稳、养护简便等优点,在近代桥梁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悬臂施工法是目前建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主流施工方法。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基础,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法,对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不对称悬臂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特点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临时压重、临时锚固拆除时机、环境温差对应力及挠度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施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延延高速陕晋交界的黄河特大桥墩高141 m,是陕西省跨黄河连续刚构桥的第一高墩,桥址在黄土高原地区,冬季黄河河道气温在-20℃以下。通过介绍对采用液压爬模的薄壁空心高墩进行蒸汽养护的现场具体实施过程,论述了耐久性C50混凝土的冻害、一些抗冻要求以及防冻害措施,介绍了混凝土运输、拌和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以及现场蒸汽养护的施工工艺,使C50耐久性砼在低温下快速达到设计强度,确保施工质量,又能满足施工工期需要,为其他相类似的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主梁线形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较好地控制超宽桥面的线形,研究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主梁线形控制系统,分析影响主梁挠度变化的因素及全桥合龙后高程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偏差的原因,取得现场实测数据以修正计算模型参数。研究方法:以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误差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柳州三门江大桥施工特点,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线形控制模型,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确保桥梁线形施工质量。研究结论: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主梁结构变位及高程变化特点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相接近;采用现场实测数据修正计算模型参数,达到理论计算模型与实桥相吻合,保证了主梁的安全施工;施工中要实时监测挂篮变形,并根据梁段重量对预抬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丹界高速公路丹江特大桥工程实例,根据冬季施工相关规定和特点,对箱梁冬季混凝土施工进行热工计算,重点阐述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冬季施工的技术方案和工艺要求,并提出了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京沪高速铁路韩庄运河特大桥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为例,阐述了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方案及其施工组织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支架设计方案、施工过程有限元力学分析及其技术要求。理论分析表明,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可控。成功的实践进一步表明,采用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技术完成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可行,经济效果显著,施工方法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京雄城际铁路固安特大桥跨廊涿高速转体梁A0#段冬期施工方案为研究背景,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瞬态热力学分析,确定养护棚搭设及棚内蒸汽管道布置方案,并应用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养护全过程实时监测,提高混凝土的冬期施工质量,为高速铁路智能化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特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结构安全、几何线形平顺,成桥各安全控制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以新建怀邵衡铁路沅江特大桥(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依托,根据理论计算及结构特点,构建快速铁路大跨连续梁监控体系,重点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建立线形及应力监控系统,数据计算、分析和处理方法。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容重和预应力效应为影响线形和内力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混凝土弹模和收缩徐变,施工中需加强对这些参数的控制及识别;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监控手段确保了该桥主梁线形平顺和受力安全,合龙口精度、主梁线形和应力误差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控、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客运专线建设实践,以铁路客运专线所采用的桥梁新结构及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梁、装配式双向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钢筋混凝土刚构连续梁、钢与混凝土结合连续梁等新型桥梁结构的特点和施工要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桥梁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对今后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借鉴作用,并对今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座(40+64+40)m的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悬臂施工,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本桥在恒载作用下的累积位移、活载位移以及预拱度的设置。系统分析了如何采用实际监测数据对立模标高进行修正,使成桥线形达到设计要求。计算结果对同类型连续梁桥的施工线形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