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铁路某车站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某车站增设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主要解决车站列车卸污作业问题。测试某车站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性能,主要验证该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车站运营列车进站后,测试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卸污作业耗时,包括单个污物箱清空时间与整列车所有污物箱清空时间,同时记录真空机组运行情况,并分析试验数据。数据分析显示该车站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对两列车卸污作业耗时均小于40 min,具备高效、快捷完成列车卸污作业的能力,该系统可以在类似大型铁路枢纽推广。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程覆盖方式布设真空抽吸单元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铁路固定式地面真空卸污系统真空抽吸单元设备的设置受动车组类型、动车组停车线位置、动车组污物箱位置及数量、动车组运行方式、动车组整备作业形式等众多因素影响,只有采用全程覆盖的布局方式,才可满足卸污作业需求。针对4种不同动车组污物箱的条件以及铁路动车所、车站、动车段等不同的应用环境,阐述了真空抽吸单元设备全程覆盖布设的必要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上海火车站固定式真空卸污工程技术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上海火车站采用的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为国内首例在车站使用的固定式地面卸污系统。该系统由真空凸轮泵机组设备、盘绕式真空抽吸单元设备、真空管道系统等组成。其特点为真空抽吸,压力排放,污物通过机组随抽随排。该系统自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卸污过程无异味、无遗撒,真正体现了环保理念。真空机组一经开机运行,可实现自动化,无需职守;真空抽吸单元可电动收缩,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上海站增设真空卸污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站采用的真空卸污系统为国内首例在车站使用的固定式地面卸污系统.特别是针对既有车站的复杂情况并且保证运营正常的情况下增加该卸污系统,解决了基层单位的实际问题,满足了铁路提速的要求,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理念,同时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节能环保.该系统由真空凸轮泵机组、盘绕式真空卸污单元、真空管道等组成.其特点为真空抽吸,压力排放,污物通过机组直抽直排.该系统自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在不影响使用的条件下先后完成了4次改造,保障了运输整备需要.  相似文献   

5.
旅客列车密闭厕所真空卸污管道系统设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真空管道系统污物输送机理,建立旅客列车密闭厕所真空卸污管道系统流量计算模式,并对卸污进气量、卸污口位置、真空站抽升速率与摩擦阻力压力损失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真空卸污管道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前真空卸污系统在铁路动车所和车站得以广泛应用。动车所真空卸污以库内作业为主,北京动车段为第一批建设的四大动车检修基地之一,建设规模为8线库,远期预留4线,目前远期已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真空卸污系统包括凸轮泵真空机组3套;真空卸污线6条;卸污单元134个;信息管理设备1套。北京动车段自2009年3月运行以来,卸污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动车段卸污需求。本文介绍了北京动车段真空卸污系统方案及应用情况,对库内真空卸污系统设备特点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动车所库内真空卸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上海动车段真空卸污系统工程施工与完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海动车段是铁路新建四个动车段之一,根据设计要求,固定式地面真空卸污系统布置在动车段工程运用检查场内,可抽吸、输送进入四线库CRH_1,CRH_2,CRH_3,CRH_5型动车组污物箱中的污物。系统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卸污作业效率高,卸污过程无异味、无遗撒。目前这套系统真空机组及监控设备各1套,安装在四线库52,53轴真空机组间,46个抽吸单元安装在南、北综合管沟一侧的设备井内,每条综合管沟设置23处抽吸单元设备井,满足460 m范围内卸污要求。1 000多m真空管道包括两部分:(1)平行卸污线的纵向干管,敷设于南、北综合管沟内;(2)连接纵向干管,敷设在横向综合管沟内,通向真空机组间与真空机组相  相似文献   

8.
哈大客运专线已经建成通车,配套的真空卸污系统已开始使用.哈大线的沈阳北站和长春站是国内寒冷地区首次设置真空卸污系统的车站,为了适应寒冷天气对真空机组、卸污单元和真空管道等设备都进行了设计改型.本文对寒冷地区车站真空卸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为以后寒冷地区车站真空卸污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与高速列车相比,普速列车卸污时间短,对卸污效率要求更高。为研究普速车站真空卸污系统设计要点,依托某实际工程进行分析计算。对于新增排卸污线的普速车站,最不利的工况为,在中途通过列车停站时间15 min内完成1列18辆编组普通列车的卸污作业需求。在该工况下,真空卸污流量为27.8 L/s,采用真空罐+真空泵式卸污机组,配套真空罐2座, 1用1备;真空泵3台,2用1备,规格250 m~3/h,N=7.5 kW;排污泵2台, 1用1备,规格Q=100 m~3/h,H=20 m,N=11 kW;真空中心总装机容量45 kW。该机组可以满足将卸污系统从大气压抽至预先设定的最大真空度时,真空设备的吸(排)气时间≯10 min;将系统从真空度下限恢复到真空度上限,用时2 min。满足TB10010—2016《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西安北站真空卸污设施设计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北站是目前亚洲车场规模最大的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场布置为一站三场,共18个站台34条股道,是站场真空卸污设施设计比较复杂的车站之一。郑西场真空卸污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列车停留时间缩短,出现卸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列车卸污停时整备要求出发,分析影响真空卸污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对真空机组配置及真空管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复杂且多站场车站的卸污需要。  相似文献   

11.
李晓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2):142-145
通过对地铁车站传统污水池+污水泵技术、常规密闭水箱污水提升技术、真空污水提升技术的应用情况,结合运营需求,对基于凸轮泵污水提升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从解决痛点(如卫生条件差、清掏费用高)问题出发,以低维护和高可靠性(如高吸程、清底、双液位传感器控制和智能化)为目标,提出采用基于凸轮泵技术的地铁污水提升技术,从而解决污水池清底难题,改善运维条件,降低运维的难题和强度,结果显示整体运行效果良好,同时也给出今后进一步优化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州东站给排水设计中涵盖了给水、排水、消防的全部内容,其特点为采用了储能罐式真空卸污方式,卸污系统能耗低,易于改扩建,适用性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给排水控制系统中,采用标准化的功能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通道,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可靠性,有利于终端设备运营维护。根据自来水的供水压力,针对用水点不同水压需求,采用分压供水方式,减少加压供水量,降低设备运行能耗;新型旅客列车上水设备的使用降低上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分区消防方式的选用,减少了消防设备的配置,节约了工程投资;直饮水设施配置为旅客健康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地下车站埋深达102 m,车站具有规模大、洞室群复杂、周边环境敏感的特点。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设计理念,创新性提出地下车站清污排水分离系统的设计概念。详细介绍车站包括进、出站通道、站台层及设备用房的特殊结构布置形式,对站内各部位排水排放量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各部位结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排水设计。考虑清水系统经过防排水措施的有效疏导,再经过排水管路、管沟自行排出车站;污水系统采用真空抽排方式提升至室外污水压力井;废水汇入通道楼扶梯下集水坑及废水泵房提升至室外废水压力井,在排水过程中清水与污废水排放路径达到完全分离,达到了清水可利用、污废水可纳入市政的环保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湿式污水提升系统、一体化污水提升系统以及真空排污系统三者的优缺点,指出地铁建设中的污水提升采用真空排污系统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真空排污系统既解决了传统污水泵房气味恶臭的问题,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一体化污水提升系统存在的后期检修维护问题,在地铁车站的应用前景看好.真空排污系统也存在价格相对较高、施工精度要求高、真空技...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南站开行动车密度大、停车间隔时间短、客流量大,结合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北京南站设置真空卸污地面接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南站真空卸污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行机理,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为真空卸污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提出格库铁路南山口站至格尔木站间ITCS系统和CTCS-0系统覆盖范围不同的3种方案,并从ITCS系统和CTCS-0系统工程实施内容、车载系统配置、行车列控模式切换、司乘人员操作控制、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适合格库铁路南山口至格尔木间的列控系统方案,从而解决格库铁路引入格尔木枢纽,与既有青藏铁路格拉段南山口站至格尔木站间的格尔木河线路所交汇,引起上述两种列控系统在格尔木枢纽地区交叉重叠引起的列控系统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建中卫南站站房屋面为弧形双向正交斜放钢梁结构,安装精度要求高、高空拼装作业难度大。提出施工工艺原理和流程,研究了相关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屋面斜梁吊装单元的合理划分,采用绝对坐标与相对定位相结合的吊装单元形位精准控制,利用自主研发的弧形屋面补间钢梁吊装一体化装置进行补间单元安装技术,采用位移控制法进行整体分级同步卸载技术等,实现了弧形屋面正交斜放钢梁结构单元间及其与拱柱的精密对接,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在涪江三桥的施工测量中应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的作业方法,及时满足了墩柱、横梁、支撑等施工的需要,具有较高的放样精度和明显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