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为保证高铁运行安全并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上跨高铁桥梁大量采用转体法施工。依托迎宾大道上跨郑万高铁立交T形钢构桥转体工程,结合该桥超大吨位+超宽的结构形式,详细介绍了T构水平转体施工中基础处理、转体体系安装、转体施工技术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提出一种特殊条件下异形T构转体施工方法和操作注意要点,总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特殊条件下上跨高铁桥梁T构转体施工工艺,为以后的类似桥梁建设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转体桥施工是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完成后,利用转盘设施,将桥梁结构整体旋转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结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跨成灌高铁双幅2×75 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转体桥实例,针对跨高速铁路、大吨位、双幅同步转体等特点,从转体相关计算、临时设施、转体设备、称重配重、转体实施、测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了该施工方法的经验,对类似桥梁的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国道108线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西引桥为上跨黄韩侯铁路和候西铁路而设,设计为一联(50+85+50)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采用转体法施工。在满足桥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中跨合龙段位置,施工过程中采用纵横不对称T构转体,并配合使用移动防护吊架施工中跨合龙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桥梁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干扰;桥梁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14号线跨丰沙铁路节点桥位于右线曲线半径为470 m的曲线上,桥梁主体结构为84+84 m的T构。桥梁转体跨度71+71 m,转体重量7 130 t,转体时球铰中心相对下盘中心向曲线内侧预设偏心1.152 m,转体角度33.46°,桥梁的转体半径和转体跨度在轨道交通转体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领域均为国内首创。比选桥梁方案,从针对桥梁上部结构的非对称主体结构设计、下部结构预偏心设置、施工合拢段位置的选择、施工时对既有铁路线的防护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和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通过上部结构非对称设计和转体结构预设偏心,有效地保证了小曲线半径大跨度桥梁转体施工时的平衡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12月19日,在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高铁工地上,由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商合杭铁路上跨郑徐客专(郑州—徐州)庞大的T构梁转体成功。2min转动1m,转体难度大,国内首例;据现场副指挥长娄伟介绍,此次转体采用T构梁上转体一次成桥,转体长161.5m,高30.7m,总重量1.2万t,曲线半径2000m,纵坡20‰,转体角度27.2度,施工难度大。2min  相似文献   

6.
云湛高速公路上跨茂湛铁路主桥采用双幅同步转体施工(2-75)m挂篮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对该桥主体结构、平行转动体系结构的设计进行计算分析,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跨京沪铁路曲线转体T型刚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宿淮线跨京沪铁路特大桥转体T型刚构的工程概况,参考我国已建转体桥梁实例,对转动结构的下转盘、球铰和上转盘的关键技术、T型刚构转体的应力、偏心、施工及成桥的最不利状态进行抗风屈曲等进行研究,得出一套完整的转体结构设计所需的计算项目和检算方法,为此类桥梁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是在深山峡谷、悬崖陡壁及跨线等情况下桥位上架设桥梁的有效方法。以新建郑万铁路河南段(73+73) m无合龙段T构桥上跨京广客专施工为例,介绍其总体施工方案,研究箱梁大节段施工、球铰设计及安装、平衡配重、牵引转体等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铁路联络线上跨京沪高铁2×56 m转体T构的设计成果,简述高速铁路转体T构的设计过程及要点。  相似文献   

10.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项目跨胶济铁路立交桥采用两幅T构箱梁(2×80 m T构与2×60 m T构)平行同步转体结构形式。根据高速公路项目结构特点、施工组织及管理模式,针对性地开展BIM建模、模型深化应用及部署BIM管理平台。通过BIM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协同化管理水平。本文结合跨越铁路转体桥高速公路工程实际BIM技术运用案例,在施工过程中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技术建模与管理平台搭建探讨BIM应用价值,为今后转体桥运用BIM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步伐正在加快,路网密度逐渐加大,立交位置越来越多,交叉关系日趋复杂,特殊桥墩成为解决铁路间小夹角立交问题的重要结构。以兰州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上跨既有兰新铁路的立交关系为背景,通过分析两线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结合现场地形地貌特征和桥下建筑限界要求,拟定V形桥墩方案,并为减小新线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不利影响,在墩底设置球铰进行转体施工,成功创造出一种构造新颖、外形美观、结构安全、工艺合理的新型桥墩,在国内铁路尚属首次应用,且自铁路开通以来V形桥墩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海青铁路跨胶济客运专线(40+64+40)m连续梁转体施工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减少跨既有铁路桥梁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影响,转体施工作为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但对于跨客运专线采用小直径转盘及球铰的转体施工实践却很少。结合海青铁路跨胶济客运专线(40+64+40)m连续梁转体施工设计,介绍球铰选型、牵引力、倾覆稳定的计算方法,阐述转体系统、称重、转体等关键技术,并总结了转体施工方案。实践表明,所设计的小直径转盘及球铰的转体结构设计满足施工需要,转体施工方案满足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与常规的墩底转体法相比,墩顶转体法减轻转体质量,降低球铰制造、运输及安装的难度和转体重心高度,减小承台尺寸,缩短基坑敞口时间,提高跨线施工的安全性,是铁路连续梁桥转体施工新的发展方向;结合转体系统布置于墩顶的特点,对支撑体系进行优化,并采用钢管混凝土转台,减少转体机构尺寸,同时增加施工操作空间;在转台设计中引入夹层钢板,通过抽取夹层钢板,将转体球铰转换为防落梁挡块,实现转体施工结构设计的永临结合;提出桥梁墩顶转体、永久支座安装、结构体系转换等全套的施工工艺,可供后续工程参考。永临结合的墩顶转体法施工铁路连续梁,丰富了我国转体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斗中路高架快速路,跨越宝鸡东编组站的10股轨道线和铁路专用线,同时桥下的城市主干路以框架桥的形式下穿宝鸡东编组站。桥位处需保留现状的地面交通、铁路框架桥和周围的高层建筑,桥址处空间局促,建设条件复杂,导致桥梁墩位布置困难。桥梁的布置方案与施工方案相互影响和制约。上跨方案是控制整条快速路的关键节点。综合考虑主墩的合理位置、恰当的孔跨布置和适宜的施工方案,对矮塔斜拉桥、刚构桥等方案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确定采用(97+97)m的转体刚构桥方案。该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优。该桥方案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为类似的复杂城市环境下,建设高架桥梁跨越铁路编组站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沪杭城际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88.8+160+88.8)m自锚上承式转体拱桥采用"支架现浇,转体就位"的方案施工,转体重量16 800 t。转体结构的自平衡或配重平衡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转体施工之前需进行称重实验,测定转体结构的不平衡力矩、摩阻力矩、偏心距及静摩阻系数,为转体结构的配重及转体施工牵引力计算提供相应的参数,从而确保转体结构在转体过程中平衡稳定、灵活转动并精确就位。  相似文献   

16.
郑万铁路上跨郑西客专联络线特大桥为主跨138 m独塔斜拉桥,该桥位于半径1 400 m曲线上,采用国内最大横向偏心球铰(偏心距0.847 m),其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基于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分析转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应力分布,并研究预应力筋对转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体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可通过构造措施保证其力学性能;(2)预应力筋的配置可大幅减小由于局部承压而产生的拉应力,确保转体施工中上下转盘的结构安全;(3)通过设置预偏心,实现了转体施工在大跨度小曲线斜拉桥上的成功运用,降低了桥面配重和转体重力。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桥梁转体施工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呼准铁路黄河特大桥引桥T形刚构桥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呼准铁路大路黄河特大桥北引桥2×52 m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桥设计为背景,结合桥址实际情况,利用有限元程序着重对关键技术:引桥桥跨方案研究、结构静力特性、结构自振特性及结构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北引桥孔跨设计方案采用3联2×52 m T形刚构桥方案经济合理;结构构造及钢束布置形式合理;为保证墩底塑性铰区域的可靠性,应重视墩底的抗剪强度验算和箍筋配置;该桥结构强度、刚度及抗震性能等指标均符合规范规定,满足铁路运行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市政道路与铁路发生交叉越来越多,如何选择合理的跨越方案,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就上跨铁路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转体、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单索面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桥梁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全面评价,并选择对铁路影响最小的T形刚构转体方案跨越,显著减少对铁路的影响,并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预应力箱梁架桥机构造拼装与造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跨度架桥机(造桥机)是架设PC铁路桥梁和公路桥梁的专用设备。此文介绍了跨度96m和跨度109m大跨度架桥机的技术性能、结构构造、安装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定额。  相似文献   

20.
西成客运专线跨越郑西客运专线同时跨越福银高速公路,公路与郑西客运专线斜交角度仅为14°。主桥位于第四层立交处,施工场地条件极为苛刻,既有客运专线运营对施工要求高,因此设计施工难度大。为取得合理的桥式方案以确保既有客运专线安全运营,解决本桥设计施工中技术难题,采用拟定各桥式结构尺寸、有限元分析、动力仿真分析等方法,对4种桥式方案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适用、经济、施工、安全等方面的比选,确定采用132 m简支钢桁梁顶推施工方案,本桥式施工方案缩短了施工周期,对既有高铁运营影响较小,顶推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