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合成酯润滑技术使切削液产品在金属加工过程中,能满足现代汽车及机械制造行业的苛刻要求。采用合成酯技术制造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好的清洗性、润滑性、冷却性和防锈性。  相似文献   

2.
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的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植物油、合成酯和聚a-烯烃作为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的基础油,经过大量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及粘度指数改进剂等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间的配伍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可生物降解15W/30汽油机油的优化配方,并对评定生物降解性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进行了生物降解性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泄漏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生物降解能力强且综合性能优异的合成酯为基础油,提取榕树叶表蜡质作为添加剂,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蜡质的主要成分,分别考察汽油机油和含蜡质合成酯的生物降解性能,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试验油的摩擦系数、磨痕宽度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质量分数蜡质添加量和试验载荷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目前市售的A5/B50W-30汽油机油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飞行质谱仪和能谱仪对磨损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榕树叶表蜡质能提高合成酯的减摩抗磨性能,其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归因于蜡质组分中的酸、醇和酯等有机物能吸附在摩擦副表面,阻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4.
读编往来     
《摩托车》2013,(15):30-31
关于使用TOP1合成机油的问题最近一车友购买了美国TOP1一款SMC产品,请问这个产品的换油周期能达到多少千米?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摩托车?TOP1SMC是一款合成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油,符合APISL技术要求、JASOA2标准要求。日常驾驶摩托车,无论是在拥挤的城市或一个开阔平坦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碳二元脂肪酸与烷基醇胺类反应合成酯类单体,将此单体及有机醇胺、成膜剂、助剂等溶解于水中构成水基防锈剂。该防锈剂不含有毒及重金属组分,为环保型产品。可完全达到亚硝酸盐水基防锈剂产品对黑色金属的防锈性水平;对有色金属(如铝、铜等)有很好的防腐蚀性。研制的产品可以作为金属清洗剂、切削液产品的防锈组分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合成粗纤维技术发展合成粗纤维最早开发于30年前,其产品进入市场已有20多年。合成粗纤维最早由美国3M公司在1989年开发,随后技术逐渐推广,应用于工程行业。日本萩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了压花合成粗纤维,其高韧性与黏结性为该技术树立了全新性能标准。澳大利亚率先使用合成粗纤维补强喷射混凝土进行矿山地层加固,目前同类工程几乎100%采用。挪威作为20世纪90年代湿喷混凝土技术开发的领军国家,引领合成粗纤维进入民用隧道应用领域。如今,全球已有许多隧道采用含有合成粗纤维的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喷射混凝土衬砌。  相似文献   

7.
一、研磨术语说明 1.磨料:分为天然与合成(人造)磨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尖锐性、耐用性。 2.粒度:研磨产品的粗细分级表示法,美国ANSI、日本JIS、欧洲FEPA、我国使用GB(国标)。  相似文献   

8.
汽车钢板弹簧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欧洲商用车钢板弹簧产品与国内产品技术对比分析,在平顺性、工作应力、附件选用、产品结构设计和极限应力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得出了钢板弹簧产品技术面临高性能、高应力、轻量化及结构异型化的发展趋势的结论。并结合国内钢板弹簧行业的发展现状,为钢板弹簧产品的技术发展指明了一个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硼酸酯型汽车制动液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硼酸酯为主体,含有润滑剂、稀释剂和添加剂的HZ3、HZ4型汽车制动液的合成,将其质量指标与其它制动液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其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机电产品为例,探究可视化技术在产品溯源中的应用。通过运用可视化技术,能够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全面追踪和记录,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借鉴信息可视化、图形学和数据可视化等相关领域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机电产品的全链路溯源。通过对多个实例进行分析和验证,发现可视化技术对于产品溯源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可视化技术对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炜 《汽齿科技》2005,(1):34-43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品条码追溯技术的系统设施和编码设计,并以上汽股份汽车齿轮总厂GF-6项目为案例,分析条码应用技术和可追溯性的研究方法及解决途径。表明:要获得产品可追溯的准确性、高效性,主要取决于产品追溯系统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物流管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汽车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对汽车产品再利用率、可回收利用率和禁用/限用物质管理的要求,构建了面向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绿色设计体系,对面向回收利用的可回收性、可拆解性设计的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和实施面向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实施预埋滑槽技术的可行性,明确预埋滑槽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为其在哈尔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施工技术与预埋滑槽技术之间的优劣性;并通过分析预埋滑槽产品的应用背景、产品技术要求、产品特点、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和检验要求等,验证此项技术在哈尔滨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预埋滑槽技术的各项技术条件均符合要求,可在哈尔滨轨道交通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韩世永 《商用汽车》2015,(10):94-94
P1301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共获15项国家专利,产品性能全面提升,技术更加成熟,性价比更优,是一款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高舒适性、高间隔维护里程、安全性更好的全新产品。  相似文献   

15.
钟秉章 《长安科技》2005,11(1):26-29
本文阐述了影响药筒挤盂产品底厚超差的设备、工艺、工装等诸多因素及应采取的技术攻关方案;按照技术攻关方案进行了大量的工艺试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方案,解决了药筒挤盂产品底厚超差的质量问题。在军工企业同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钛酸酯偶联剂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采用了钛酸酯偶联剂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的表面特性,使花岗岩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达到了3~5级,尤其,当沥青中掺加0.45%(按沥青质量计)的钛酸酯偶联剂时,花岗岩与沥青的枯附性可达到5级,且与未使用钛酸酯偶联剂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相比,其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显著提高,同时,马歇尔稳定度和动稳定度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表面活性剂类沥青温拌剂的使用是主流,其结构主要是脂肪酸酰胺。原材料主要采用动物和植物油脂,造成产品的合成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产品的凝固点高,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不便。现研制的SWMA沥青温拌剂采用的主要原料为从造纸废液中回收的妥尔油脂肪酸,既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又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妥尔油脂肪酸的低凝固点,使产品可以在低温保持较低的粘度,方便其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且该产品合成工艺新颖,结构组成方式独特。该沥青温拌剂的研制成功有利于降低沥青温拌剂使用成本,推动国内沥青温拌技术更大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丰田合成2020年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供应商,加速全球化步伐。中国市场将是丰田合成2020战略的关键部分,未来将进一步加大中国投资力度。1949年从丰田汽车橡胶研究部门独立出来的丰田合成集团,是橡胶、树脂及LED领域的专业制造商,旗下汽车事业部主要生产橡胶及树脂产品,涉及汽车密封、机能部件、汽车内外饰、安全系统4个产品领域。在保持现有丰田汽车业务的同时,丰田合成近年来正加速其全球发展步伐,积极拓展欧美和新兴市场业务。  相似文献   

19.
温拌沥青混合料由于其拌合温度较低,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及废弃的排放,并且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外加剂是制约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利用X射线衍射、热稳定检测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两种国产温拌剂(合成沸石)以及国外常用的温拌剂Advera的内部结构、组成性能表征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合成沸石温拌沥青剂的性能指标,定量地分析国产合成沸石类沥青温拌剂的产品质量,为推进发泡型温拌沥青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产品的国产化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CDK6120CAR型压缩天然气城市客车的开发过程、产品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参数。该客车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等方面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