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预偏心距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霍志芳 《公路》2007,(7):24-30
针对独柱支承连续曲线梁桥的预偏心距设计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不同曲率半径的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的中支点合理预偏心距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中支点预偏心距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主梁扭矩的分布,同时还要考虑主梁的扭转角位移、主梁端部支承反力是否受拉等因素。不同曲率半径的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的中支点预偏心距确定时,所考虑因素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支座布置形式对曲线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支座布置形式对曲线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对结构有利的支承形式,以一实际工程中的曲线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其在自重、预应力和活载等作用下主梁扭矩、扭转变形和竖向支座反力的特点,研究设置抗扭支座和支座预偏心对曲线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独柱墩上设置合理预偏心与中墩设置抗扭支座均可以减小曲线梁桥结构的扭矩和变形,有利于梁端内、外支座反力分布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3.
曲线梁处于“弯-扭”耦合作用状态,受力特性相对复杂,扭矩分布不均导致端部内、外侧支座反力分配极不均衡,有可能出现支座脱空的现象。为了使主梁受力更加合理,可通过设置支座预偏心,来改善扭矩的分布效果,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曲线连续梁桥单支点支承预偏心距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线连续梁桥单支点支承预偏心距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主梁扭矩的分布,同时还要考虑主梁的扭转角位移、主梁端部支承反力是否受拉等因素。通常单支点支承预偏心值的计算是要通过多次试算而获得,这种方法虽然较为准确,但试算次数多、计算起来比较复杂,作为结构复算可以,但作为设计方法还是较为繁琐的。本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通过总结设计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面积等分法"的计算方法以获得近似的预偏心值,可以作为进一步试算的起算值,也可以作为平时设计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以-3×30m,半径R=100m的连续弯梁桥为例,讨论了梁格法和单梁模型的计算精度问题,同时分析中支点预偏心、抗扭支承对主梁扭矩、支座反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立交工程中,曲线梁桥由于弯矩、扭矩的共同作用,受力较为复杂。针对某互通式立交工程中3种曲率半径(30、60、90m)的曲线桥梁,设置不同支座预偏心,对主梁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支座预偏心可以改善桥梁的受力性能,优化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一座四跨曲线梁桥为背景,采用单主梁法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中支座偏心距情况下恒载、活载支座竖向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支座反力主要受恒载分配的影响,各种偏心距情况下活载反力变化幅度较小。支座偏心设置方法可用于类似桥梁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支座预偏心设置可有效改善曲线梁桥扭矩分布,然而若取值不当,则容易引发支座脱空、梁体翻转等病害。该文以联长为5×25m的某五跨连续曲梁桥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板壳单元模型对箱梁进行有限元计算,探讨了不同活载分布状况下支座预偏心对改善箱梁结构扭矩和支座反力的作用,提出了跨径25m独柱支承的单箱双室小半径曲线梁桥在不同曲率半径下合理预偏心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本文根据小半径匝道弯桥的受力待性,对连续单点支承的小半径匝道弯桥,采用三维实体单元(SOLID65),运用实体力筋法,而不采用传统的梁单元,空间计算分析更加精确,对小半径匝道弯桥的支座预偏心设置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独柱预偏心对小半径匝道弯桥支座竖向反力及梁体位移的影响,独柱预偏心对梁体自重产生的扭矩的影响,独柱预偏心对预应力产生的扭矩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独柱预偏心设置对小半径匝道弯桥梁体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曲线斜拉桥是主梁呈曲线的斜拉桥。其张兼具弯梁桥和斜拉桥的受力特点,主梁在承受弯矩、剪力作用的同时承受了较大的扭转作用,受力复杂,具有高度空间性。以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主跨为285m的曲线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改变曲线斜拉桥的曲率半径,建立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斜拉桥和相应的直线斜拉桥模型,以探究不同曲率半径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主梁内力、拉索索力、支座反力和主梁变形等,研究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对主梁扭矩、支座反力和内外侧索力差值影响较大,对主梁位移、弯矩和剪力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曲线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半径预应力曲线连续梁桥的扭转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一半径为55 m的小半径曲线连续匝道桥为例,分析了自重、预应力和活载作用下主梁扭矩和支座反力的特点,研究了中墩支座偏心、端支座间距和中墩设置抗扭支座等措施对主梁扭矩和支座反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某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构造,并对支承形式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支承形式对弯矩、扭矩,以及支反力的影响,确定比较合理可靠的支承方式。结果表明,通过支座预偏心结合压重措施,可以取得合理的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了4跨连续斜梁桥的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了各种不同支座刚度计算连续斜梁桥的支反力分布以及主梁内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支座刚度对于连续斜梁桥的支反力分布影响较大,减小支座刚度可使得支反力分布更为均匀。支座刚度对于内力的分布影响相对较小,减小支座刚度会增加主梁弯矩值,但同时可以减小主梁的扭矩值。  相似文献   

14.
曲线桥独柱墩点铰支座预偏心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墩顶点铰支撑的曲线连续梁桥设计中,选择合理的支座预偏心距来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至关重要。该文以边跨梁正负扭矩绝对值相等且扭矩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ANSYS通用软件提供的优化设计模块和参数化设计语言(ADPL),对曲线梁桥支座预偏心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工程可应用的曲线斜拉桥主梁扭矩分布优化的简易方法,根据曲线斜拉桥的力学特点,由初等静力学关系建立其主梁扭矩分布计算的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设置曲线内、外侧斜拉索不对称初张力和调整支座位置的联合优化方法,实现曲线斜拉桥主梁扭矩分布的优化。给出联合优化方法的实现流程,以某座混凝土Π形主梁曲线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及模型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曲线斜拉桥主梁扭矩分布及曲线梁段不平衡的支座反力分布,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正确、可行。该方法分析过程简单、易于操作、经济实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文凯  李国平 《上海公路》2012,(3):35-39,63,13
为研究曲线形部分斜拉桥的扭转受力性能,建立了考虑悬臂浇筑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主梁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下的主梁扭矩分布规律以及扭矩与中跨圆心角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曲线内外侧斜拉索的面积和索力分布以改善曲线形部分斜拉桥主梁扭矩分布的方法,并对此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拉索调整是一种改善曲线形部分斜拉桥主梁扭矩分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曲线连续梁桥受力较为复杂,主梁的平面弯曲使得下部墩柱的受力支承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产生较大的扭矩和扭转变形,构成了其独有的受力特点.如何控制主梁结构的扭矩,限制扭转变形对于桥梁结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通常采用减小翼缘宽度和增大箱室,加大梁高和腹板厚度两项措施来改善主梁截面的抗扭性能.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通过改变曲线箱梁桥的支承布置,可以更加方便高效地改变主梁结构扭矩的分布,达到扭矩均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城市立交及上跨桥匝道设计中,常遇到桥梁位于较小曲线半径上,且桥梁宽度较窄、跨径须较大等复合条件的限制,给结构设计带来困难。以重庆市机场南联络道立交工程———新龙湾立交匝道桥为例,系统地比较分析采用偏心固结墩设计、横梁底双支座布置、主梁分段施工等方式,对弯桥支座脱空、预应力摩阻损失过大、主梁扭矩过大等不利因素进行改善,为解决类似桥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车辆超载导致独柱墩曲线梁桥垮塌事故频发,对既有独柱墩曲线梁桥进行安全评估与加固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以某高速公路独柱墩曲线梁桥为例,首先应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支座反力法、稳定系数法计算获得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分别为2.0、1.76,均不满足规范(大于2.5)要求;接着分析了支座预偏心对曲线梁桥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最佳预偏心值为11cm,设置支座预偏心能一定程度提高桥梁抗倾覆稳定性;最后提出一种独柱墩增设钢结构盖梁及支座加固设计方案,其抗倾覆稳定系数为3.5,加固后支座不会出现脱空现象,钢结构盖梁和增设钢结构盖梁后桥墩偏心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供类似独柱墩曲线梁桥加固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曲线斜拉桥是主梁呈曲线的斜拉桥。其兼具弯梁桥和斜拉桥的受力特点,主梁在承受弯矩、剪力作用的同时承受了较大的扭转作用,受力复杂,具有高度空间性。以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主跨为285m的曲线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改变曲线斜拉桥的辅助墩位置,以探究不同辅助墩的位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主梁弯矩、扭矩、剪力和轴力,支座反力等,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墩位置距主塔距离越大,最大双悬臂阶段主梁内力状态则更为复杂,而成桥阶段主梁内力状态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曲线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