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深大基坑的开挖支护内支撑体系主要有水平撑和斜抛撑两种形式。为此,对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形式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在深大基坑中的应用进行模拟,并与水平撑在深大基坑中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内支撑体系对开挖深大基坑的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及围护桩的水平位移不同变化情况,得出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控制围护桩水平位移和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的优点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斜抛撑这种较为新颖的基坑结构支护体系,通过研究斜抛撑的平面应变模型,分析土体参数的变化对基坑围护结构与土体受力的变形与受力,得到了不同弹性模量、黏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不同的土体参数对应实际工程中不同的地质条件与环境,因此土体参数的分析可以研究斜抛撑这种新型围护结构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基坑设计中,往往不考虑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础的影响。但随着基坑工程往大、深方向发展,尤其在建筑密集城市中新建工程往往与周边建筑非常近,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础的影响不容忽视。除加强围护结构刚度、坑内被动区加固外,坑外主动区加固由于切断或减小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传播,因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础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弹塑性分析,讨论了加固范围、加固程度等对桩基侧向变形的影响,对坑外主动区加固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可为基坑变形控制及地基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复杂环境下的基坑以控制基坑变形为设计和施工的关键。以杭州市彩虹大道市心路地道基坑工程为例,紧临已建地铁和高层住宅,而且有相邻基坑的土钉侵入其基坑范围内形成地下障碍物,建设环境较为复杂。针对土钉障碍物,先通过槽壁加固将土钉有效地固定住,成槽施工时利用抓斗的抓力直接切断土钉。实践表明上述清障方案效果很好。为控制基坑变形、减小基坑开挖对地铁和高层住宅的影响,采用了划分小基坑、坑内土体加固、对称开挖、设置隔离桩、设置应急降水井等多项保护措施。数值模拟分析与施工监测均表明,上述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变形,保护了周边环境的安全。其经验总结对类似深基坑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栗晓龙 《交通科技》2023,(1):84-87+114
为研究超宽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安全的影响,文中依托武汉市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某地产项目超宽深基坑工程,对邻近隧道侧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设计优化,采用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软件分析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安全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超宽深基坑采用“灌注桩+斜抛撑”支护体系,可有效控制围护变形,降低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30-133,I0012-I0013
某水闸基坑工程中采用带拉杆的双排钢板桩结构解决单排钢板桩支护位移过大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排间距及被动区土体加固长度对支护结构及周边管道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前、后排桩及桩间管道水平位移均随排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桩间管道竖向位移随排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竖向位移最大时对应的排间距与桩间土体破坏面宽度有关。支护结构及管道位移均随土体加固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设置合适的排间距及土体加固长度,基坑开挖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并可限制桩间管道位移,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州某桩撑深基坑支护工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进行考虑渗流作用的大变形固结研究,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桩身和坑后土体的水平位移、坑底隆起量、周边地表沉降量、支撑轴力及支护桩弯矩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变形固结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桩身水平位移等变形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由于考虑了渗流作用模拟值略大于实测值;大、小变形分析得到的支护桩桩身弯矩结果比较接近,二者相差0.1 %左右;支撑轴力的大变形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不大,轴力的变化规律和开挖过程相吻合.大变形固结分析,能很好地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和支护结构的真实性状.  相似文献   

8.
基坑变形分析及其控制技术一直是工程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首先对开挖卸荷后的基坑变形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现有的直撑支护系统作用下,基坑变形的不可恢复、不可调节性及适应变形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再结合基坑变形特点及拱形结构可在较小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横向张力的功能,对拱撑结构应用于基坑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拱撑支护系统可实现基坑的变形动态控制与调节,最大程度地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在以淤泥或淤泥质土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开挖深基坑常采用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为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对基坑底部被动区进行加固,合理的加固设计能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减少支护成本。文中针对广东省佛山市地铁2号线林岳车辆段某基坑工程,建立被动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的基坑开挖支护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数值模型与计算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对基坑底部被动区无加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和钻孔灌注桩加固时桩顶水平位移、桩身整体侧向位移、地表沉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底部被动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钻孔灌注桩加固可减小钢板桩围护结构60%的侧向位移,水泥土搅拌桩对开挖深度小于6 m的基坑的加固效果最佳;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固,开挖深度为10 m时,桩身整体侧向位移比被动区无加固时减小69.2%,比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时减小65.1%,对围护结构整体侧向位移的控制效果比水泥土搅拌桩好。  相似文献   

10.
对武昌某地铁车站基坑盖挖法施工进行数值建模拟,经拟定合适的施工工况,对各开挖阶段的支撑变形和内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最大变形的位置会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移,且支护结构中部的变形较大;在不对称开挖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变化较大;盖板、路面结构及荷载会加剧对其附近支护结构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横撑的内力变化较大,不同横撑在不同的开挖阶段有不同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格形地连墙的受力和变形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针对南京某基坑工程的格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岩土材料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步开挖时此类基坑的变形和土压力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和朗肯土压力进行对比;最后分析后墙及隔墙深度、后墙宽度、前墙厚度和内坑加固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表明: 格形地连墙的侧向变形类似于悬臂梁变形,最大侧向变形位于墙顶,这一变形形态与常见多道支撑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存在差异,且前墙厚度和内坑被动区加固对此类支护结构性状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新建贵广铁路佛山隧道基坑开挖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分析该隧道桩撑支护段典型断面在正常开挖施工及超挖施工下基坑支护结构内力、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及地表沉降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超挖施工将显著地改变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变形情况,增大坑周地表沉降,对基坑变形控制及坑周邻近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卫东  李青  徐中华 《隧道建设》2022,42(2):163-175
结合近年来在软土深基坑领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阐述邻近隧道深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微小变形控制分区设计、轴力自动补偿钢支撑、坑内土体加固、坑外隔断以及承压水控制设计方法等,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在控制基坑与隧道变形方面的效果。同时,针对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影响评估难的问题,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工程实践,介绍小应变本构模型(HS-Small)全套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基于小应变本构模型的基坑对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综合采取上述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并达到良好的变形控制效果,能满足地铁及隧道变形控制和结构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FLAC3D进行土钉支护变形及支护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LAC^3D对基坑土钉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对分步开挖支护时的不平衡力、土钉轴力、土体塑性区、竖向及水平位移进行研究,初步探讨了土钉支护参数对土钉轴力、基坑土体变形的影响,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为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徐涛  王凯  蒋天翔 《路基工程》2021,(1):183-187
厦门机场大道地下通道与轨道交通3,4号线高架区间正交,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通道基坑施工对轨道交通高架区间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近高架结构变形以水平变形为主,竖向变形较小;轨道交通高架结构产生的附加弯矩增加不大,通道底板施工完毕后趋于稳定;支撑与围护结构刚度的增强,分段跳仓开挖,以及基坑被动区土体加固改良,有助于控制基坑变形。提出了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翔龙御庭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ABAQUS对基坑开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比较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验证了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支撑桩加承台这种斜抛撑支护形式的数值建模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彭智勇  杨秀仁 《中外公路》2019,39(2):206-210
合肥市某交通枢纽广场工程存在大面积基坑开挖,施工区域底部和侧部存在地铁4条盾构隧道下穿和侧穿,其中一条盾构隧道距离东区基坑底部4.5m,距离西区基坑侧部11.3m,且已运营,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拟基坑内开挖保护区采用"双排桩+斜撑"方式支护、"分段+跳挖+底板封闭"方式开挖,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到开挖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开挖参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某偏压深基坑支护结构非对称变形为例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现场监测与Plaxis 2D方法,分析非对称地表荷载对基坑支撑结构的变形影响,并进一步对其控制技术进行探讨。监测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偏离偏压一侧,呈现扭转变形模式。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对路面沉降影响较大,特别是当其最大位移超过21 mm时,地表沉降随着围护结构变形的增大而迅速增大。Plaxis 2D模拟分析了5种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基坑内土体加固较其他方案对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某城际铁路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拟开挖基坑及周围建筑进行数值建模,模拟分析了支护方案条件下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分布区域地表土体位移和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已有的旋挖孔灌注桩、旋喷桩和挂网喷混凝土支护结构,采用角撑或楼板加固后,基坑开挖过程对楼梯建筑物不造成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某邻近运营地铁深基坑工程采取的保护措施,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区加固及充分利用时空效应的开挖施工方法可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邻近地铁侧围护结构宜嵌固于隧道底以下。所得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