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来填充断级配的粗集料间隙而形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实式粗集料嵌挤型断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抗裂、抗滑、及耐久等特点。本文通过济徐高速工程实践,对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后场施工控制进行系统分析,在SMA路面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中组成一体所形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该种混合料具有抗车辙、耐久、抗滑等特点。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案例,系统分析了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场前后的施工控制,深入分析了SMA路面质量控制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潍日高速公路工程等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碎石加工、原材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运输、离析的控制、沥青路面摊铺、碾压、施工接缝的处理、平整度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等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关键工序中的控制指标及相关控制方法,力求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制和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辗压、路面边缘压实度、井位处理、施工接缝成品保护等施工技术,阐述了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在广州亚运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SMA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其特点,介绍了SMA沥青混合料的材料选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在施工中的各项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结合仁博高速公路工程应用,首先对上面层SMA-13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最佳油石比进行设计,然后对其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坏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肯德堡飞散试验对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沥青用量进行评价,最后总结了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控制要点。结果表明,该配合比设计合理,油石比控制适宜,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为SMA-13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面表面特性和使用耐久性,近年来独联体开始陆续推广应用。该文对独联体SMA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一方面为中国参建独联体公路工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快地了解、熟悉和运用独联体SMA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中国SMA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辉绿岩SMA配合比的设计、试验、施工工艺、路面质量进行研究,分析辉绿岩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SMA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并结合其在实际路面的应用及施工后的质量检测,证明辉绿岩用作SMA集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SMA技术能全面提高路面使用性能。该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四川成(都)-南(充)高速公路SMA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情况,并将SMA混合料与其他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上海长江大桥气候环境恶劣,而且为减轻钢桥自重桥面沥青铺装设计厚度4cm。为保证桥面铺装路用性能和耐久性,采用了80%SBS改性沥青与20%特立尼达湖沥青配置而成的TLA-SBS复合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详细介绍了本工程中TAL-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SMA混合料技术标准、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摊铺平整度控制技术、碾压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的要点。验收检测数据表明上述施工工艺满足工程要求,开放交通一年多路面质量完好,行车舒适。  相似文献   

11.
《中外公路》2021,41(2):331-337
为了保证SMA13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域交通情况和自然环境,减少原材料变异性导致的路用性能变化,依托桂柳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MA13沥青混凝土,利用提高马歇尔击实功的方法模拟车辆荷载对压实混合料的实际作用,通过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考虑原材料级配波动的影响保证沥青混合料处于较低的变异水平。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改进型SMA13沥青混凝土具有十分优异的路用性能,抽检得到的油石比、矿料级配、压实度和路用性能等均处于较低的变异水平,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时成林  李荣越  宋文祝 《公路》2021,(1):353-357
玄武岩纤维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与常规的沥青混合料(代表结构SMA)相比均发生了本质变化,特此提出玄武岩纤维骨架密实型路面结构,简称BFSMA。通过对玄武岩纤维束状、絮状和打散等不同状态的吸油率进行分析,说明了不同结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变化趋势;对橡胶沥青BF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提出BFSMA的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指标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实体应用路段的修筑、现场试验检测,验证了橡胶沥青BFSMA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其各项技术指标和施工质量满足要求,为BFSMA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沥青路面低温季节施工难题,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高性能中温沥青混合料成为沥青路面发展的趋势。文中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乳化型中温沥青技术要求,进行中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改造方案;结合中温沥青粘温曲线,拌和成型不同出料温度的马歇尔试件,确定改性中温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及室内最佳成型方法;通过施工质量检测,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徐枫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76-81,9,10
详细介绍SMA混合料在梅河口市河东新区路网建设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工程设计之初的材料选择,各种试验的控制指标,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到施工时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对旧有混凝土板的处理等施工工艺的详细要求,积累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论述了SMA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要:近年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由于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国内得到迅速推广。本以京珠高速粤境北段(小塘-甘塘)工程实践为背景,介绍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组成、特点、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及其施工质量控制,对类似施工应用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最终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会影响最终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各有差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国家规范要求,基于马歇尔法对沥青路面面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了确保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性能,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路用性能测试,确保检测结果满足路用要求。研究成果能够对马歇尔设计法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炜 《路基工程》2005,(6):55-58
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组料特点,介绍其与普通沥青混和料的区别,以及原材料检测指标和配合比的配置特点,并汇总了摊铺过程中的试验检测手段和指标,以西北地区施工案例介绍寒区SMA施工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经济性关系密切,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中心是确定矿料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确定相应最佳沥青用量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严格按照设计级配曲线进行控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总结了罗阳高速公路LM1标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控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包括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相对配合比的偏差是造成混合料不均匀的重要因素。因此,精心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在施工中按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合料级配,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前提。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深汕高速公路西段施工的成功经验,介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5,(11)
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低温季节施工难题,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高性能中温沥青混合料研究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发展的趋势。文中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乳化型中温沥青技术要求,进行中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出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改造方案。结合中温沥青黏温曲线,拌和成型不同出料温度的马歇尔试件,确定改性中温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制定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室内成型方法,确定室内最佳成型方法。通过施工质量检测,验证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控制要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