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选取了武汉市城市人行地下通道过街设施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了8个典型案例无障碍设施的运营状态,初步分析了人行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并从维护管理角度分析了垂直交通常用无障碍设施的特点,也提出了相关设计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所带来的城市人行过街无障碍需求增加背景下,列举了国际国内无障法律法规颁布历程,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人行过街无障碍建设的优秀案例,总结无障碍设施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城市过街无障碍体系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中心城区人行过街设施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阳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现状 ,应用概率统计理论 ,对贵阳市中心区的主、次干道上设置人行过街设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 ,研究结果对贵阳市的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街行人对人行立交设施满意度模糊综合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5):110-113
过街行人对人行立交设施的满意度,往往左右着过街行人的过街方式,也间接地反映了该人行过街立交设施的综合服务性能。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用户满意度模糊综合测评的方法,建立了过街行人对人行立交设施满意度模糊综合测评模型。  相似文献   

5.
过街行人对人行立交设施的满意度,往往左右着过街行人的过街方式,也间接地反映了该人行过街立交设施的综合服务性能.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用户满意度模糊综合测评的方法,建立了过街行人对人行立交设施满意度模糊综合测评模型.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服务水平的研究,有利于明确目前城市的发展水平、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以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调研阶段收集的各方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多层次无障碍设施服务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2个准则层、9个影响因子组成,将模糊数学引入层次分析方法,采用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的无障碍设施服务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无障碍设施整体评价为良好,同时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分析广州快速公交BRT无障碍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方便弱势群体安全出行,从微观层面,基于弱势群体出行需求和通用设计理念,对BRT过街设施、地铁与BRT间的无障碍通道、BRT站台进出口闸机及BRT登乘系统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人性化改进和设计,并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可能满意度法对改善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化增长迅速,城市机动车拥有率大幅提升。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商业集中区,机动车与行人抢道、混行的现象较为突出,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威胁行人过街安全。通过对高品质立体过街设施案例的总结,对既有规范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布局、选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各种因素提出了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人行地道设计的几个实例进行了介绍,对兼具有商业功能要求的人行地道有关建筑设计、消防设计、无障碍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目前设计中所执行的规程规范要求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规范要求不明确的内容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苏州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机能退化的老年人的比例日益提高,为行动不便者的提供可满足交通出行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责任。轨道交通是承载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构建轨道交通站无障碍环境是全社会无障碍“通用设计”的缩影,选取苏州轨道交通的部分站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以及实地调研等方式,调查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乘客在使用相关设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后续的优化提升研究工作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铁在我国越来越多城市建成,地铁隧道主要沿着城市干道建设;与此同时,城市越来越重视市区景观的协调一致,更多采用暗挖人行隧道来解决繁华路口行人过街问题,这样就给人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介绍广州市东山口人行隧道跨越地铁隧道区段的修建技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新区因未完全城市化、居民入住率低等原因,不能用一般城市区域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行人立体过街设置问题。以贵阳市金阳新区为例,根据新区的公交规划数据,用高峰小时公交站点上下客及其过街的规律,定量分析金阳新区未来一些主要干道上的行人过街量,并结合未来主要干道上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分析这些主要干道上是否需要设置行人立体过街设施。  相似文献   

13.
行人交通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过街设施设置得不合理引发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城市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特性,找出过街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心理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并给出基于交通心理的过街设施优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陶叶峰 《上海公路》2023,(3):171-175+182+221
陈海公路是崇明岛东西向的最长公路,也是全区交通最繁忙的道路。其现状沿线除平面开口外,更有多处行人踩踏过街的通道,给交通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分析现状过街形式及需求的基础上,对现状路段的过街设施进行梳理,并综合考虑立体过街需要、工程影响、交通参与者需求,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开展多方案设计与比选,提出合理的过街方案。该人行过街设施方案的研究,对干线公路过街设施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需求逐渐从“有”转向“优”,对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城市道路中常见的无障碍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以人民需求目标为导向,提出了优化提升无障碍设施的策略,以期引领无障碍设施由符合规范要求向满足高质量需求所迭代。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5个交通流特性具有明显不同的信号交叉口,依据交通流理论和交通控制理论,以信号交叉口的行人过街特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群体的行人过街交通参数进行调查,并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的交通特性,为交叉口行人过街的信号灯配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管理设施的设置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立体过街设施是行人安全过街的主要保障措施,立体过街设施的选址是否合理关乎人们使用的便利性设施的利用率.结合行人过街特点布置立体过街设施可以大大提高设施使用率,同时也方便行人的安全过街.行人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行人过街设施间距、行人交通特性,尝试提出立体行人过街设施选址模型.结合滨海新区的交通特性和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将行人过街设施模型进行应用,从而提出立体过街设施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查问卷对城市行人过街行为开展调研,从行人过街设施选择行为、驾车人群对行人横穿道路态度、行人违章特性和有效行人绿灯时间感知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了解行人过街行人特性,为更加合理的优化行人过街设施设置,规范行人过街和机动车驾驶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意义与容量、天津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与管理滞后问题以及创建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资讯     
《人民公交》2017,(3):12-19
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调研北京交通枢纽站无障碍设施2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专题调研组到北京四惠交通枢纽站,实地考察无障碍设施建设与使用情况。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秘书长周毓秋,市交通委副主任、运输管理局局长王兆荣,北京公交集团总经理朱凯、副总经理常江以及相关部室负责人陪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