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与日俱增,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难题。该文简单介绍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关系,以上海市为例,介绍了中心城区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介绍了近期上海建设的污泥处理工程。通过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对比,污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再利用将是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首先将好氧MBR污泥和厌氧MBR污泥分离成悬浮固体、胶体+溶解性物质和溶解性物质3种组分,然后通过测定污泥及各组分的比阻和压缩系数对两种MBR污泥的过滤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好氧MBR污泥的比阻明显大于厌氧MBR污泥的比阻,它们比阻的数量级都在1014~1016 m/kg之间,压缩系数基本上大于O.75,说明两种MBR污泥都具有难以过滤且易于压缩的性质;在长期运行过程,好氧MBR污泥过滤性能的恶化程度明显大于厌氧MBR污泥过滤性能的恶化程度;两种MBR污泥各成分比阻大小的顺序均为:溶解性物质>胶体+溶解性物质>悬浮固体.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生活污泥填筑路基的可行性,通过全面调查生活污泥材料特性、应用现状以及现有污泥应用相关规范,结合道路路基相关技术要求,论证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用于填筑路基的可行性,并提出三种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脱水固化填筑路基方案,为污泥填筑路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污泥产量可根据经验污泥产率和污水处理量测算,但由于进水水质变化,运行控制不同,同一污水厂的污泥产率会因季节更迭而有所不同.通过对杭州市四座典型污水处理厂的调研研究,先分析了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然后从进水COD浓度、SS浓度以及运行水温三个角度深入探究了污泥产率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污水厂春季污泥产率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分析了宁波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几种污泥处置方式的比较,结合宁波市污泥焚烧发电厂规划与建设情况,提出了现阶段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宁波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其他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的城市的污泥处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好氧颗粒污泥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其高效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为建立更加集约化的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契机。总结归纳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和维持方法,确定了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应用边界条件,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工程应用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提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在我国进行工程化应用需重点考虑的技术难点,可为该项技术在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自来水厂工业污泥的处理,进而说明了自己的污泥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节能降耗的处理工艺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将使污泥得到更好的处理,以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为例,采用了"浓缩+深度机械脱水+热干化"的处理工艺和"浓缩调质+机械深度脱水+低温热干化"的工艺设备组合,尾气热回收系统能回收尾气47%的热量,经过平衡计算,该项目方案t泥能耗(折算80%污泥)为69.6 k W·h/t污泥,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昆明主城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概况,并对该工程方案技术路线进行了经济对比。拟建工程采用污泥高负荷厌氧消化+脱水+热干化技术路线实现污泥的减量、稳定、无害和资源化,文章介绍了其工艺流程、总体设计、污泥处理目标及能量平衡、污泥消化与干化工程。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漳州某污水厂的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对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调试运行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运行过程的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已经成功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彭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5-278+28
国内市政污泥因历史问题临时覆膜密闭堆放的问题屡见不鲜。某暂存污泥库区需要将污泥取出后进行干化处理后送至电厂焚烧,以解决环保问题,恢复暂存场地土地使用功能。取泥过程易发生臭气外泄,产生二次污染及作业安全问题。采用绞吸技术,可以在全封闭状态下完成污泥绞吸至污泥干化设备,通过牵引实现绞吸装置的膜下移动进行大部分污泥的绞吸出库。在绞吸完成后紧随进行清库作业,直至库区污泥全部取出。通过实践验证,绞吸出库相对常规挖泥工艺有快速、环保、出泥含水率受控等优势,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厂后续污泥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大量污泥干化处理厂项目正在研究设计中,这就给电气设计带来了新的特点。以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处置项目为例,介绍了污泥干化厂电气设计中关键技术: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防潮防腐、电缆线路等方面的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彩凤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90-92,322,323
该文指出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新时期下我国污水处理厂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接着阐述了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剩余污泥的资源化有利于提高污泥中有用物质的转化率,提高合成产品的附加值。从剩余污泥中提取得到的蛋白质可以广泛应用于细菌、真菌、藻类等物质的培养,对剩余污泥进行发酵可以得到高附加值的产品,剩余污泥还可以制备成生物吸附剂,以及做成燃料电池进行发电,采用新型生物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现结合昆明主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搬迁项目,从设计角度介绍山区污泥处理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城镇污泥处理技术逐渐成熟,污泥消纳成为了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短板环节。其中,土地利用是一种资源利用型的污泥处置方式,而该方式的应用关键是在污染可控的基础上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养分。此外,污泥土地利用是跨行业行为,目前国内尚缺乏全流程的技术和管理支撑。因此,着眼于污泥产物准入、施用到监管全流程,系统地梳理了污泥、农林、土壤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同时通过对比污泥产物质量标准对于不同控制指标的要求,基于植物养分和污染物控制需求,总结了污泥产物施用量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最后结合土壤质量管控相关要求,探索了污泥土地利用后的管控流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雨污水管网养护过程中,清掏出的管网沉积污泥含有大量垃圾、泥砂及腐殖物,含水率高且臭味浓度高,传统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何对管渠污泥进行经济而有效地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三亚雨污水管网运营维护中清淤污泥的处理及出路问题,对三亚排水管渠污泥进行了采样检测并分析其基本特性,采用预处理+回收利用联合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当地雨污水管道清淤污泥的出路难问题,可在其他类似处理工程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州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分析广州污泥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优缺点,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围绕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情况,在介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应用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污泥干化焚烧的特点、运行成本及优化方向;同时,基于上海经验总结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瓶颈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早期国内许多城市往往会利用闲置土地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应急填埋,以暂时解决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去向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政策的日益严格,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龄污泥填埋场的再开挖和填埋场地腾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临时设施设计、施工与常规市政污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短、体量大、污泥性质复杂、污泥液处理难等方面。项目建设既要满足高周转利用、泥性适应广的要求,又要实现泥、水、气同步处理达标。污泥采用了“稀释+绞吸+除渣+污泥调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异位处理工艺,脱水滤液采用了“预处理+生物池/AO/MBR/NF/RO”处理工艺,在某大型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株洲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问题,对不同污泥出路及处理工艺进行了综合论证,最终确定该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最佳方案为好氧发酵堆肥处理;同时对传统好氧发酵堆肥处理技术进行改进,介绍了改进方案的具体处理步骤,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类似的污泥处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