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天虹至岗厦区间初步设计的施工方案作了深入探讨,该区间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施工方案为明挖加暗挖左右线并行方案。本文根据该区间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提出了“明挖加暗挖左右线重叠方案”、“全暗挖方案”两个比较方案。并对三个施工方案作了经济、技术综合比较,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全暗挖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区间的几个施工难点,是该区间最适合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设计中定为最终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龙传伟 《铁道运营技术》2009,15(2):36-38,42
针对金城江站站场改造工程,提出3个备选施工方案,并从安全、投资、工期等方面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最终选择方案3。通过采用3步走,每步只改造半个站场,改造顺序从北半场转至南半场再转回北半场的施工程序,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取得了施工与运输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悬臂掘进机的优势、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开挖方案、机械化配套方式、施工中的辅助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实现方式,并对钻爆法与悬臂掘进机法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可从在研究隧道非爆破开挖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德 《西铁科技》1998,(2):16-18
本文针对民复线大滩车站站场改造工程,提出了施工过渡的可行性方案,对制约本站“站改”的四个因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问题的关键,提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修建绕行棚洞施工便线与顺河桥上双线过渡方案,从而为全站的施工过渡提供了先决条件下,并且考虑了“四电”工程的过渡及永临结合,养活了施工过渡,降低了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5.
王新文 《西铁科技》2003,(B11):34-35
作者根据多年的施工实践,总结出了优化信号施工方案,提出了施工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例,对大型双向预应力混凝土倒虹吸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综合配套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水利项目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力达 《科技交流》2001,3(1):48-55
秦岭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是在秦岭隧道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确定的,本对通风系统布置形式,主要技术能数、设备选型等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适合秦岭特长隧道施工特点的通风方式及合理的技术参数和系统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8.
李平  厉宝德 《铁道建筑》1997,(10):19-20
经过对以往几种改造砖砌桥台小桥方案的比较,提出具有优化特点的顶进框构方案,并介绍了这种方案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期紧的工程现状,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采用大包施工工法,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横通道转正洞施工;采用纵横导洞施工工法,实现了突变断面从大到小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采用双洞法施工连拱隧道和整体式二衬方案,安全快速地完成了连拱隧道施工,确保了连拱隧道防水效果;采用河底铺设防水毯、地层超前降水、小导管加密注浆等技术,提出了区间隧道过河过桥安全控制模式。同时,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优化施工方法、验证施工方案和评估施工效果,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工程实践表明,文中的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安全可靠的,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铁路提速接触网技术改造即区间曲线半径增大以及站场施工过渡方案的比选,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与上位规划不符、建设规划项目执行过程中方案随意调整、与其他交通方式不能衔接协调、规划用地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的论证、加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一体化工作、加强轨道交通及相关设施用地控制、强化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网络规划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使用规划情况和线路周围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线路敷设形式,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研究方法:结合南京市、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的经验,对线路敷设方式规划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及确定原则进行阐述论证。研究结果:对地面、高架、地下线3种形式在适用范围、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为线网线路敷设规划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论:城市轨道网络规划是保证城市轨道建设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线网资源共享规划确保了城市轨道线网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为具体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研究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工程中分相绝缘器更换施工的过程,对器件式分相绝缘器更换为空气绝缘分相装置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及详细的施工步骤.施工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改造后,满足了电力机车高速过分相的要求,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土建2标盾构机掘进下穿西环线铁路土桥立交桥桥墩,通过详细调查和设计论证,根据原桥墩结构设计特点、地下水位、地质条件、既有线施工要求等,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进度、成本等因素,提出了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工序控制。着重介绍了设计方案、钻孔桩施工、盾构掘进控制、监控量测等内容,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施工拨接计划、施工顺序、信号改造过渡方案、列车运行组织以及施工拨接的全过程。改建施工期内不影响正线运营安全,也不降低通过能力。对于临时组合运营而将来要一拆为二的线路,在新线建设时就应预留拨接的接口,不必像上海南站站那样从现浇轨道承轨台开始,这样改造拨接将更简单。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地铁建设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随之而来的地铁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施工方案优化和技术经济分析,在安全施工、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具体工程,阐述地铁施工方案优化之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铁路施工组织(简称:施组)在计划编制、调整和进度把控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施组计划编制、计划调整及智能辅助决策展开研究,研发了铁路工程施组进度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内置了统一的铁路施工工项模板、智能辅助决策方案及形象化表达等关键要素,并在西昆(西安—昆明)高速铁路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铁路工程施组计划智能编制和跟踪预警,提升现场施组管理效率并辅助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天津地铁联网运营后,完善应急预案工作的必要性,指出现行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修订建议。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单线、联网运营过程中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其变形规律研究是地铁车站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折返线车站深基坑为研究背景,根据基坑开挖及围护方案,设计施工监测方案。依据监测资料,重点分析围护桩变形监测数据和基本规律;将钢支撑受力情况和桩体变形相结合分析,研究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协同作用。研究结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和钢支撑的施加,围护桩的变形形态由向坑内的前倾型曲线逐渐变为弓形,最大水平位移发生的位置也随之下移。围护桩的水平位移、水平钢支撑的轴力也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实测值都远小于警戒值,说明围护结构设计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20.
PDCA风险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由于工程本身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少施工企业因忽视了风险管理或因对风险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在经营活动中遭受巨额亏损,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加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方法:本文以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对工程风险管理进行探讨,对工程施工风险的含义、风险管理的步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PDCA管理循环工作方法及工作程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着重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置等四方面如何做好风险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落实等方面进行论述,论证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进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研究结论:在执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PDCA管理循环,狠抓规划、执行、检查反馈、管理评审等环节,才能有效的规避工程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危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