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桥梁健康监测中准确获得结构变形,对基于分布式长标距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进行研究。该方法对FBG传感器进行二次开发,增长其测量标距,采用耐久、力学性能良好的封装材料对其进行封装;根据共轭梁法原理,利用FBG测量到的应变分布计算结构变形。在试验用混凝土"T"梁上安装标距长度为50cm的长标距FBG分布式传感器,并同时安装百分表实测挠度,两者测量结果表明:分布式长标距FBG传感技术可有效监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与百分表所测到的挠度值误差在5%之内。  相似文献   

2.
为更准确探明不同测量标距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机制,选用国内常用的3种沥青混合料,采用国际上通用的2种不同测量标距,进行2个不同温度和3个不同频率下的间接拉伸动态模量测试,考虑到细观空隙分布与受荷条件下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值密切相关,利用X-ray CT技术分析混合料内部空隙分布特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较大的测量标距可以有效提高试验的精密度,减小动态模量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不同测量标距范围内混合料的空隙变异情况与动态模量变异情况类似,该方法从细观尺度合理解释了不同测量标距条件下混合料动态模量差异机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谭国祥 《公路》1990,(3):45-46
在公路测设中,一般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进行缓和曲线的测设,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在测设过程中均不够简捷,尤其是在恢复定线和施工测量中更为不便,因为切线支距法中的 X 值为零数,y 的方向常用十字架定出,难以控制准确,左右偏差较大,同时在量距中也不便。用偏角法架设仪器较麻烦。因而笔者用一种较简单而又适用的弦长斜距交会法来代替。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选择对其稳定性及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因素很多,有围岩级别、断面型式、施工方法等。解析法虽然可以得到规则情况下围岩应力、位移的精确解,但是对复杂情况下却很困难。而数值方法可以计算各种复杂情况下围岩的应力、变形、塑性区分布等情况,从而可以根据结果合理确定其合理净距。采用传统有限元法和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方法,针对某工程实例,计算了不同净距情况下隧道的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及安全系数,并把强度折减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发生突变时的净距作为合理净距,和传统有限元计算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董彦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8):106-107,112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锌合金中的锑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立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以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为还原体系,直接测定锌合金中锑元素的有效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102%,RSD为1.6%-4.4%。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能够满足科研及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中、法标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开展了法标和中标体系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对比研究。选择了5种法国、4种中国典型沥青混合料,分别按照法标和中标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水敏感性、高温稳定性、动态模量及疲劳性能试验,分析了中、法标准体系的性能指标相关性,并建立了两种指标体系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中、法标两种性能指标体系设计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高温性能、动态模量及疲劳性能试验结果相关性高;对不同混合料压实特性,法标的空隙率测定值高于中标空隙率试验测定值,两者之差的平均值为1.9%;对于高温性能指标,中标的动稳定度与法标的车辙变形率具有高相关性,均能充分评价高温稳定性;由于中标车辙试验没有预压要求,初始压密变形误差会影响最终车辙变形量,建议中标车辙试验不宜直接采用变形量或变形率作为高温评价指标;中标20℃条件下单轴压缩动态模量与法标15℃条件下弯拉动态模量之比平均值为0.968 3,同一温度条件下,中标单轴压缩动态模量高于法标弯拉动态模量,高约31%;中标15℃条件下疲劳次数与法标10℃条件下疲劳次数之比为0.86~1.21,平均值为1.08。而对于水敏感性,中标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标准比法标多列士试验评价标准要相对严苛,且具有操作简捷、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超声法检测桩基中判别斜管与管距修正的投影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超声波透射法测量桩基完整性的方法 ,提出了对工程中的斜管现象进行判别及管距修正的投影法。结合实例 ,对斜管进行了判断及管距修正 ,为混凝土桩基的完整性判别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净距隧道支护反力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步骤,通过极限分上限法推导出求解小净距隧道支护反力的基本公式,采用Matlab数值软件对小净距隧道的支护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前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分析表明本文结果是完全正确可行的.研究解破裂角与净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洞隧道支护反力的净距范围为在0.96D~2.73D之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步骤,通过极限分上限法推导出求解小净距隧道支护反力的基本公式,采用M atlab数值软件对小净距隧道的支护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前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分析表明本文结果是完全正确可行的。研究解破裂角与净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洞隧道支护反力的净距范围为在0.96D-2.73D之间。  相似文献   

10.
应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时,为消除声测管斜管对桩基完整性判别的影响,需进行斜管管距修正。归纳整理了投影法、扇形扫测法和神经网络法三种常用的斜管管距修正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从简易性、工作量、适用范围、精确度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三种管距修正方法,针对声测管斜管管距修正问题,给出综合效果最优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布设虚交曲线的必要性,同时运用平面几何分析了虚交平面情况,另外对照切线支距法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基线支距法的观点,以供测设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继林  杨才千 《公路》2022,67(1):118-125
以G2京沪高速公路新沂河大桥运营期出现大量梁体裂缝为工程背景,建立分布式长标距FBG健康监测系统,提出广义动态应变时程积分反演车重和车速的方法,并通过有限元理论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对系统采集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新沂河大桥2号梁跨中传感器反演车速数据与WIM值吻合良好,大多数的相对误差在±10%内.2号梁跨中传感器应...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ABS齿圈节距数学方程,通过分析节距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将齿圈节距测量转化为脉冲电信号进行测量的方法,并设计了ABS齿圈节距误差与超差齿定位的测试系统。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结构、数据采集及软件设计等,分析了不同测试参数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解决了机械与投影等方法无法对ABS齿圈进行准确测量的问题,利用该测试系统可准确得到ABS齿圈单齿误差与累计误差,同时可对超差齿位置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4.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锌合金中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锌合金中的锑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立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以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为还原体系,直接测定锌合金中锑元素的有效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102%,RSD为1.6%~4.4%。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能够满足科研及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董彦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8):106-107,112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锌合金中的锑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立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以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为还原体系,直接测定锌合金中锑元素的有效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102%,RSD为1.6%—4.4%。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能够满足科研及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准确的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为整车碰撞或滑台试验仿真分析中模拟假人的伤害值提供可靠输入,建立对称式层状折叠气囊模型,根据实际安全气囊水平动态冲击试验结果对标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均压法建立的安全气囊模型计算效率较高,适用于驾驶员的碰撞仿真及约束系统匹配分析,采用文中调整安全气囊排气孔和布片的泄气系数曲线函数的方法进行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对标,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气囊泄漏特性,模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弱节理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及围岩的稳定性,以大荒沟小净距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量化GSI围岩评级系统,确定了弱节理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应变软化模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得到0.9B~1.7B净距条件下隧道中夹岩柱塑性区分布,分析了中夹岩柱的稳定性,确定了弱节理小净距隧道的最小合理净距。通过理论方法计算了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进行支护结构设计。通过FLAC~(3D)软件分别对支护条件下小净距隧道采用二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围岩拱顶位移及水平位移的分布特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优化隧道开挖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净距条件下中夹岩柱塑性区分布情况,能够确定隧道最小合理净距;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挖工况条件下围岩的变形规律,确定了环形开挖法为理想的施工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分析可知,选择1.5B净距及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较为合理,锚喷支护与中夹岩柱长锚杆共同作用,能对约束小净距隧道双洞开挖后中夹岩柱松动圈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依托某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建立小净距隧道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小净距隧道IV级围岩段台阶法开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其开挖过程中位移场、应力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随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先行洞和后行洞相互扰动的现象,量测断面的位移主要产生于隧道开挖至量测断面及通过后;边拱和仰拱所受弯矩大,在拱腰位置出现较大的正负弯矩容易造成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9.
赵孝辉  徐国元 《公路》2011,(7):270-273
采用二维弹塑性数值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净距条件下的小净距隧道的中间岩柱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较好的Ⅳ围岩净距为0.5倍洞径的时候(约6 m),中间岩柱的受力、变形和单洞相比有较大的增加;对围岩条件差的隧道,净距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分析了上下台阶开挖对中间岩柱受力、变形的影响,给出...  相似文献   

20.
赵孝辉  徐国元 《中外公路》2011,31(3):233-236
采用二维弹塑性数值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净距条件下的小净距隧道的中间岩柱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较好的Ⅳ类围岩净距为0.5倍洞径(约6 m)时,中间岩柱的受力、变形和单洞相比有较大的增加;对围岩条件差的隧道,净距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分析了上下台阶开挖对中间岩柱受力、变形的影响,给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