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路”月刊1959年4月号发表了“小桥涵流量孔径计算速成图表”一文,是笔者和霍义正同志合作成的。当时,只考虑了用形态法来计算流量。后来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又利用现用的暴雨径流公式,制作了“流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洪水流量是确定小桥涵孔径、类型及建筑形式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有关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仍然停留在20~30年前的水平。详细介绍了国内公路部门已有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然后对径流形成法和暴雨推理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设计洪水流量为桥涵跨度及孔径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目前,我国公路部门使用的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参数年代久远,没有将近30年的洪水变化情况考虑进去.论文介绍了我国于1960年和1979年两次对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公式的研究成果,并对流量计算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对现行的经验公式进行修订,以提高其适应性;建议采用水利部门的水文分区和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把公路桥涵水文计算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桥涵水文计算的内容、基本要求和计算、分析的基本途径.只要是从事桥涵水文有关工作的人员,就应该明白:桥涵水文调查作为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合理的桥涵孔径和控制工程规模的主要依据.并且应从设计流量、桥梁形态断面及洪水位、大中桥孔径和河床冲刷深度四个方面,来讨论水文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路》1957,(9)
(一)几年来使用苏联公路总局径流公式的体会自解放以来,第四分院(前东北人民政府公路总局)就开始学习苏联近代的计算小桥涵流量孔径的方法,在1950年至1952年的几年中所测设的桥涵,除部分仍是按照英、美、德、日等国的一些除旧流量公式计算流量,甚至用目力来估定小桥涵孔径外,也还试用了苏联书刊上所介绍的一些径流公式,其中比较注意使用的是1928年“交通人民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公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青海省公路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精度,在省内1991年公路桥涵既有水文分区和设计流量公式的基础上,比较青海省水利部门相关水文分区,以水系流域等定性指标为指导,选取年平均径流量、年平均降水量、气候带、河流补给形式、单位面积上50 a-遇设计流量等5个因素为水文因子,对省内原有的黄河上游区、湟水大通河区等2个区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对原有的玉树区、柴达木区、青海湖区、祁连山区等4个区进行了定性论证.将全省原有的6个分区,重新划分为7个产流区和1个非产流区.经误差分析,2012年新的公路桥涵水文分区图和设计流量计算公式,使用便利,计算精度较旧公式有所提高,可以指导全省公路桥涵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小桥涵对路基稳定及整条山区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及其基本功能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应重视小桥涵的设计工作。以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工程为工程背景,经过对小桥涵的水文调查与勘测,对山区高速公路小桥涵水文计算进行优化设计,并且介绍了Excel在小桥涵水文计算中的应用,总结出计算方法及一些建议。积极进行小桥涵水文计算优化设计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施工中小桥涵河床铺砌长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分析、推导,得出了小桥涵上下游铺砌长度变化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可大大地简化其计算过程,以准确的数据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国内水文区划的研究,沙漠地区一般被划分为“非产流区”,在公路设计中仅设置少量小桥涵来满足路基排水的基本要求,桥涵设计时不考虑洪峰流量.“非产流区”也不需要提供流量经验公式.然而,在青海省柴达木几条沙漠公路的实际运营中,却发现按照这种理念设计的公路,路基水毁频繁,经济损失严重.针对这种特殊水文现象,从设计理念、路基填料、暴雨、植被覆盖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路基水毁的原因,发现暴雨是引发水毁的主要外因.由于柴达木沙漠所在的“非产流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水文区”的西北部,使用青海省公路系统2012年“柴达木区”流量经验公式与两种国内小流域暴雨流量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并对计算偏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柴达木区”流量经验公式和中铁一院公式计算小流域暴雨流量,结果较为接近,最大误差为+54.8%,平均误差为+22.35%,两者变化趋势相似;(2)从设计理念上,沙漠公路桥涵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小流域暴雨引起的洪峰流量,据此确定桥位和孔径;(3)对“柴达木区”流量经验公式修正后得到的“非产流区”流量公式(Q-=1.183 3P0.567 3,Cv=13.502 1F-0.315 7,Cs/Cv=3.0),从工程技术应用的角度,可以用来进行柴达木沙漠小流域暴雨流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中,采用P-Ⅲ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人为误差较大。文章利用最小二乘法搜索统计参数的最优值,与适线法比较计算简单,人为干扰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道路设计过程中的桥梁和涵洞布设需要满足防洪要求,构筑物设计前必须经过桥涵水文计算, 其是确定桥梁跨径、 涵洞孔径的基本参数之一。桥涵水文计算前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进行现场洪水调查, 获得流域的汇水面积。汇水面积一般在实测地形图上根据分水岭勾勒, 但项目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前期方案阶段,很难获得大比例的地形图。网上的卫星地图是可以参考的资源之一,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 结合某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 利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暴雨推理法,计算暴雨流量, 并以某桥跨布设进行过流断面复核。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法国标准设计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水位、流速和壅水高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桥涵水力验证内容,并列举了计算方法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3.
秦巴山区地形复杂,降水充沛,灾害频发,随之发生的公路桥涵水毁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善秦巴山区桥涵水毁状况,提高洪水流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基于传统计算方法,采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法对影响较大的致灾因子进行灵敏度分析,引入相关参数对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更加符合秦巴山区特点的优化算法。经推理公式法验证,优化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可分别缩小误差7.76%、3.62%和13.97%。此外,本文也可为其他地区洪水流量的计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测系列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研究鄂西北地区特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绘制了不同历时的短历时暴雨频率皮尔逊Ⅲ型曲线,并求得暴雨设计成果;利用计算机Excel工具分析确定了不同地貌特征和不同流域形状特小流域洪峰流量的计算公式;以蛮河桥涵为例,介绍了特小流域公路桥涵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小燕 《公路》1997,(5):10-15
在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矩形,Ⅰ字形,T形截面对称配筋设计的一种新方法,即图表法,该法不仅概念明确,计算简捷,精度较高,而且统一了矩形,I字形,T形截在的计算,只需用一套图表即可,适合于工程设计人员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区的地质、地形特点,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小桥涵建设实践,对山区高速公路小桥涵的设计计算、布设及加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流域暴雨径流的计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苏联水文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已获得很大的成就。苏联交通部和公路总局新颁布的径流标准,已使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理论更加完备。其中推荐的方法不仅可以计算任何或然率的最大流量,还可按水量平衡原理,计算流量过程线和计算桥前积水,并可用实测资料来加以验证。这些新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目前已普遍被我国公路等部门所采用。最近我国公路系统正仿照苏联公路总局1955年的“径流标准及径流和小桥涵孔径计算须知”(以下简称“须知”)制订我国的径流标准,笔者现就该须知中的几个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美桥梁设计规范的内力计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与美国桥梁结构规范(AASHTO LRFD)是不同的体系。着重介绍AASHTO LRFD的内力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对2套规范作一定量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计算出的承载力基本相同,但受荷载、材料、横向分布系数、荷载效应分项系数及计算公式等影响,AASHTO LRFD计算得到的组合内力值偏大。  相似文献   

19.
以间接法确定设计流量时,与桥涵水文工作者的经验、调查分析工作的深入细致程度关系很大。在使用上还有实际困难,所得结果往往精度不高。近年来,我们用我国多年平均洪水流量模数及其参数进行大、中桥设计流量的计算。这一方法不会因经验不足而造成大的差误。它是基于对一些河流观测到的洪水资料的分析,找出其中流量与某些参变数的关系,再应用到条件类似的河流中去。若在同一地区内,气候条件相似,汇水区内的土壤条件、地表植物情况都相同,则洪水流量只与汇水面积的某些几何数值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有一些新建或改建公路在通车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桥头跳车现象,给行车带来一定的不便。根据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 一、在设计方面,桥涵构造物跨径过小 (1)在勘察设计时,由于受经费的限制,不得不压缩孔径,大河面、小跨径桥涵较多,有些桥涵的跨径甚至达不到河面宽度的1/2,在桥头填土时,基层土又不作处理,即使填土的质量较好,但其基层还是设在淤泥层上。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胀缝设计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