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矽肺是严重危害工人键康和生命的一种职业病。为了解矽肺死亡规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劳动力,降低病死率,现将我局54例矽肺死亡病例资料整理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2.
铁路隧道工矽肺104例死亡分析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中心卫生防疫站(550003)张军陵,姚振声矽肺是我局主要职业病,发病率高,死亡病例也多。从1950年建局到1992年底累计发生矽肺883例,死亡104例。本文就铁路隧道工矽肺104例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局542例[其中新奥法(新的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174例,传统法368例]矽肺流行病学调查,首次分析比较了NATM法和传统施工对隧道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NATM法与传统法比较,检出率低1.22%(P<0.001)。矽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长2.84年,平均发病年龄大2.06岁,合并结核低4.47%,Ⅰ→Ⅱ期晋斯率观察5年和10年分别低10.34%和28.95%,病死率低17.6%,死亡年龄大7.32岁,结果表明,NATM法对隧道工人的健康危害明显小于传统法。但是,NATM法施工中粉尘平均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6.29倍,无轨运输柴油机车废气污染十分严重,粉尘与机车废气联合作用于人体,是否会促发矽肺有待进一步研究,通风防尘防毒,预防矽肺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矽肺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亦称环形钙化,(以下简称肺门壳样钙化)。国内外屡有报导,给矽肺诊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但是就壳样钙化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X线特征及其合并症各地认识尚不够统一,现就我院先后收治的396例铁路隧道工矽肺病人中65例肺门壳样钙化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1.本组65例肺门壳样钙化均系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矽肺患者16.4%。 2.工种:铁路隧道开挖工(风钻工)56例;石工6例(其中3例兼作开挖);开挖兼作洞内电工2例;锑矿开挖兼作翻砂铸造工1例。 3.工龄:接触矽尘时间长者29年(石工)短者2年(隧道开挖工),平均接尘时间为4.01年。 4.年龄: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8岁,50岁以下者52例,占本组病例的80%。详细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5.
从1960~1987年死亡47名矽肺患者,均为长期从事铸造业男性职工。现仅就死亡年龄、接尘工龄、工种、矽尘浓度、矽肺分析和死亡病因做如下分析。一、结果 1.死亡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48岁,平均死亡年龄63.88岁,见表1。  相似文献   

6.
矽肺肺野壳变钙化,国内文献曾有报道,为探讨壳变钙化与矽肺的关系,对某玻璃厂150例单纯矽肺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系列胸片的动态观察,发现矽肺肺野壳变钙化者21例,并将21例壳变钙化的进期年限、预后、病死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以耀华玻璃厂原料和筑炉车间1958年前从事粉尘作业的150例矽肺为对象(不包括合并tb患者)。阅读分析了系列X线胸片,对病史、矽肺期别的关系,以及壳变钙化灶在各期矽肺中的分布数量进行  相似文献   

7.
172例隧道工矽肺死亡病例分析铁四局职防所(230023)乐尚侃新线铁路施工单位的矽肺病例,主要来自从事隧道开挖作业。有关隧道工矽肺死亡病例报道较少,且病例数亦较少。为了探讨隧道工矽肺死亡特点,本文将172例隧道工矽肺死亡病例整理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对我国尘肺曾进行过三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矽肺普查。通过普查,基本上摸清了矽肺和煤尘肺的发病情况。并在控制矽尘浓度,改善劳动条件和降低矽肺发病率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目前,大部分有色金属矿山的粉尘浓度合格率达60~80%左右;对发病较高的有色金属矿山、煤矿及耐火材料、石粉、玻璃、陶瓷、铸造等重点行  相似文献   

9.
尘肺是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之一,在各类尘肺中,矽肺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为了探讨矽肺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矽肺的防治工作,确保工人身体健康,我们兹将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管内经柳州铁路局职业病诊断小组集体讨论定诊的16例晚发性矽肺发病情况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自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我们共检出晚发性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报导的矽肺资料,各厂矿的发病和发展规律甚不一致,往往具有本企业的特点。为了解我厂矽肺的发病工龄,我们整理了历年来矽肺普查的胸片,挑选数量较大的同一工人具有65、70、73年三次均有 X 线良好的系统胸片,共123例进行了发病工龄的分析,由于本文非事先设计和矽肺复查又不定期,不能完全反映我厂矽肺发病的实际情况。但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考虑到八年来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变动不大的情况,分析矽肺由“0”或“0—1”上升为矽肺的工龄,目的在于给领导当好参谋,加强矽肺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单纯性矽肺或矽肺合并结核,在患者病变不典型,合并有其它疾病,或“较快”出现一块影时,临床或X线上诊断很困难。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二例进行总结分析,吸取教训,以待今后提高诊断水平。【例1】男,43岁,隧道风钻工7年,于1975年9月29日X线胸片所示:两肺门增大致密,肺门密度不均,双肺中下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呈网状改变,纹理、网织间散在的分布有边缘模糊的点状和小片状阴影。左肺下部膈肌上有透亮区,双肺下肋隔角变钝。心脏肺动脉段突出明显,两下弧扩大,心脏比例大于0.5。经集体诊断为矽肺观察对象合并肺心病、心衰、感染。患者于1975年12月5日死亡,尸解所见:肺组织广泛的纤维性变和肺气肿、双肺分布有散在的粉尘灶,并在双肺的三个区域找到矽结节,右上肺和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79年7月将磷酸羟基喹哌应用于临床,迄今巳4年多,先后对24例矽肺、煤矽肺及石棉肺进行住院治疗15个月,对其中一部分进行复查和继续用药,现将临床观察情况作一分析。一、病例情况采煤掘进工19例,其他工种5例。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38~56岁,平均51岁。Ⅱ期17例,Ⅲ期7例。工龄9~46年,平均25年。  相似文献   

13.
我们遵循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对我们分局72年5月——74年9月以来所检查的1110名隧道工的矽肺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求探讨隧道工工种、工龄(粉尘接触史)与矽肺患病率之间关系,进一步了解其发病规律,为有效地防治矽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局是一个新线铁路施工单位,广泛接触矽尘,尤以修建隧道,工作面狭窄,且工期较短,给防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探讨我局矽肺发病情况,指导今后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尘措施,我们将几年来矽肺普查的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矽肺发病情况: 我局历年来共发现矽肺患者79人,其中Ⅰ期42人,Ⅱ期26人,Ⅲ期11人(见表1)。检出率为受检人数17038人的0.46%。我局矽肺的检出率较之同系统的局明显为低(见表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估算铁路工现场粉尘容许浓度。方法:采用寿命表法,肺内石英粉尘负荷量估算法。结果:髟寿命表法估算现场粉尘允许浓度为1.236 9mg/m^3;现场平均粉尘浓度下,累积发病概率为1%的工作年限为2.91a;以及预测今后30a的矽肺累积发病概率为29.3%。用肺内石英负荷量估算法估算现场粉尘允许浓度为2.3812mg/m^3;现场平均粉尘浓度下,累积发病概率为1%的工作年限为3a;以及预测今后30a的矽肺发病概率为31.72%。结论:以上可为制定隧道工粉尘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矽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局是一个新线铁路流动施工单位,大量施工生产工人接触粉尘作业,尤其修建隧道,工作面狭窄,且工期较短,给防尘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深入探讨我局矽肺发病情况,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根据卫生部全国尘肺流调方案,对我局尘肺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凡我局1990年底以前从事过隧道施工作业确诊为矽肺病例者(含死亡病例,不含调离本局病例及其它尘肺),均为本文调查分析对象。隧道施工虽有不同作业工序,但为了便于施工组织,不按工序固定人员操作,而是根据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7.
鉴于粉尘吸入和分布的相对均匀,以及肺脏生理功能、解剖结构等,矽肺进展具有典型的渐进性和双侧对称性的特点。据此,典型矽肺融合灶,好发于两肺上部外带,呈双翼状,其长轴与胸壁之长轴一致,块影渐渐收缩,同时向肺门移位靠拢,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临床X线胸片动态观察,有些Ⅲ期矽肺融合块影之出现,完全违反上述规律,称矽肺非典型融合。至今国内报导不多,笔者收集4例,报导并进行讨论于后,供同道工作中参考。例1.男性,57岁,X线片号023,铁矿井下打眼工18年。胸片所示:双肺门增大,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双肺纹理紊乱,呈网状改变,两肺中下肺野有暗淡不典型小结节影,左上肺显示大片致密昏暗影,由肺门指向外上方,边缘部分可见,纵膈稍左  相似文献   

18.
全肺灌洗治疗矽(尘)肺远期疗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1986年9月~1993年9月期间,共为267例各期矽(尘)肺患者施行全肺灌洗术。通过对其中可获取的部份资料进行总结、配对研究及随访观察,探讨其远期疗效。初步结果显示:全肺灌洗能减轻病人的症状,延缓矽肺病情的进展。且对早期矽肺施行全肺灌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矽肺病人心电图情况,我们选择经省、地、矿矽肺诊断小组会诊确定我矿部分矽肺病人200例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200例矽肺病人临床分期为Ⅰ期34例、Ⅱ期120例、Ⅲ期46例;均为男性成人,其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30岁,接尘工龄最长25年,最短5年。选择健康矿工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记录心电图Ⅰ、Ⅱ、Ⅲ、aVR、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尘肺病在成都铁路局某地的分布、发病率和病情进展等情况。方法对成都铁路局某地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28例尘肺病例中平均开始接触粉尘年龄25.4岁,平均接触粉尘时间14.40a,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54.8岁。平均寿命63.73岁,其中Ⅰ期尘肺病为84例,Ⅱ期尘肺病为88例,Ⅲ期尘肺病为56例。228例尘肺病例中,227例是矽肺。已故170例,占尘肺病例总数的74.56%。结论尘肺病发病率在成都铁路局某地呈下降趋势,随着年代的不同,劳动、生活等条件的改善,平均死亡年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