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对某增压汽油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原理进行了阐述,进行了漏气流量、新鲜空气补充量、机油携带量、机油消耗试验。概括性地介绍了台架测量油气分离器机油携带量的方法,测量了在不同漏气流量、油气分离器精分离小孔数量下油气分离器的机油携带量水平差异。同时,在油气分离器机油携带量试验过程中发现,油气分离器精分离回油通道上回油单向阀的反向截止功能是否可靠将直接影响油气分离器机油携带量试验的成败。油气分离器机油携带量试验结果表明,匹配所设计的油气分离器,在单双倍活塞漏气流量情况下,油气分离器的机油携带量水平满足设计目标要求。当油气分离器精分离小孔数量为4时,油气分离器具有更优的机油携带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形式及几种油气分离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滤网油气过滤+旋风式油气分离器+PCV控制阀。在发动机机油量为标准值、最小值、最大值增加20%工况下,进行了全负荷曲轴箱通风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在活塞窜气量增加1倍时,油气分离器和PCV控制阀之间无可见油流,曲轴箱漏气量和曲轴箱压力符合评价指标要求,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3.
(1)油气分离器 N54发动机上安装了一个气旋式分离器,如图7所示。在油气分离器壳体内有4个所谓的气旋机构。从曲轴箱内吸入的油雾在气旋内旋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机油沉积在气旋壁上并滴入排油管路内,而较轻的泄漏气体则从气旋中部处吸出。净化后的泄漏气体从该处送至进气系统。由于N54发动机采用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因此装有一种特殊的曲轴箱通风装置。  相似文献   

4.
某一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开发过程中曲轴箱通风系统机油溢出严重,但通过常规稳态参数测试无法说明机油溢出的原因,于是采用瞬态压力传感器对曲轴箱通风系统连接管路进行瞬态压力波动测量,并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稳压腔来改变系统的压力波动,查看机油溢出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曲轴箱通风系统连接管路的压力波动会影响曲轴箱机油溢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该曲轴箱通风系统设计时的压力波动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5.
1.装配OM646.986发动机的906车型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故障现象:发动机机油从阀盖和曲轴箱内部通风过滤器间的密封圈处漏油。故障诊断:其原因是曲轴箱内过大的压力使得曲轴箱内油气分离器的过滤网堵塞,这个油气分离器内阻塞  相似文献   

6.
曲轴箱通风系统作为对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核心子系统,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苛,发动机性能日益提升,运行工况愈发复杂的情况,对曲轴箱通风系统以及油气分离器的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对车辆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而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更改方案,并将改进后零件搭载在相关的试验车辆上进行验证,证明了解决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油气分离效率,降低机油携出量,并维持合理的曲轴箱压力,以BFM2012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发动机预分离之后连接一个弥散式油气分离器的新方案,并将新油气分离器与原离心式油气分离器做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备弥散式油气分离器后,活塞漏气量下降1~3 L/min,曲轴箱压力升高40Pa,油气分离效率由原来的53%提高到79%~95%,且不影响加机油的周期,但曲轴箱通风系统阻力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会窜入曲轴箱中,这些气体必须被排出曲轴箱或吸入气缸中燃烧,否则会导致机油变质,发动机各接合面漏油,还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故现代轿车发动机中,都采取了曲轴箱强制通风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在寒冷条件下结冰失效问题,文章介绍了采用发动机冷却液对曲轴箱通风系统管路进行加热,以及针对局部结构位置进行保温的方案解决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在寒冷条件下结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压缩和做功行程,汽缸内的高压气体会由活塞与汽缸壁的缝隙漏入曲轴箱,俗称曲轴箱窜气。窜入曲轴箱的气体会对润滑油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曲轴箱压力升高而使相关油封等提早损坏。因此,在现代发动机中均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系统,此系统可及时将曲轴箱窜气引出并导入进气管路。这样既可减少曲轴箱窜气对润滑系统的影响,也可使窜气中的可燃烧成分再次进入汽缸燃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