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京诺  王强  陈炜 《汽车电器》2011,(10):11-13
介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促进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发展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使用规模持续增加,拉动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攀升,在以锂系动力电池为主的配套格局下,有色金属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规模也随之上升。本文梳理出动力电池配套情况,及其正极原材料供应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主要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判,旨在促进形成稳定的产品供应链条,为行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引导提供有益参考。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几乎全部配套使用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构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电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车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对200A.h/3.2V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充电实验,分析充电电流、放电深度和充电截止电压对动力电池充电特性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对动力电池进行比较快速的充电,又可减小动力电池损坏的危险,从而延长其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4.
从材料层面对车用动力电池当前和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针对正极材料,基于对三元正极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性能和市场应用情况的比较,预测未来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针对负极材料,由于传统的碳类负极性能提升空间十分有限,研发高容量类硅负极正在成为各大电池材料和电芯厂商的关注方向。  相似文献   

5.
阐述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奇点经济”的突破口;分析电动汽车和锂动力电池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一直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量化。目前,新能源汽车广泛的使用圆柱18650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作为储能元件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而动力电池热效应的技术管理手段直接制约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寿命及安全,故研究动力电池的散热强化是提升18650动力电池性能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新动力》2018,(6):99-99
新能源汽车销售旺盛意味着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据了解,动力电池一线厂商目前基本都处于满产状态。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龙头公司的财报,已经反映了行业的高景气度。但是,也有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度日艰难,意味着市场正快速向龙头企业集中。  相似文献   

8.
正一、动力电池1.三元电池三元电池是以钴酸锂、锰酸锂或镍酸锂等化合物为正极,以可嵌入锂离子的碳材料为负极,使用有机电解质的电池。动力电池总成安装在车体下部,动力电池的组成部件包括:各模组总成、CSC采集系统、电池控制单元(BMU)、电池高压分配单元(B-BOX)、维修开关等部件。2.电池管理系统(BMS)  相似文献   

9.
以某搭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的轻型商用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动力电池在低温-10℃及常温25℃时的充电时间、能量、续航里程、百公里能耗、输出功率。研究了在-10℃低温环境下,以40 km/h匀速行驶时系统电压及单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为低温环境中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研究和电池管理系统低温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低温以及快充条件下电性能的衰减与伴随产生的锂沉积现象。通过模拟低温快充测试条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处理;再对电芯进行物理拆解,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材料分析手段对电芯电极片进行锂枝晶的形貌、金属元素价态和气体成分的分析。基于电芯的电性能与材料层级现象之间的关联研究,有助于从机理上理解电池电性能的表现。文章通过优化电池监测的控制条件,发展一种无损检测的技术方案,用于监测动力电池由于产生锂沉积而导致的性能衰减,以及时预警安全隐患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意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要求。在资源利用和成本节约方面,电池中镍、钴、铜、锂、稀土等有价金属的提取和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和减少成本投入。在环保和安全方面,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避免废旧电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触电及燃烧爆炸等危险。国内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现状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来看,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包合梯次利用、金属和电池材料再生、动力电池制造和配套到电动汽车几个阶段。其中,梯次  相似文献   

12.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储能元件,但动力电池长时间使用会大量放热,若不及时散热,会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本课题以一种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电池数的电池组的发热温度进行测量以及热效应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对不同液冷系统冷却效果的分析,提出新型整体式冷板的设计思路并绘制出概念设计图。  相似文献   

13.
<正>2.3功率型刀片动力电池比亚迪插电式智能双模DM-i系统安装了全球首创自主生产的插电混动车专用的磷酸铁锂功率型刀片动力电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符合针刺试验标准;采用了无模组结构,体积效率高达65%;采用类似蜂窝状结构,强度大大提高;磷酸铁锂具有非常稳定的材料晶体结构,同时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系统,该电池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目前,比亚迪插电式智能双模DM-i系统动力电池的额定电量主要有8.3 kWh、18.3 kWh、37.5 kWh等几种类型,纯电行驶里程在55 km~242 km。  相似文献   

14.
为更直观地监测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设计一款基于LabVIEW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可以展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该系统采用主流新能源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包,总容量80V50Ah一体式电池管理,具有主从通信、外部通信、状态估算、安全管理、充放电管理、控制输出、控制输入、总压检测、绝缘检测、单体电压采集、温度采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背景及意义从2014年底到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剧增。从短期来看,磷酸铁锂电池仍占据动力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三元锂电池可能会将是下一发展阶段的主力军。报废电池若不进行适当处理,将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对于磷酸铁锂而言,危害主要来自于电芯中某些材料的分解和挥发产生的氟化物及其它有毒物质。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是计算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总能耗和总排放过程,是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国内外对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评  相似文献   

16.
新品推荐     
天能锂电技术实现新突破最近,天能集团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方面再次取得新的突破,成功攻克了磷酸铁锂电池在耐低温这一领域中的技术瓶颈,并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底上海举办的“201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论坛”会场外,深圳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以其新颖设计、精致工艺受到与会者青睐。当被问及其能量密度时,时任该公司总工程师的龚总很自信地回答说,超过150Wh/kg。在当前国内一些锂动力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仅为≤120Wh/kg时,这个水平令人感到怀疑。  相似文献   

18.
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电池模块和电芯3个层面设计相应实验测试验证电池系统的性能,尤其是系统安全性能的验证。并针对动力电池系统非安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测试验证,提出动力电池系统测试验证结果的评价方法,为开发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陈小长 《时代汽车》2023,(21):101-103
纯电动车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动力电池一直难以突破瓶颈,使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了需要着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对电池的要求较高,厂商也不得不使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具有快速充电和放电功能的电池,此类电池寿命长、可循环利用,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在此背景下,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厂商在回收处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不计,且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鉴于此,本文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详细意见,希望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车用大尺寸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性能不一致性,基于伪二维理论,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引入集流体区域电势分布及边界条件,对10~150 cm不同长度电极的电池建模仿真,分析了倍率性能、容量发挥率、阻抗等电性能及局部析锂。结果显示:长度为100 cm的电池在3 C大倍率充电时正极集流体压降高达0.1 V,充电容量发挥率仅为82.2%,极化内阻接近10 cm的2倍;电流密度分布不均造成充电至85 s时就出现局部析锂;充电截止时刻极耳区域温度比中部高出8.6 K。因此,对车用大尺寸锂离子动力电池,亟需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提高电池热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