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人小汽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交通拥挤,而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大城市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我国交通拥挤形势、实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国外城市小汽车发展背景态势,在结合我国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私人小汽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我国大规模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外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经验及实际数据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如何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建立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正确认识大城市中各种客运方式外部成本及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措施,将有利于构筑公平合理的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从而解决困扰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及资源能源浪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问题,是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对质量、多样性要求不断提高与交通运输能力供给、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效率以及服务水平的矛盾问题。交通运输不同的发展与消费价值观会使这一矛盾问题得到缓解或更为严重。我国既要拥有世界平等的交通发展权,又要根据国情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阐述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形成原因,从创新交通出行管理和规划、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力度、科学应用智能化交通系统、倡导可持续交通出行等方面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法,以期有效提升交通效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交通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命脉,城市综合客运系统是综合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巨大的运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日趋紧张,依靠地面常规交通已经很难解决城市交通中的拥挤、低效率、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外经验表明,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容量轨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攀升,所带来的城市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发展低碳交通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方向。本文基于我国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发展经验,分析了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力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建立以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将是实现城市交通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交通能效,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引导公众理性选择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国外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茜 《综合运输》2004,(12):64-67
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都经历过类似我国目前城市交通发展的问题,他们采取的发展措施值得我国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大量的生产资料向大城市聚集,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不断突出,近两年我国大城市普遍面临什么交通难题?城市轨道交通该如何建设以利于充分发挥其功效?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市郊铁路是解决大城市市郊客运的重要方式 国外许多特大城市在城市发展中,一方面扩大城市圈,另一方面建立大城市的卫星城,城市圈和卫星城功能关系主要反映在交通水平上。由于现代交通速度提高,使得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卫星城间的距离缩短了。市郊铁路以其综合运达速度快、运送能力大、资源消耗少、污染小等诸多优势,成为较受欢迎的城市交通方式之一,逐渐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国外一些大城市交通体系中,更显示出其优势和重要性,例如伦敦市郊铁路客运承担着早高峰期间到达市中心的35%以上的通勤人员;巴黎工作日的高峰期间市郊铁路运量占到40%;纽约市郊铁路承担着全部上下班乘客运输任务的10%,其中的75%持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城市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赛事,各大城市也修建了大量的体育场馆,城市体育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也带来城市交通布局、空间规划的影响。因此,学术界也开始日益关注城市体育发展对交通的影响,在体育与交通这一交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核心期刊上刊载的体育与交通交叉领域的研究文献,对未来体育与交通交叉领域研究趋势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日益发展,老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才能有效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压力,方便人们出行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了城镇,这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负重。对于一些大城市来说,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很难对城市的交通道路资源进行改善,尤其在老城区,交通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论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溪召  王正 《综合运输》1996,(12):34-38
<正> 一、国外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 在近代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史中,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冲突是一大基本矛盾。在发达国家,私人交通工具主要是小汽车。20世纪中叶,私人小汽车冲击浪潮在发达国家持续了三、四十年,城市交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共交通一度受到致命性的打击。然而,小汽车的使用总有一定极限,城市空间不可能为小汽车提供充裕的  相似文献   

14.
王少飞  关可 《综合运输》2007,(11):53-56
<正>在世界诸多城市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大力影响和我国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国内交通界和各大城市开始把快速公交系统(BRT)推到了缓解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柏林城市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柏林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思路位于中欧平原的德国首都柏林是东西欧交通要冲,地处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交界位置,公园、森林、湖泊和河流占城市总面积的1/4,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群交相映辉,城市环境非常优美。柏林市长在谈到柏林城市交通时说,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三者必须一体化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只能加强,不可降低,绝对不允许以牺牲城市环境的巨大代价换取城市交通的发展。为了实现柏林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单纯依赖不断延伸公共交通线路网络的覆盖面,不能依靠大规模拆迁市内房屋建筑,把原来的狭小城市通道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快递     
综合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5月23日至24日,首届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世界八大城市交通机构代表和十位国际著名交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世界机动化发展的百年历史,梳理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兴衰得失,描绘未来大城市机动化发展蓝图。缓解拥堵、停车收费、绿色交通是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经济学重视“后发优势”,表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少走弯路。在我国进行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之前,有必要了解世界典型国家城市客运的基本模式,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从而有利于我国对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正确选择。一、世界各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模式选择从城市交通供给看,城市客运交通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小汽车为主体、公交辅助”的城市客运交通模式。北美、西欧的多数大城市,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洛杉矶,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等,小汽车发展处在世界前列,没有对发展过程进行必要的限制,本世纪60年代已处于过盈…  相似文献   

18.
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城市交通发展状况至关重要,本文从城市交通综合发展状况和交通供需发展状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首先,考虑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机动化、公共交通、交通秩序和交通事故等指标,构建了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指数模型,用以从城市交通供需情况、交通秩序程度和交通安全状况等方面定量化衡量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其次,选取了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汽车保有量作为城市交通需求指标,城市建成区面积、道路里程、公共汽电车数量和轨道交通里程作为城市交通供给指标,构建了城市交通供需发展指数模型,用以从城市交通供需平衡角度定量衡量城市交通供需发展关系。最后,选取我国36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指数和交通供需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需求管理(TDM)政策通过合理调节和科学引导交通需求,使道路交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交通系统的供需维持在较稳定的动态均衡状态。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城市通过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缓解交通拥堵,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国的很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机动化进程加快,同时面临着资源紧缺和交通拥堵频发的形势,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大城市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提出了当前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下高速路:城市交通发展的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中,一方面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私人汽车保有量和出行量不断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城市路面交通面临发展的极限。车与路的矛盾几乎是困扰所有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头等难题,而这一难题的解决无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空中发展,像广州和上海那样修建高架路,但像北京这样中心城区有紫禁城、中南海等大片古迹的城市,为保护古都风貌无法仿效上海、广州;既然不能向空中发展,那么就向地下开拓,修建地下高速公路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交通拥挤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