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论述了SS3型电力电机转向架横向连接装置的作用原理、结构特点及示范推广的运用效果,建议该装置可安装在SS3B型电力机车上,并对SS3B型机车转向架安装横向连接装置后,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说明其导向力、冲角都比未装横向连接装置的机车小,具有轮缘减磨效果,并能保证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转向架横向连接装置在SS3电力机车上的装车试验运用的条件、试验情况及对轮缘的减磨效果、优点和铁道部组织鉴定的鉴定结论,为探讨电力机车轮缘的减磨途径、方式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中,转向架轮对与钢轨接触、摩擦,造成轮缘与钢轨磨耗,产生轮轨噪声。为减小轮轨磨耗,在部分车辆的拖车一位端转向架安装有轮缘润滑装置,可有效解决轮对与钢轨的干摩擦问题,极大减缓轮缘磨耗、减小轮轨噪声、延长车轮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段时轮轨间横向压力引起的各种问题,如钢轨的侧面磨耗及轨顶面波状磨耗,轮缘垂直磨耗,轮轨辗压声,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润滑内轨走行面的“轮轨摩擦改进系统-FRIMOS”。(见图1)。FRIMOS是由以碳为主要成分的颗粒状的摩擦改进剂与向轮、轨问高效供给摩擦改进剂的喷射装置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SS3型机车HB-1型轮喷器、“横向连接装置”和2、5位轮对自由横动量调整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同综合使用这三种减磨技术对减少SS3型机车轮缘磨耗有明显效果,可大大延长SS3型电力机车轮对的运用周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横向连接装置的作用原理,并对横向连接装置的不同结构形式作了分析;还对GK2型内燃机车采用与不采用横向加接装置作了对比计算,其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其结论在机车设施时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转K2型转向架在运用和试验中发现的制动梁裂纹、车轮轮缘偏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变制动装置中固定杠杆支点连接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车轮-钢轨"摩擦副的高磨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使用摩擦学等工艺技术手段,以确保降低机车车辆轮缘磨损的激烈程度。本文介绍了1种已研发成功的装置,可以在机车车辆的轮缘上以固体润滑的形式精确地施加润滑材料,并且在机车车辆车轮轮缘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自动地供给润滑材料。本文介绍了所提出的用于润滑轮缘的装置的工作机理。这样的工作机理可以保证将固体润滑材料施加到钢轨与车轮作相互作用的表面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SS3型电力机车原有轮缘润滑控制装置固有的直线、曲线等量润滑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采用TAX箱的扩展插件功能,在弯道加量预喷脂技术实现直线少润滑,弯道外侧集中润滑,使轮缘润滑更为科学、合理,有效解决了因牵引吨位增加,机车轮缘磨耗过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型低位推挽式单牵引杆机车牵引装置,主要由构架牵引杆、车体牵引杆、端梁辅助吊挂连杆、牵引销、橡胶关节和法兰组件组成。端梁辅助吊挂连杆由井字形连杆体和4个弹性拉杆组成,下端两个连接牵引销,上端两个分别安装带有轴承和轮缘的滚轮,安装在箱式滚道内,构成活动式吊挂结构,消除了原设计吊挂连杆对机车转向架转弯的影响,明显改善转向架的转动性能,大大减少车轮轮缘和踏面的非正常磨耗。该牵引装置还将三轴C0式转向架构架牵引杆加长,转向架构架牵引点设在2、3和4、5轴之间,由牵引力或制动力产生的横向分力比原设计减小近1/3,可减少车轮轮缘和踏面磨耗。  相似文献   

11.
铁路货车提速后车轮磨耗加剧,把握磨耗规律,采取有效减磨措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铁路货车中拉杆式制动梁在缓解状态的理论受力分析及制动状态横移的调研统计,发现制动时固定杠杆与游动杠杆侧制动梁反向横移,1、4、6、7位轮瓦磨耗位置贴近轮缘;通过车轮磨耗调研发现,车轮踏面先于轮缘磨耗,且支点侧的2、4、6、8位车轮磨耗量偏...  相似文献   

12.
轮对自由横动量对2C_0机车轮缘磨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轮对自由横动量的大小关系到机车曲线通过时的轮缘磨耗情况,同时对钢轨的磨损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对机车运用中轮对自由横动量对轮缘磨耗的影响作简要论述,并在建立了两种2C0径向转向架机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小半径曲线上的仿真计算,分析了轮对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曲线通过时与轮缘磨耗有关的指标值(主要包括外轮导向力、摇头角以及轮缘磨耗)的影响。得出合理的轮对自由横动量的设置可以延长轮对的使用寿命的结论,为轮对自由横动量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某地铁线路的车轮磨耗规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车轮磨耗集中于轮缘根部和踏面-25~30 mm范围。LM32模板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突出区为-8~-4 mm,25万~40万km里程车轮最大磨耗量为2.5~4.0 mm。采用薄轮缘LM30模板镟轮的拖车车轮踏面磨耗集中在-10~10mm范围,19万km以内里程踏面磨耗量为0.2~0.5 mm。利用轮轨接触几何理论和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研究不同车轮磨耗状态下的轮轨静态匹配性能,包括接触点对分布和轮轨接触应力,分析车轮表面裂纹的机理。车轮轮缘根部与钢轨轨距角集中接触容易导致接触光带偏向轨距角。轮缘根部及踏面上小曲率半径区与钢轨集中接触是产生车轮踏面接触疲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我国重载牵引电力机车的轮缘磨耗现象,本文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分别建立了采用径向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的C_0-C_0轴式HX_D1C型电力机车动力学模型,通过比较两者的非线性稳定性、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结果说明采用径向转向架的HX_D1C型电力机车可以满足120 km/h速度的运用要求;直线运行性能优良;除了通过曲线时车体横向和垂向加速度外,曲线通过性能优于原车;降低轮缘磨耗显著,在100km/h以下减磨效果明显,各计算工况下轮缘磨耗降低60%以上,车轮磨耗功降低47%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及车轮轮缘磨耗突出的问题,采用轮轨固体润滑技术,在广珠城际铁路进行轮轨减磨试验.通过对钢轨和车轮廓形变化的长期跟踪,研究固体润滑前后轮轨磨耗速率变化,得出主要结论:(1)更换在线热处理钢轨后,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寿命可延长1倍以上;(2)固体润滑对钢轨减磨效果显著,润滑试验期间,试验曲线上行...  相似文献   

16.
共用路权的有轨电车大多使用槽型钢轨,其车轮轮缘的最小厚度受轨槽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德国BOStrab和EN相关标准,以Ri60R2槽型轨为例,从车轮导向尺寸匹配、车轮强度和踏面镟修经济性等方面讨论了有轨电车车轮轮缘的最大磨耗限度问题,并给出了车轮轮缘磨耗的最大推荐值。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异常磨耗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如对车轮非正常磨耗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导致车辆动力性能和乘坐舒适度降低,同时缩短车轮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工作量和运营成本。介绍天津地铁1号线车轮损伤的主要4种类型,即轮缘磨耗加快、轮缘偏磨、踏面沟槽、踏面擦伤,并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减少车轮损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修段级条件下DF4机车轮缘磨耗的深入研究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张家界机务段 2 0年来机车轮缘磨耗概况 ,提出在段级中修的条件下 ,从机车转向架的技术状态、轮箍套装、轮箍线型和轮对加工及设备、轮缘与钢轨间的摩擦机理及系数 4个方面 ,分析了轮缘磨耗的原因 ,并结合现埸实际进行综合整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铁4号线车轮轮缘异常磨耗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生华 《铁道车辆》2007,45(6):32-34
介绍了上海地铁4号线车轮的材料、机械性能、轮缘异常磨耗等情况,研究了轮轨系统不稳定、环行线路、车轮及轨道硬度匹配以及一系定位刚度等对车轮异常磨耗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车轮硬度、列车定期换端运营以及安装轮缘润滑装置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车轮等级镟修而导致的镟修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磨耗数据统计模型镟轮决策优化方法。基于广州地铁8号线的轮对磨耗数据,首先利用SPSS分析轮径磨耗和轮缘磨耗与轮缘厚相关性;其次建立基于状态转移过程的轮缘磨耗模型和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轮径磨耗模型;然后研究单个车轮的单级和多级镟修控制限策略,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分析比较两种控制限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多级镟修控制限策略大大提高车轮使用寿命,节约列车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