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在西安局新丰镇编组站成功运用了4年,目前正准备在南宁铁路局柳州南编组站规划设计实施应用。介绍南宁铁路局柳州南编组站现状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设计思路,以及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基础、设计目标、实现思路等方面,对比分析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与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的各自特点,结合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实践,阐述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普及,为使编组站作业人员能够掌握SAM系统的功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及上岗考核,基于SAM系统设计并实现了SAM培训系统。主要阐述了SAM培训系统的整体框架,并重点描述车列走行仿真和教师机的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新丰镇SAM和武汉北CIPS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研,分析了SAM和CIPS两套系统的系统构成,对两套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对比和必选,为南昌铁路局局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SAM系统进行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需要,按照依托"二个运用"、建成"四大功能"、实现"二项成果"的目标,从物的设计和人的规划两大方面阐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的设计思路和规划流程,实现资源配置、人员管理和运营维护的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6.
CIPS与SAM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丰镇SAM和成都北CIPS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配合、现场调研等实践,分析SAM和CIPS两个系统的系统构成、计划处理与执行、调机系统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兰州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的构成和系统方案。对SAM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将SAM系统与哈尔滨铁路局唯一的路网性编组站哈尔滨南站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系统以"管控结合"为设计理念,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东编组站作业具有复杂性、安全管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  相似文献   

10.
从设计思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创新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由西安铁路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铁道部信息中心联合研制开发的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  相似文献   

11.
结合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情况,指出实现管控结合、局站一体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条件,提高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扩展辅助生产决策功能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需要,其目标是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综述我国已建成的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目标、主要功能和运用效果,分析现状,探讨今后提高和发展方向,指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必将在我国编组站建设和改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铁路编组站的作业流程出发,对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能力确定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能力匹配关系提出编组站规模的配置原则和方法。总结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对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提升体现,运用能力匹配原则对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配置规模进行分析和关键点评测,给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效率提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指标,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BDZ地面仿真系统是BDZ型编组站调机自动化系统所需要的仿真环境。此软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各类设备,简化操作,为BDZ型编组站调机自动化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作业仿真和图形化输出。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管控之间,以及其与路局、相关协作单位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探讨了这些接口的软件、硬件与数据需求,初步提出了相关设计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铁路大型编组站规模庞大、场区布局分散、环境复杂、部门众多,给维护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保证编组站货运安全、减少事故发生,针对编组站视频监控系统构成进行研究,提出合理方案,为编组站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以新丰镇编组站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为例,阐述了编组站监控系统的构成方案。通过分析比较,采用模拟采集+数字处理监控技术,可充分利用既有监控设备和骨干传输平台,满足了各监控中心对画面控制和图像清晰度的要求。采用H.264标准图像压缩编码方式,码流结构网络适应性强,增加了差错恢复能力,能更好地适应IP和无线网络的应用。为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应采取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结构及特点,阐述在电务维护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以及对SAM系统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及可维护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结合建设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的背景,分析研究了面向车站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了采用W ebservice的信息发布机制,并给出了具体的接口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SAM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特点,结合既有站改建特点提出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