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日前,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用户端设备-GPS接收机的技术水平随之迅猛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使GPS接收机更加灵活:通过Matlab平台,仿真GPS软件接收机前端下变频,滤波与抽样;产生数字中频信号,实现捕获跟踪算法;并与Galileo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C的GPS软件接收机的设计.主要包括基于GP2015芯片和USB 2.0接口的中频信号采样器的设计、基带信号的捕获及跟踪算法设计、基于PC的信号处理软件设计.通过对论文所设计的软件接收机的定位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发现中频信号采样器能实时采集并通过USB将数据传输到PC机上,软件接收机的信号处理软件能实现四通道实时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设计的软件接收机有较好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3.
多路直扩信号并行IMPA捕获算法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PN序列作扩频地址码的多路直扩信号的快速捕获问题,提出多路直扩信号并行IMPA(迭代信息传递算法)捕获方案,该方案能够根据接收信号的信道信息直接生成与各路接收信号序列粗同步的本地伪码序列,改变了传统捕获方法中本地伪码序列的生成方式,大大缩短了信号的捕获时间。详细说明了该方案的实现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多路直扩信号的快速捕获,而且实现的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动态环境下基于FFT实现伪码快速捕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无线电导航系统中,载体动态性引入的多普勒频移对扩频信号捕获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全数字化实现的扩频接收机,提出了一种新的捕获方案,即基于FFT算法实现对多普勒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解决了高动态环境下伪码序列的快速捕获问题。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
海上高频电子邮件技术[1]是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的重要部分,使用PACTOR-Ⅲ协议和现有海上中/高频无线电设备,经由全球链路网( GLN)与陆上用户进行通信.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PACTOR-Ⅲ协议和T总线协议.对海上高频数字通信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调制、编码和码率、振幅因数与发射机输出功率、数据包的结构、控制信号、信号特征等技术问题的分析,对海上高频段新通信技术的引进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空间无线电通信信号的接收处理,开发研制了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开放式总线技术、高速A/D采集技术、数字下变频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智能天线技术等内容.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对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基本硬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中软件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通信信号数据采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完全可以完成对实际通信环境中多个通信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海上通信系统中,由于气候环境及噪声的复杂性,对通信信号的调制调解方式很难利用固有的硬件处理方式来统一实现,并且由于海上潮湿的气候环境及海风风浪等浸蚀,对电子硬件设备的伤害较陆地严重,所以构建统一的平台来实现海上无线通信功能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现有软件无线电平台技术及海上通信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海上通信信号调整调解及信号空间分析的方法,最后给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海上通信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型船舶子母钟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获得船钟信号特征;基于船钟时间信号的高精度特点,提出一种采用船钟信号作为基准来同步计算机网络时间的方法;设计开发出隔离型串口转换电路、网络时间同步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实现计算机网络时间与船钟时间的同步调整;解决了在无互联网时间同步服务器的情况下,船舶穿越不同时区时的时间自动校准和同步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9.
船舶大气光通信中存在着通信信道狭窄的问题,为此提出软件无线电技术在船舶大气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采用Nyquist采样定理对船舶大气光通信信道信号采集频率进行确定,以确定的信号采集频率对信道信号进行采集与处理,以上述得到的信号为基础建立船舶大气光通信信道模型,已建立的通信信道模型为基础推算出船舶大气光通信信道扩展算法,通过信道扩展算法的执行实现了软件无线技术在船舶大气光通信中的应用,并对信道进行扩展。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船舶大气光通信信道数据量比未使用的高出30T,充分说明设计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用雷达信号处理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及设计实现时软件、硬件方面的一些考察,以及软件无线电产品在通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未来数字化战场对军事通信的要求、现有军事通信电台的局限性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来提高海军通信能力的方案,并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海军通信中的的优势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卫星侦察通信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了卫星侦察通信环境仿真系统,给出了环境仿真软件流程,并分析了软件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系统能够模拟卫星侦察完全截获状态下的常规通信环境,为卫星侦察通信信号的研究提供了环境平台。  相似文献   

13.
跳频通信侦察识别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频通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及灵活组网能力,开展对跳频信号侦察的研究,寻求截获、估计、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法,已成为当前无线通信侦察领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之一。文章分析了跳频通信的特点,结合跳频通信侦察现状,探讨了一种截获、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水声通信发射信号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差和抗干扰能力差。文中设计了一种短时猝发的扩频通信方法,用优选后的混沌序列作为多进制扩频通信的伪随机序列,并将同步信号和数据信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子通道上,极大地压缩了发射信号时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大提高水声通信的抗扰和隐蔽性能。  相似文献   

15.
符策  王惠 《中国航海》2004,(1):34-37
为探索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海上通信中的应用,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船舶移动电台的理论结构,并结合船舶通信的特点详细讨论了软件船舶电台的关键技术,展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CAN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并具体阐述了使用CAN总线实现舰载无线通信控制管理系统的分布式控制,通过任意一个用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任意一个信道设备;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硬件电路的设计;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各智能节点间底层通信关键模块的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用CAN总线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系统的顽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系统规模更易于扩充,具有低成本性和高可靠性的优点,并且效果较为理想。CAN总线是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理想总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扩频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远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3):96-98,178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次飞跃。通过软件无线电台这个通用的系统平台能实现传统无线通信的各种功能。文章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证明软件无线电技术对扩展频谱系统的改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水声通信技术随着当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在通信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水声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的极大不同,所以在研究的问题和难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多径干扰是水声通信信道与无线电通信环境中共同存在的干扰影响。为解决多径干扰问题,首先对扩展频谱通信技术进行介绍,并重点对直接序列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研究,通过系统仿真,分析直接序列扩展频谱通信的特点,验证直接序列扩展频谱水声通信系统抗多径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探讨DBSCAN算法用于通信侦察信息融合系统中的通信电台关联的方法,并给出典型的应用实例。实践表明DBSCAN算法在数据融合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舰船通信系统电台种类繁多、结构庞大、操作复杂、兼容性差等诸多弊端,文章首次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舰船通信系统硬件平台,该系统能够满足短波、超短波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等通信业务,是现阶段能够实现的一种最优、最灵活的舰船通信系统,而且还可以兼容未来新体制的通信业务。因此该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彻底改变目前的舰船通信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