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张掖站咽喉区顶桥施工实例,介绍线路加固的方案选择、设计及施工要点。该站的施工结果表明,采取顶桥与路基共同承载,能大幅度减小纵梁对路基的压力和纵梁的弯矩,使用截面较小的纵梁即可满足要求,从而解决了地基承载力不足和纵梁侵限问题,同时阐述了在施工时调整列车径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框架立交桥顶进施工的安全关键,综合分析各种线路加固体系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桥试验的方式,验证纵、横梁加固体系在限速45km/h的运输条件下顶桥施工的安全性,为此类加固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对加固体系采用强度及刚度两方面分析,并采用理论计算及编组试验列车进行实桥试验的方法。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得出纵、横梁加固体系可适用于任何跨度、宽度及轴长的框架桥顶进施工,同时试验结论显示,该加固体系在限速45km/h条件下,安全可靠,并提出改进方向,具备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可能性,是既有线顶桥施工中较好的一种加固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市政道路或公路穿越铁路车站出入口甚至车站的情形越来越多,造成下穿铁路顶桥不可避免地要穿越部分道岔区。道岔区的加固方式与常规的线路加固不同,且存在施工难度大、进度较慢的特点,同时加固体系受既有设备影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方能确保加固体系的安全稳定,从而保证安全。介绍沙阳路下穿沙河车站南咽喉道岔区加固施工技术,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为提高铁路顶桥施工列车慢行限速标准,优化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的设计过程,解决施工现场的疑难问题,对线路加固体系进行了基于有限元原理的静力模拟和基于车线耦合理论的动力计算,以分析车辆通过时线路加固体系的相关指标数值;参照相关规范及规定,设立针对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静力和动力计算的结果评价标准,并采用该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论:(1)本文使用的静力计算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现场工况;(2)动力计算能够得出加固体系在车辆经过时的加速度和减载力,能够反映加固体系的振动和共振现象;(3)线路加固体系的计算与评估,应结合静力与动力计算共同进行;(4)利用文中建议的线路加固体系评价标准对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将更加偏于安全;(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线路加固体系的设计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铁路桥涵顶进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铁路线路的稳定运行,往往需要对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对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加固处理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施工难点和风险,所以,选择合理的线路加固方案是有序推进铁路桥涵顶进施工项目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铁路桥涵顶进施工的线路加固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不同线路加固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述,以期提出更可靠、更科学的线路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既有线下面修建地道时以往多采用标准便梁进行线路加固,但在线路曲线地段标准便梁的作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衡阳邮政地道线路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实践,介绍在线路曲线地段修建地道时采用工字钢梁作为纵梁和横抬梁对线路进行的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7.
横抬梁加固线路在桥涵顶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横抬梁加固线路设计,简述桥涵顶进中使用横抬梁加固线路的方法和确保行车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顶进式框架桥施工中的线路加固检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框架桥顶进施工时,多采用工字钢横抬纵挑法加固线路。文章介绍线路加固方式的构造特点和简便的近似检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在运营线道岔区用明挖法建造盖板箱涵,采用纵横梁体系加固线路。文章介绍线路加固体系的构造及相关检算。  相似文献   

10.
D型便梁在既有线施工过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便梁加固线路的目的是确保既有线不中断行车并尽可能减少施工慢行,为铁路运输创造最大效益,就实践中曲线区段下采用D型便梁加固线路进行探讨,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