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翠华 《国外公路》1996,16(6):39-41
文中介绍的日本明石海峡吊桥,多多罗斜拉桥和来岛吊桥,是连接本州 四车的超大跨和大跨径桥梁,前两桥均系目前同类桥型中的世界最大跨径桥梁。正在施工的这几座桥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对景观做了与环境协调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彭宝华 《公路》1993,(5):22-24
简要介绍吊桥在动力稳定上的合理截面形式以及吊桥与斜拉桥的对比,对设计大跨径吊桥与斜拉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丁兰  杨吉新  朱伟伟 《中外公路》2011,31(2):140-145
在斜拉桥减震设计中,模拟枯滞阻尼器的计算模型主要有线性模型、Maxwell模型、Kelvin模型、Wiechert模型.为了研究这4种粘滞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在斜拉桥减震中的差异性,分别以一座独塔斜拉桥和一座双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地震波的作用下,通过非线性动态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4种计算模型所模拟的粘滞阻尼器的减震...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个考虑板件局部翘曲的平板结构主梁混凝土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模型,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程序通过数值解算例与其它有关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可为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跨独塔斜拉桥的自振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招宝山大桥是一座跨径较大的独塔斜拉桥,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本文介绍了桥梁自振特性的现场测试情况,建立了基于实体退化单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和测试结果的比较说明环境随机振动法的适用性和计算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了招宝山大桥在运营状态下动力特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乌江吊拉组合索桥—一种新的桥型及施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由吊桥和斜拉桥组合桥,也是国内首次采用钢筋、钢纤维、钢丝网复合混凝土薄壁箱梁,成功的使用了预应力岩锚代替传统的重力式锚,节省了大量锚碇混凝土,在施工工艺上首创了用缆吊平台“无猫道架设主缆新工艺”,完善了重100t箱梁缆吊悬拼等施工工艺,通过3年运营证明,乌江大桥结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将斜拉桥的索面比拟为连续的膜结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薄膜的应力进行分析,以主拉应力的方向指示拉索的布置方向。以一座斜拉桥为算例,计算了索面布置优化前后的拉索用钢量、主梁挠度及塔顶位移等。  相似文献   

8.
为对特殊桥梁进行抗震分析,以一座72.5m+62.5m不等跨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全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在动力特性计算基础上,采用地震反应谱多维抗震分析方法,输入不同等级的地震动作用,对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分析采用基于纤维模型的截面弯矩-曲率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独塔斜拉桥结构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斜拉桥基于模态分析的滑动状态减震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海  朱晞 《桥梁建设》2001,(6):1-3,17
提出了先按振型特征和振型贡献率挑选主导模态,用再连续或开关的滑动状态技术进行减震控制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斜拉桥结构的减震控制中。在工程中可实施的仿真控制精度和控制范围内实现了对大跨桥梁结构减震控制的仿真分析。大跨度斜拉桥的算例说明了这一技术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一、斜拉桥的发展概况斜拉桥,又名斜张桥、斜缆桥或拉索桥,它是一种悬吊式的桥梁结构。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是最早修建悬吊式桥梁的国家。最早的吊桥,其承重索是用藤或竹编成的单根索。鉴于单索不够安全,自然就出现多索桥,见图1。可见,较原始的多索吊桥(图1c、d 和 e)就是近代斜拉桥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对于高烈度区独塔斜拉桥,抗震要求一般较高,减隔震设计往往是关注的重点。文中以某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主跨230 m独塔斜拉桥为例,介绍了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独塔斜拉桥中的应用,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普通支座和阻尼支座2种计算模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通过设置E型钢阻尼支座和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小独塔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主塔根部截面的内力,同时主梁梁端位移也得到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2.
1 000 m级CFRP索斜拉桥静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具体算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CFRP索斜拉桥的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量,并与钢索斜拉桥进行对比。鉴于CFRP的线膨胀系数远小于钢材或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计算了4种不同结构体系的CFRP索斜拉桥和钢索斜拉桥在温度荷载下的静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CFRP索斜拉桥相对于钢索斜拉桥在静力方面具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抖振时域分析的复杂性,为提高时域分析效率,引入模态综合理论,提出一种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自编程序验证其正确性与可行性。考虑自然风的相关特性,采用谱解法将三维随机风场简化,横桥向和顺桥向风速谱采用沿高度变化的Simiu谱,竖向风速谱采用Lumley—Panofsky谱,编制程序实现大跨度斜拉桥随机风场的数值模拟,得到施加于结构上的风荷载时程。研究表明,大型结构的动力响应主要受若干低阶振型控制,因此在斜拉桥时域分析过程中引入模态综合理论,实现了抖振力和自激力的时域化过程,并且全面地考虑了气动阻尼、气动刚度和气动耦合作用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考虑自激力的时域化过程复杂、计算代价过大的问题;最后通过编制程序对一座大跨度斜拉桥进行不同风速下的抖振时域分析,验证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塔柱截面尺寸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斜拉桥计算理论和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考虑斜拉桥设计中应注意的多方面因素,确定了斜拉桥塔柱截面尺寸优化设计的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优化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对斜拉桥部分构件进行数学优化是可以实现的,其结果也能满足一定的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一座钢-混凝土组合梁仿斜拉桥,从结构体系的选型、组合梁设计与优化以及斜塔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这种仿斜拉桥的设计难点与解决方法。还分析了在这种仿斜拉桥中设置过载保护器的必要性,并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希望能对该类桥梁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汉长江公路桥是一座主跨400m的PC的斜拉桥,本文介绍这座斜拉的科研、设计和施工。对本桥的抗震、抗风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全桥模型试验。本桥按无应力状态控制法进行斜拉桥安装计算。进行了活载非线性分析。主梁施工采用牵索式挂篮。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为例,计算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动力特性,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提出斜拉桥风动稳定性的简化计算的近似法。这种近似通过19座已建成和一座尚在施工中的斜拉桥是以验证。其中部分自振频率和临界风速是在现场或通风洞式测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跨斜拉桥成桥与施工状态的风致抖振响应,分别采用时域和频域方法对一座典型大跨斜拉桥的成桥状态、施工最大双悬臂与最大单悬臂状态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改进的谐波合成法模拟桥梁结构的随机脉动风场,基于有限元编程,实现了考虑自激力的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使用多模态耦合分析方法进行斜拉桥的频域抖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梁设计基准风速下,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横桥向和扭转角抖振位移均较小,施工最大双悬臂中跨悬臂端点竖桥向抖振位移较大,在施工中应妥善处理;成桥与施工状态下的主塔塔顶抖振位移均较小,施工过程中可以不考虑主塔顶部的位移控制;基于合理模拟风场的时域计算方法,能够考虑各种非线性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斜拉桥的抖振响应;不考虑气动导纳的频域计算会夸大斜拉桥的抖振响应,考虑Sears函数作为气动导纳的频域计算方法会低估斜拉桥的抖振响应.  相似文献   

20.
斜拉桥换索施工监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拉桥由于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斜拉桥运营一段时间后需要全部或部分更换斜拉索。结合犍为岷江大桥换索工程,探讨斜拉桥换索施工监控中的技术问题。采用平面杆件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结构换索前的状态模拟,介绍了理论计算、索力监控测量、换索方法及施工过程监控。从该桥的监控实践来看对一点多索的斜拉桥换索主要监控索力和线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