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实际,分析了DF8B内燃机车轮对偏磨和踏面剥离的原因,造成偏磨的原因一是由于轮对的轮径超限,二是由于转向架对角线差大。造成剥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辗压而造成剥离。  相似文献   

2.
将机车牵引齿轮辐板结构分为刚性辐板、薄直辐板和薄斜辐板3种结构,采用Romax仿真软件建立机车驱动系统模型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和加载试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板结构对机车牵引齿轮齿面接触应力有不同影响。刚性辐板结构齿轮受载后由于辐板几乎不变形,齿轮啮合错位量最大,齿面接触应力也最大;直薄辐板结构齿轮受载后,齿轮啮合错位量略小,因此齿面接触应力也略小于刚性辐板结构;而薄斜辐板结构齿轮受载后辐板变形较大,使齿轮啮合错位量在三者中最小,从而显著降低齿面接触应力,提高了齿轮强度和寿命。  相似文献   

3.
机车轮缘的磨耗与线路曲线半径成反比,半径越小,轮缘磨耗越严重。而当线路的“右”、“左”曲线的半径及数量不相等时,轮缘就发生偏磨。机车转向不能解决二轴转向架机车的偏磨问题,而仅对三轴转向架机车有效。结合目前我国已电气化和正在电气化的线路状态以及对电力机务段转向设备的设置和使用情况调查,作者对设置转向设备的必要性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铁道电气化发展很快,电力机务段愈来愈多,但由于检修技术还跟不上去,电力机车上一些电气设备不能做到合理地检修与保养,给生产运输带来一定困难,其中受电弓滑板偏磨就是电力机务段尤其是新建段常见的现象。滑板偏磨可导致如下后果: 1.增加了滑板碎修次数; 2.由于要消除偏磨,维修人员经常用锉刀将偏磨的滑板锉平,因而造成滑板不必要的消  相似文献   

5.
关于闸瓦偏磨与滚子轴裂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查和计算分析,就我国货车闸瓦偏磨,制动梁滚子轴开焊和横向裂纹等这些较常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陈石  阳智钢 《铁道车辆》2004,42(11):44-44
承载鞍是主型货车转向架的重要零部件之一。该部件使车体传来的重量平均分配到轴承及轴颈上,对防止偏载燃轴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路货车段修规程》规定:“承载鞍顶面偏磨大于1.5mm时加工,磨耗超限时(转8A、转8AG、转8G、转K1、转K2、控制型转向架为5mm,转K4型为3mm)更换”。但是,由于现场承载鞍的顶面磨耗量或偏磨量难以确定,使其检修质量不能保证。  相似文献   

7.
SS4B型机车轮对偏磨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机车轮对踏面偏磨、轮缘偏磨及垂直磨耗,引起机车轮对频繁镟轮,影响了机车轮对使用寿命。对提前到限更换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4点紧凑型制动夹钳单元由于结构紧凑、制动倍率大和所需安装空间小等特点,将是未来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方向。但由于闸片托端没有闸片托吊结构,导致其需要防偏磨结构来平衡闸片托,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防偏磨机构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9.
曲线区段外轨超高会导致机车与受电弓倾斜,引发接触线偏磨.本文结合某普速铁路情况分析计算了不同外轨超高条件下的接触线偏磨量.计算表明:在弓网动态运行平稳时,曲线区段接触线偏磨不会引发弓网故障,若曲线区段定位器坡度角为0°甚至为负数,接触线偏磨深度极值将迅速降低造成撞击隐患;接触网施工误差、随机风荷载、列车振动均会影响弓网动态运行平稳性.为确保弓网安全运行,研究了接触线偏磨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定位点前后第一吊弦位置、拉出值大小、跨距大小对缓解接触线偏磨的影响,为高速铁路接触线偏磨问题分析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车牵引齿轮是机车走行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不仅承受着巨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 ,还刚性的承受来自钢轨接头、道岔和线路不平顺等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机车通过轮对实现牵引和制动 ,而牵引齿轮则直接传递 ,因此轮对牵引齿轮是一个受力复杂 ,负重很大 ,工作条件恶劣的部件。其状态好坏 ,直接涉及到行车安全 ,因轮对牵引齿轮的损坏可能导致整个列车发生事故。电传动内燃机车一般采用单侧齿轮传动 ,齿轮的状态决定了牵引的工况好坏。在东风 4型机车检修工作中 ,分别有三个规程对牵引齿轮的检修做了技术规定 ,它们分别为《东风 4型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11.
机车牵引主动齿轮过盈外套至电机轴端是机车牵引传动结构的一种常用方式,该结构由于主动齿轮壁薄和过盈的影响,齿根应力非常大。而按照传统的标准计算时均不考虑过盈对齿根产生的拉应力影响,因此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薄壁过盈齿轮齿根应力进行计算,并提出薄壁齿轮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明  邓进军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03-105
通过对丰润机务段DF4、SS1型机车个别轮对轮缘偏磨调整的实践总结,阐述了一种在机车个别轮缘发生偏磨后用不落轮旋床旋修轮径来纠正调整偏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 故障现象1991年三门峡西机务段配属SS6型电力机车以来,机车运行公里数最高达117.2万km,期间经过2次中修。基础制动装置采用单元制动器,近来发现机车闸瓦偏磨现象日益严重,最大偏磨量偏离踏面外侧25mm,偏离踏面内侧如图1所示。闸瓦偏磨势必影响机车制动力作用,或加大机车轮缘磨耗,不利于机车行车安全和检修费用的控制。图1 机车闸瓦与车轮踏面接触示意图(a)外偏;(b)正常;(c)内偏2 原因分析洛阳铁路分局曾对SS6型机车闸瓦偏磨进行了普查,53台机车636个车轮中有33台机车156个车轮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磨现象,占轮对总数的24.5%。单元制动器…  相似文献   

14.
车轮偏磨对高速列车直线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高速线路上运用的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特性进行跟踪测量,发现高速列车车轮踏面以凹形磨耗为主,各轮对均存在偏磨现象,部分车辆出现整体向同一侧偏磨的现象。对现场实测车轮的轮轨接触几何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列车参数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凹形磨耗及不同车轮偏磨形式对车辆动力学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当轮对出现偏磨时,随着轮对横移的变化,踏面等效锥度存在负锥度现象,导致轮轨接触的平衡位置偏离轮对对中位置,加快偏磨的发展;凹形磨耗踏面轮轨接触点存在多个平衡位置,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接触点在几个平衡位置间跳跃造成"轮缘到假轮缘"的冲击振动,影响车辆的运行性能;当车轮产生偏磨后,轮轨冲击振动对车辆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同相偏磨较反相偏磨对车辆的临界速度及平稳性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有限元方法,针对尖轨侧磨、间隔铁处钢轨压溃、轨底坡设置的不同工况建立三维弹性轮轨接触模型进行轮轨接触应力计算分析,揭示了病害产生的主要机理,并提出改善重载道岔服役性能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轴重大、轮轨作用力大、尖轨承载能力偏弱是重载铁路道岔尖轨侧磨严重的根本原因;间隔铁处的轨道刚度偏大和间隔铁与轨头下颚紧密接触对钢...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输中,机车轮缘偏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大的,而且降低了机车运用效率.通过检测机车轮缘偏磨,采用新方法镟修调整同轮左、右轮径偏差的方法,及时纠正轮缘偏磨趋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段运用机车中有双边斜齿刚性齿轮传动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又有单边直齿弹性齿轮传动的6Y_2和6G型电力机车。各型机车牵引齿轮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仅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刀齿啮合关系的研究,针对机车牵引齿轮的应用和加工工艺特点,对东风6机车牵引齿轮磨前滚刀齿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可用计算机画出滚刀齿形和齿轮齿形。  相似文献   

19.
接触网补偿装置定滑轮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接触网滑轮式补偿装置存运行中存在定滑轮偏磨的现象,分析其造成偏磨的原因,结合线路实际情况,制定了对下锚角钢与补偿装置定滑轮连接部分的设备改造方案,解决了定滑轮偏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轮径差对车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有轮径差的转向架进行受力分析,理论推断出由于轮径差的存在而改变轮对的对中平衡位置,进而改变轮轨接触关系,影响车辆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轮径差的大小将轮径差对车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划分为易稳定区、欠稳定区和亚稳定区。在易稳定区内,车辆系统的稳定性较高,而且不易发生轮对偏磨;在欠稳定区内,车辆系统的稳定性较差而且容易发生踏面偏磨;在亚稳定区内,虽然车辆系统的稳定性也比较高,但容易发生轮缘偏磨。运用数字仿真对理论推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推断是正确的。为了提高车辆系统的稳定性和减轻车轮的磨耗,应尽量减小轮径差,使车辆经常运行于易稳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