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朝阳门——康复路暗挖区间饱和软黄土地段隧道施工及现场监测,对单线、双线隧道开挖纵向及横向地表沉降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运用Peck公式建立饱和软黄土地层地铁隧道单线及双线开挖地面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辽西隧道为典型高纬度寒区长大单坡铁路隧道.采用气象站和微型温度传感器,分别对辽西隧道洞口气象条件和洞内温度进行现场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期间隧道进口与出口温差较小,1月上旬出现最低温度,此时应加强对隧道冻害的预防和检查;进口段无负温,受洞口气象条件影响较小,出口段温度受洞口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负温段超过2.5 km;...  相似文献   

3.
翅膀沟隧道因黄土地段地质条件变化 ,引起隧道纵向开裂 ,因及时的采取加固措施 ,有效的控制了开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水隧道出口段大跨度浅埋隧道,地层严重风化,仰坡有失稳滑移可能。由于采用了抗滑拉加固仰坡土体、设天沟阻止地表水、开挖隧道时采用了超前支护、保留核心土环形开挖的施工方法,确保了隧道顺利进洞。  相似文献   

5.
新建云桂铁路达康隧道出口设一处越行站,受地形条件限制,洞内出口段按大断面三线隧道设计。出口段存在浅埋、偏压、顺层、坡积松散体等不良地质,易发生变形、坍塌等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及施工过程中反复摸索总结,采用双侧壁导坑及洞口多种辅助措施的施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庄隧道浅埋段施工方案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建石太客运专线南庄隧道浅埋段为黄土隧道的一段,其具有浅埋、特浅埋、洞顶有动荷载的特性,根据黄土隧道早成环、早衬砌的施工原则,从施工方案确定、主要施工技术、工程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通过对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技术的细化,制定出解决当前黄土地段下穿道路和雨水窖问题的隧道浅埋段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洞口悬壁临河、出口接桥隧道,根据现场地形条件拟定进洞方案,通过环境保护、工期、经济分析,确定最终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此类地貌情况采取横洞进隧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为同类山岭地貌隧道进洞施工提供了一种实用环保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郑西客运专线富水黄土隧道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铁路超大断面富水黄土隧道的修建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如何保证此类隧道的施工安全及运营稳定性是郑西客运专线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张茅隧道富水黄土地层工程实践,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分析,探讨超大断面富水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支护受力、基础沉降等三方面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广客运专线五尖大山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尖大山隧道是武广客运专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丰富,岩层软硬不均,遇水易溶化,存在浅埋、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极易引起隧道坍塌。针对隧道进、出口断层处理,斜井涌水处理,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顺利通过塌方段,并提出预防塌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赣龙铁路(江西段)大马肚隧道出口端碳质页岩夹煤矸石地层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围岩的收敛变形情况和力学分析以及相应采取的支护措施及施工对策,为今后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一些判定标准和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埋入式铂金属热敏电阻测试方法,对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沙山公路隧道地温场进行现场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地温差值分布明显,隧道进出口段衬砌背后出现相当长时间的负温;隧道洞内段,11月至次年3月,环境温度与所测地温相差很大,4月至7月,地温不稳定,围岩内各测点的温度曲线按位置重新进行调整,低温曲线上升到最高温处,高温的曲线则到达最低温处;7月至11月,隧道进口端地温下降曲线同隧道区环境温度变化同步,而隧道出口端地温比该处隧道内环境温度滞后;在冬季,衬砌内温度始终呈现倒U型,从隧道口向隧道中间,地温是上升的,地温上升呈现进口幅度小,出口幅度大,在低温度月份进口温度稍高于出口温度,在较高温月份进口温度低于出口温度;随着围岩深度的加深,温度是增加的,浅处的温度增量要大于深处;围岩内隧道径向存在某一比较稳定的温度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围岩的变形控制是隧道工程界的普遍难题,目前在建的兰渝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剧烈,特别是在隧道结构型式复杂的地段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与工期进度。结合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出口连拱大跨段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中导洞开挖和背靠背开挖2种双连拱段施工方案,综合分析认为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采用中导洞开挖双连拱,更为安全、可靠。隧道大跨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双层初支和锚索+锚杆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现场工程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明确震后隧道破坏特征,提出合理的高烈度地震区铁路隧道震害整治技术,依托兰新第二双线大梁隧道震后整治工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现场调研探查大梁隧道震后灾害特征,根据物探、钻探情况及现场收集资料,综合评价震损破坏等级,针对隧道震害损坏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技术措施,结合现场试验及实施情况,明确技术措施应用效果,为后续类似工程及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隧道震后出口段地表裂缝以拉张或挤压特征呈羽状展布,裂缝有明显错台现象;(2)隧道结构破坏受断层影响呈明显空间依赖性,特征效应突出,进口和出口段结构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下方偏移,断层核心区结构错动、变形破坏严重;(3)地面裂缝可采用分层夯填水泥改良土和灌注砂浆结合的方法处理,针对Ⅴ级、Ⅳ级和Ⅲ级及以下破坏段,分别提出“大刚度圆形衬砌+大预留变形量+减震消能层+节段设计”、“格栅钢架+C40模筑混凝土”和“裂缝封闭+基底注浆”的综合整治方案;(4)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全段二衬位移稳定,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以非对称性受力为主要特点,但整体受力较小,证明了支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黄土隧道开挖期间,斜井进正洞衔接段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客运专线双线大断面隧道的斜井进正洞衔接段,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塌方。以郑西客运专线巩义隧道为例,阐述特殊条件下斜井进正洞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福州至平潭铁路的岱岭隧道出口为工程背景,详细研究双线隧道浅埋及穿越河流段施工技术,通过大量的现场实地调查与分析制定相应施工方案,确保隧道穿越河流段施工安全及提高浅埋段施工效率。为提高施工效率,对影响隧道施工进度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施工进度的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同时对开挖施工工序衔接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为确保隧道穿越河流段施工安全,洞内采用5 m超前预注浆加固,配合Ⅲ型超前小导管支护,洞外在河流上游设置临时拦河坝,将洞顶段河水进行抽排至下游施工影响范围外。  相似文献   

16.
对大跨大断面隧道,特别是在浅埋且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保证隧道衬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尽可能采用整体衬砌。以位于贵昆线六盘水至沾益段增建二线工程上的乌蒙山二号隧道出口四线车站隧道为例,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对山区软岩大跨大断面四线隧道整体二次衬砌进行了研究,所得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饱和软黄土地层隧道围岩具有强度低、承载力差、抗变形能力弱等特性,因此对饱和软黄土地层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参数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西安地铁4号线火车站站暗挖西安火车站工程,进行室内黄土力学性能和现场注浆试验,研究含水率对黄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分析黄土劈裂注浆浆液扩散的基本规律及劈裂机理,并总结现场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参数。研究结论:(1)饱和软黄土的含水率降低,其强度呈线性增长,因此注浆后降低了原位土体的渗透性能以及提升土体的黏聚力,整体上提升土体的抗剪强度;(2)黄土劈裂注浆浆液扩散的基本规律及劈裂机理:浆脉夹角近似120°,且高度不一致,长度有差别,在注浆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浆液在黄土体内会先后三次劈裂土体,形成劈裂缝并在其中进行扩散、填充,最终形成黄土劈裂注浆的"Y"型浆脉;(3)加固后的开挖面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6 MPa,周边土体加固区达到1.2 MPa,渗透系数≤10-6cm/s,含水率由原先的约30%下降至10%;(4)得出了在饱和软黄土地层中下穿火车站暗挖隧道WSS注浆所使用的配合比、注浆压力控制值、黄土地层下填充系数等参数,可为饱和软黄土地层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参数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家伟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5):86-88,94
研究目的:大跨度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围岩完整性差,易出现塌方,对隧道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大丽线禾洛山隧道出口段塌方的处理,对复杂地形地质情况下大跨度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进行总结。 研究方法:针对禾洛山隧道出口段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塌方情况,采用工程类比、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并对围岩、结构变形等进行了量测和分析,对主要结构进行了必要的检算。 研究结果:针对禾洛山隧道出口段具体的地形、地质以及塌方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论:大跨度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有效预防和处理隧道塌方,顺利通过洞口段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本工程采用大管栅、小导管注浆联合超前支付、预留核心土开挖塌体的处理方法,使塌方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处理,保证了安全顺利通过塌方段,解决了隧道施工进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三、铁路隧道工程9厦深铁路(福建段)梁山隧道工程概况梁山隧道为厦深铁路(福建段)重点工程,位于福建省漳浦县(进口)和云霄县(出口)境内,起于漳浦县盘陀镇割埔村,止于云霄县东厦镇荷步村,进口里程DK94+000,出口里程DK103+888,隧道全长9 888m。  相似文献   

20.
闸上隧道出口软弱地层浅埋段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内昆线闸上隧道全长 40 68m ,出口段通过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土 ,其中洞口段 12 0m为隧道浅埋段。介绍该区段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