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中对同一辆带有车载加油蒸气回收(ORVR)系统的汽车分别进行3次EPA法规和国六法规的加油排放试验(预处理工况分别为FTP和WLTC),并采集脱附工况下的炭罐脱附流量和加油排放量。结果表明,FTP工况的炭罐脱附总量(981.89,993.25和987.54L)大于WLTC工况(867.88,881.31和876.8L),且EPA加油排放结果(0.033 1,0.036 7和0.039 6g/L)远小于国六试验(0.111,0.103和0.107g/L)。说明在FTP工况下车辆的脱附效果较好,加油试验前车辆富余的炭罐工作能力越大,越能有效控制加油排放。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Ⅳ阶段的某汽油车进行了蒸发排放试验,研究了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的发动机运转工况并记录碳罐电磁阀处HC脱附规律,指出热浸试验蒸发排放主要产生在试验前期的5~10 min内,而昼间呼吸蒸发排放主要产生在升温阶段及温度为30~35℃范围内.给出了适于国Ⅳ阶段蒸发排放的控制策略,指出控制油箱内的HC蒸气产生量及提高炭罐的工作能力可降低整车的蒸发排放.  相似文献   

3.
高继东  高俊华  崔正来  冯于久 《汽车工程》2006,28(3):259-261,280
从温度角度出发,采用绝热油箱来降低蒸发源的总体蒸发量;利用炭罐吸脱附时的吸放热原理,提出使用加热空气脱附炭罐以及炭罐远离热源安装的方法,来提高炭罐的工作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整车的蒸发排放。  相似文献   

4.
炭罐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影响炭罐性能各种因素的大量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活性炭的性能、汽油蒸汽流量、炭罐所处的环境温度、炭罐脱附空气流量、炭罐的内部几何尺寸等因素,提出了改进炭罐性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运用系统的匹配方法,用传统化油器也能使摩托车整车达到国Ⅲ标准要求,但匹配时应注意:1)试验第1步务必设定好车辆的原始排放需在目标值范围内;2)炭罐试验时务必调整到炭罐在怠速不脱附或脱附量极少;3)在进行催化剂对比实验时,最好取下炭罐;4)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补气方式。  相似文献   

6.
要保证燃油蒸发测试的准确性,首先应确保车辆状态的稳定,包括炭罐的老化、炭罐正常的吸附、脱附,及油气管路的正确连接等。对燃油蒸发测试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油品和试验用油的蒸气压,只有在试验用油和燃油蒸气压一致的条件下,各种测试结果才有可比性。因此,日后在进行燃油蒸发试验时应重点关注燃油的蒸气压。  相似文献   

7.
通过烧油蒸发污染物活性脱附吸附性能度试验台研制中出现的蒸发器容积和加热器、温控器、汽油蒸汽输送管路、碳罐吊装方式等选型不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发动机碳平衡测量方法,提出了柴油发动机在燃烧做功之前与做功后排气的碳质量流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碳平衡偏差的主要因素;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某柴油机的排放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碳流量偏差值;通过改变单一参数,分析数学模型中碳流量偏差随不同影响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进气空气质量流量、发动机燃油消耗以及排气中CO2浓度值对碳平衡偏差的影响比较大,并可根据碳平衡偏差的不同测量结果值,采取相应的核查手段和有效措施以减小试验误差,有助于提高台架试验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9.
精确预测碳载量是目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本文中首先对DPF压差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当DPF的物理结构和内部碳载量确定的情况下,其压差主要受排气体积流量的影响,进而提出采用流动阻力值作为特定碳载量下压差与排气体积流量的关系表征。其次,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DPF一维仿真模型,模拟了DPF内部不同碳载量对流通阻力的影响,分析表明:瞬态工况下DPF压差值受发动机运行工况影响而在较大范围内剧烈波动,但流通阻力值相对较稳定且与DPF内部碳载量呈正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对DPF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两者吻合良好,最大误差约1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醇类汽油对炭罐工作能力、脱附特性和残存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油箱进行昼间呼吸试验,研究了醇类汽油对蒸发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整车蒸发排放试验以及色谱分析试验研究,验证了目前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对醇类汽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以下简称"国六标准"),并自2020年7月1日起执行。国六标准要求,车载诊断(OBD)系统应监测燃油蒸发(EVAP)系统的脱附流量,以及监测除活性炭罐阀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管路和接头之外的整个EVAP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燃油蒸气泄漏到大气中,并且要求对EVAP系统各单独部件(如阀、传感器等)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车辆当量换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用于模拟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高速公路的车流运动,用随机慢化FI模型对一定交通环境下车流的车速与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探讨了不同车型和车速对道路最大流量(最大通行能力)的影响。依据不同车型在同一道路上的不同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不同车型车辆之间当量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在模拟仿真过程中,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最大行驶速度及所占空间不同,仿真模型具有不同的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不同车型的交通流基本图,根据相同道路条件下的最大流量值,给出了以通行能力作为基准时当量换算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压差的DPF再生载碳量模型标定和验证,研究了发动机各工况范围内对应的特征点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的DPF空载压差,DPF最大载碳量范围内均匀分布的特征点所对应的发动机排气流量的DPF压差值,计算出各特征点的流阻,形成DPF再生载碳量标定模型;然后通过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工况的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修正的车辆转向模型,提出一种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电子差速控制算法,以车辆的稳定性确定左右驱动轮滑转率控制目标,然后通过滑模控制进行目标跟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保证低附路面转弯工况下的车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解析和对比国六B与欧标(Euro 6D)混合动力轻型车蒸发排放测试法规,得到测试流程中车辆及炭罐处理主要差异。探究相同试验车辆在国六B与欧标(Euro 6D)法规下蒸发排放表现,结果表明欧六D法规下炭罐经过前期老化,工作能力下降更严重,试验中不仅考察炭罐的吸附油气总量的能力,在减压呼气损失测试过程中同时要求炭罐具备抗击油气瞬间冲击的能力,最终欧六D蒸发排放结果稍高于国六蒸发排放,可见欧六D对配置耐压力燃油系统混动车辆蒸发排放要求更严,对炭罐生产厂及整车生产厂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借鉴美国EPA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根据NEDC对预处理工况进行转化,设计了适合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对两辆带车载油气回收(ORVR)系统的样车分别按照设计的试验程序和EPA法规进行加油排放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本试验程序预处理的炭罐脱附水平与EPA法规基本等效,测试结果均满足EPA法规限值要求,油气回收率超过99%。通过对实际加油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ORVR系统的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复杂行驶工况下车辆耦合侧倾运动状态无法精确获取,进而对车辆系统操纵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兼顾优化无法提供准确输入的难题,本文中设计了基于车辆垂向与横向耦合动力学的双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算法,以实现复杂行驶工况下车辆耦合侧倾运动状态的实时准确估计。首先,建立了路面激励模型与整车系统垂向与横向耦合动力学模型;接着,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UKF)与非线性模糊观测(T-S)理论,设计了非线性状态观测算法,以在不同路面激励工况下对车辆系统簧载质量与侧倾状态进行联合估计;最后,运用CarSim■动力学软件,对比分析了在标准A级与C级路面上进行J-turn试验工况下,采用联合状态观测器(UKF&T-S)实时估计车辆侧倾角与侧倾率的观测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UKF&T-S观测器可有效估计车辆侧倾状态,且与CarSim■仿真数据相比识别状态标准偏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日产颐达(TIIDA)轿车HR16DE发动机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说明了EVAP碳罐、油箱真空减压阀、EVAP碳罐清洁量控制电磁阀的检查方法,并对其故障诊断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改进整车燃油系统材料及密封结构,并优化车载加油蒸气回收系统设计,降低了燃油系统蒸发和加油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优化发动机标定和燃油系统设计,使发动机在蒸发和加油污染物排放行驶工况中的脱附量达到较高水平,从而降低了炭罐通大气口的溢出排放,并保证整车蒸发和加油污染物排放试验得以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20.
借鉴美国EPA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根据NEDC对预处理工况进行转化,设计了适合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对两辆带车载油气回收(ORVR)系统的样车分别按照设计的试验程序和EPA法规进行加油排放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本试验程序预处理的炭罐脱附水平与EPA法规基本等效,测试结果均满足EPA法规限值要求,油气回收率超过99%。通过对实际加油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ORVR系统的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