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评价 MRI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 FLAIR)在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颅内出血患者 MRI常规序列及 FLAIR序列图像表现。其中脑内出血 2 3例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 2例 ,合并脑室出血 4例 ;硬膜下出血 3例 ;肿瘤出血 2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后 3~ 1 0天内行 MR检查。结果 硬膜下出血 ,MR常规扫描及 FLAIR序列均可清晰显示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鉴别亚急性期脑实质内出血是否为肿瘤出血时 ,FLAIR序列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血肿周围低信号环 )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明显优于常规 SE序列。结论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 ,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对确定肿瘤出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动杆菌医院感染6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发病情况,以寻求防治对策,方法对1997年3月-1998年9月8 动杆菌感染62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室广,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87.1%,且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身上,常混合其综细菌感染和真菌感,预后差,死亡率高,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探讨 Arnold- Chiari畸形的 MRI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 2例 Arnold- 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诊断及手术方式和疗效。结果 术前 1 2例患者均经 MRI诊断。 4例行单纯后颅窝及颈 1~ 2椎板减压术 ,8例行后颅窝及颈椎板减压术加同期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有效率为 83%。结论  MRI是 Arnold-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最佳诊断手段 ;Arnold- Chiari畸形合并较大脊髓空洞时应同期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德国deyden首次提出颅内压测量已一世纪有余,而将颅内压测量运用于临床也已三十多年。在近甘年中,颅内压监测仪的适应症巳明显增多,包括头部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脑瘤、脑积水、低氧性脑损害和脑炎。  相似文献   

5.
应用二维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早期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 ,以及早发现脑血管痉挛 ( CVS)。对 1 6 2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伤情 ,结合头颅 CT分为3组 :1轻中型无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组 ;2轻中型伴 SAH组 ;3重型组。在伤后2 4h内、3d、1周和 2周 ,分别检查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及大脑中动脉流速与同侧颈内动脉流速的比率。结果发现轻中型伴 SAH组 CVS发生率增高 ,病情恢复慢。重型组 CVS发生率亦高 ,且持续时间长 ,发生范围广。CVS伤后当天即可发生 ,高峰期为3~ 7d,持续期因伤情而异 ,一旦发生 CVS,可引起脑缺血 ,加重脑损害。提示颅脑损伤后要早期监测及早发现 CVS,并早期处理 ,以减轻脑损害。  相似文献   

6.
作者总结了20例肺吸虫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其脑电图变化,神经系统受损者占同期肺吸虫病的30.3%。同时具有肺部、及皮下或肌肉的结节,临床表现有头痛、偏瘫、失语、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多颅神经损害,截瘫等。脑损害者脑电图异常率高达95.45%,病变范围及异常程度不一,以脑实质受损者重,脑膜受损者较轻。局限性肉芽肿形成的脑电图显示局灶性异常,动态观察脑电图变化可推测其病变的转归,对判断病情及有无脑损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0年6月-1997年12月所施行的门奇断流术200例。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为92.22%,手术死亡率为12.5%,48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48h以上手术者,存活175例随访147例(84%),术后远出血率为21.09%,死亡率为19.7%。术后5年生存率为80.5%,10年为64.5%。预防性手术近期无出血,其术后5年出血率为3.25%,10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00例老年心脏病人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并与老年前期心脏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老年心脏病人不仅各种心电异常的发生率高,而且以无症状性和症状本典型性多见。常规心电图却难以发现,因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生严重后果.可见DCG监测用于老年心脏病心电异常的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对皮层脑血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利用皮层给以KCl的方法诱导CSD的发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行皮层脑血流测定,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SAH组大鼠脑皮层血流较空白组和盐水组明显下降,其中5d组最低;皮层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5d组最明显;CSD发生后SAH组脑血流下降更明显,凋亡更严重,空白组和盐水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SAH后CSD的发生使脑血流进一步下降,皮层细胞的凋亡更加严重,CSD可能是导致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作者观察了10例室间隔缺损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①肺泡隔纤维化、胶原纤维增生;②肺泡Ⅱ型细胞显著增生,胞质内见大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板层小体增多其内容丢失;③肺泡-毛细血管腔厚度增加;④肺血管基膜增厚或扩张。可能是因为长期高流量、高压力冲击下,肺血管发生结构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09~2013.11月行肾活检的PNS年龄≥60岁患者(老年组)的免疫学指标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年龄<60岁的PNS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血中IgG平均浓度均较正常值低,老年组及对照组降低患者分别占59.3%、7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中IgA水平及IgA升高患者的比例及血中IgG/IgM比值均为老年组高于对照组,而IgM水平老年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C3、C4平均浓度在正常范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血中IgG与尿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分别是-0.107,-0.238,P<0.05),与血白蛋白呈正相关(r=0.252,P<0.05),两组结果一致;4老年患者以膜性肾病最常见,而对照组则以IgA肾病常见。结论 1绝大多数老年PNS患者伴随有血中IgG的降低,老年患者血中IgA水平及IgG/IgM比值升高,补体变化不大;2老年PNS患者血中IgG的变化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合并多脏器损害123例分析崔小贤,王沈阳(西安第一附属医院卫防科71006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合并多脏器损害时,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高,可达肺心病死亡总数的50.7%。为使慢性肺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对雄性SD大鼠线穿法建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干预,观察其对微血管痉挛的防治及降低早期脑损伤作用。方法将6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AH组)和治疗组(DETA/NO组)。通过线穿建立SAH模型,观察大体动物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血管肌动蛋白αSMA及PDGFRβ的表达,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脑组织NO浓度变化,观察血红蛋白刺激离体脑片微血管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3d,DETA/NO组较SAH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AH后大脑皮层微血管周围αSMA、PDGFRβ表达上调(P<0.05),DETA/NO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此过程(P<0.05);术后SAH 3h左右NO浓度显著降低(P<0.05),此后逐渐回升,DETA/NO能在早期维持NO浓度(P<0.05);观察到脑片皮层微血管受血红蛋白刺激收缩,DETA/NO能缓解微血管痉挛。结论 DETA/NO能降低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微血管痉挛及早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探讨老年类赫氏反应的特点,方法对5例发生类赫氏反应的老年V型肺结核核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例均为复治病例,应用福平化疗,表现为发热和胸腔积液的反复,2例淋巴结肿大,3例合并肺部感染5例均排除肺肿瘤。结论,类赫氏反应不仅限于初治病例,老年患者应注意与肿瘤及并发症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3K-mTOR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组,n=24)和LY294002组(n=24)。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假手术组不注血,LY294002组于造模前30min应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侧脑室注射,对SAH大鼠进行预处理,注射剂量为500μmol/只。分别在出血后6、24、72、144h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对PI3K、mTOR及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SAH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I3K-mTOR信号通路明显被激活,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LY294002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较SAH组减少(P<0.05),PI3K-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相应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PI3K-mTOR信号通路通过激活神经细胞自噬参与SAH后的细胞保护。  相似文献   

16.
老年多原发癌22例临床分析张珍华,丁惠文,李恩孝(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710061)老年多原发癌的检出率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本院肿瘤科住院部1978年12月~1994年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152例,其中60岁以上的多原发癌2...  相似文献   

17.
探讨腰椎穿刺术对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1 8例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 ,除给予常见内科治疗外 ,并配合腰椎穿刺治疗。结果 经腰椎穿刺术治疗 ,痊愈 5例 ,好转 7例 ,死亡 6例 ,死亡率 33.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用腰椎穿刺术治疗脑干出血破入脑室 ,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缓解临床症状 ,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分析经MRI确诊的糖尿病腔隙梗塞37例,探讨糖尿病与腔隙梗塞的关系。认为腔隙梗塞是糖尿病的一种特征性改变,是其临床表现之一,应称为糖尿病腔隙梗塞。本组资料表明,糖尿病腔隙梗塞病灶为多发,见于大脑中动脉支配之皮层下部位和桥脑、小脑等,临床表现与非糖尿病腔隙梗塞无特异性差别。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病因及高危因素。对229例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其中MODS患者97例,与132例无MODS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原发病的危重程度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与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MODS的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意义(P<0.05)。作者认为除了脑出血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治疗不当、老年患者并存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和MOD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圾这种改变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做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盐水对照组、穿刺对照组和正常组,于注血后1h、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灌注固定,留取基底动脉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动态观察基底动脉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下SAH模型组的主要表现是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皮细胞变性、肿胀,染色质不均,空泡形成;内弹力膜迂曲皱褶或断裂。电镜下超微结构的主要表现是基底动脉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胞膜部分或完全脱落,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溶解呈空泡,致密颗粒增多,细胞核内染色质边集、浓缩,异染色质增多;平滑肌细胞变形、核扭曲、染色质不均匀,肌丝排列疏松紊乱,出现断裂或溶解,胞浆内可见大量空泡形成,线粒体增多、肿胀、嵴紊乱或溶解;血管外膜神经纤维肿胀、结构模糊。光镜下基底动脉的结构变化趋势与电镜下基底动脉的结构变化趋势相类似,均在SAH后1h时可发现结构的微小改变,从第3天开始明显的结构改变,在第5天至第7天结构变化最明显。结论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会发生损害,并在病程发展中呈明显的动态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是导致迟发性CV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