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土固土路堑边坡柔性支护技术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分别对无支挡、填土压坡支挡及条石挡墙支挡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及坡体变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从工作机理上验证了填土加固技术——以土固土的柔性支护技术对地质条件较差、坡高不大的路堑边坡的适应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表明,与传统刚性支护(条石抗滑挡墙)加固方案比较,采用以土固土柔性支护方案不仅能极大提高路堑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少坡体的水平位移以及更好适应坡体变形,克服传统刚性支护容易造成的结构开裂、坡体变形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土质路堑高边坡在开挖卸载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及坡体应力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土质路堑高边坡坡高变化对坡体变形特性和虚拟力的影响及两者之间关系,讨论了坡体开挖卸载过程中,正开挖卸载坡面对上下坡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坡高增加会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边坡侧向位移,降低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领域路堑高边坡加固支护形式中,应用抗滑桩和格构梁预应力锚索能够有效提高路堑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为道路畅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旨在总结分析韶州大道高边坡采用“坡脚抗滑桩+坡面格构梁预应力锚索”复合型支护结构进行处治的建设经验,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初建时期由于施工开挖、工程爆破、防护不到位或者高边坡防护措施不合理,后期易受到雨水冲刷发生浅层山体滑塌,严重威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发生浅层山体滑坡的实际,在边坡施工条件受限情况下,选择有效边坡加固防护方案,先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设计施工参数,然后对该段高边坡施工安装预应力锚索和浇筑肋板墙加固处治,有效提高了坡体的稳定性。目前边坡浅层表面未出现继续滑塌现象,坡面裂缝未有明显变化,达到了加固防护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从开挖前、开挖中及开挖后对秀松高速K5+823~K5+957段路堑高边坡应力状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前路堑边坡在自重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了应力重分布,且逐级开挖和连续开挖两种情况下边坡的应力和位移状态差别较大;开挖后,边坡部分变形较大,易出现边坡滑移,需尽快支护。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预应力锚索设计作为支护方式,通过试算法对预应力锚索进行了设计,并对支护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选择4个关键点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支护措施后,各方向的位移和应力值显著减小,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可保证边坡安全。利用有限元计算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优化了路堑开挖方式和边坡处理措施,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有利于节省设计和施工时间,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岩质边坡锚杆(索)框架梁加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一维弹塑性锚索单元及三维弹塑性锚杆单元与三维线弹性梁单元耦合的方法,模拟边坡工程中的锚杆框架、预应力锚索框架以及它们与加固岩体的相互作用,对西攀高速公路K132岩质高边坡加固进行了方案的评价比选。结果表明,与锚杆框架梁相似,无框架的锚杆加固方案能对坡体浅部位移及应力场有所改进,不同的是,锚杆框架能够显著限制坡体表面变形;预应力锚索框架体系中,锚索的布置及预应力设计值在较大范围内显著影响坡体内部的位移及应力场的分布。因此,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方案是提高K132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深挖路堑形成的高大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重点风险源。以广东省江门市迎宾西路路堑边坡开挖及处治工程为背景,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开挖及锚索加固处治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边坡开挖塑性变形区位移与接触力链发展方向显著相关,呈现沿坡面方向的链状发展规律;②边坡稳定性与坡体应力状况及局部区域应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锚索加固的处治方案,可有效消除边坡体剪应变率贯通的剪切滑移面,边坡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受保通和工期的影响,需在保证边坡安全的前提下寻求既能减少边坡开挖量,缩短施工工期,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交通运营影响的优化方案。以杭金衢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背景,介绍路堑高边坡常用扩宽形式以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高边坡案例,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对路堑上边坡进行预应力锚索加固后,只对路堑1级边坡进行扩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含泥岩夹层顺层白云岩边坡的变形特征、稳定性及支挡防护,以某路堑边坡为例,基于midas GT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结合现场观测分析边坡开挖及支挡防护后的坡体变形特征、应力状态、塑性区分布、抗滑桩受力特性,以及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状态。结果表明,研究边坡开挖至路基标高后,泥岩夹层出露,其破坏模式为平面滑动,稳定性系数为0.92,边坡不稳定,需做进一步支挡;边坡开挖后预应力锚索在坡体表面发生应力集中,且产生了良好的反向约束力,改善了坡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坡脚施加抗滑桩后与预应力锚索共同约束坡体,防止其沿泥岩夹层滑动,起到了良好的阻隔作用,且二者相结合后固脚强腰效果良好,确保了边坡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经长期观测,边坡采用抗滑桩+框架锚索等多种结构综合治理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贵州拟建化工基地平场后形成的10个高边坡,通过运用Geo-Studio软件的SIGMA/W及SLOPE/W模块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和变形计算,分析了开挖后的边坡在锚索加固支护前后的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及其变形,研究了在未支护情况下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和变形以及锚索加固支护后的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田士军 《路基工程》2023,(2):184-189
以某隧道进口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受力分析,研究边坡稳定性变化情况及支护方案的合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支护结构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坡体安全系数由1.08提高到1.25以上,边坡塑性区范围有所减小;计算所得的支护结构受力情况与实际较为一致,支护结构采用的锚索预应力、锚索锚固段长度、加固桩截面尺寸和桩间距等设计参数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为提出土石路堑高边坡开挖稳定性及支护设计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以某实际边坡为例,基于摩尔-库仑准则,采用GeoStudio模拟研究了边坡开挖过程及加固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特征,分析其稳定性和支护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二级边坡位移最大,达10.8cm;边坡中部受拉,最大拉应力达56.8kPa;强-中风化岩层分界线应力集中,屈服破坏区主要沿此区域发展;稳定性随开挖进程逐渐降低,破坏趋势为圆弧滑动破坏;采用的"框架锚杆坡面防护+框架锚索锚固强腰+抗滑桩锁脚支挡"方案,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梅河高速公路类土质高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河高速公路K10 310-K10 605段路堑高边坡地处坡残积亚粘土和全风化粉砂岩层,针对这种剥蚀残丘区的类土质边坡,采用锚杆格梁支护,预应力锚索加固、拱形骨架和喷播植草的综合防护方案,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本文对类土质高边坡加固的设计与施工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经常出现路堑高边坡滑坡灾害,本文以鄂西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中典型的土石混杂高边坡望城坡为研究对象,使用FLAC3D软件对望城坡边坡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分析,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边坡具体破坏模式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土石混杂高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其稳定性,揭示了土石混合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并为同类型边坡施工和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简阳市简州临港经济区沱西快速路高路堑边坡高压电塔的支挡设计方案进行比选,推荐采用预应力锚索单排桩支护方式来支护边坡,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支护方案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所采取的支护方案稳定性验收安全系数为2.313,高压电塔控制性指标杆塔结构倾斜度为0.105%,均符合规范要求,该支护方案能保障道路及高压电塔的运营安全;对类似高路堑放坡困难地段,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可有效控制坡顶地面的沉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远程监控系统的智慧化是智慧高速公路发展方向之一,其中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变形的实时远程监控也是智慧高速发展的一部分。利用多角度监控技术,将监控信息实时传达至监控中心,构建对高速公路潜在危险的路堑高边坡区域降雨、地下水位、坡表变形、坡体内部水平位移进行全方位实时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分析路堑高边坡变形趋势及其稳定性。进而实现了高速公路的潜在危险路堑边坡管理养护的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实时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运营,同时该远程监测系统还可及时预报预警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9)
以某高速公路岩质路堑边坡为例,通过施工现场监测及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初始设计状态下坡体深层位移和坡面位移接近滑动临界值。采取变更设计后,利用现场监测结合蒙特卡洛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路堑边坡的加固效果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经过加固后的边坡能较好地维持稳定,支护措施可靠。这种现场监测结合蒙特卡洛数值模拟的方法为路堑边坡的动态设计提供了依据,并能及时做出趋势性预测,为路堑岩质边坡的合理支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破裂特征的分析,总结泸沽花岗岩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方式及破坏机理,结合平面有限元法和Bishop极限平衡法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评价花岗岩高边坡的稳定性;建立本区花岗岩高边坡整治原则,并根据各段花岗岩高边坡坡体结构、稳定性状况及变形破坏方式等差异,提出相应的边坡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十天(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安康段K57+265~+325路堑边坡为一典型千枚岩高边坡。原4级支护结构失效而产生滑塌,后更改为9级支护设计。对边坡滑塌成因进行了分析,运用Geo Slope通用岩土体软件对原设计方案和更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并以这两种支护设计方案为基础分别在边坡级数、坡比、平台宽度、抗滑桩的布设位置及锚杆(索)长度等方面进行了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给出了更为合理的6级支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土质路堑高边坡变形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多级边坡的水平变形S(坡体位移)与水平虚拟力P(人为控制坡体变形而产生的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含水量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规律;同时也研究了在多级边坡的施工卸载过程中,下级开挖面对上级坡面的影响关系以及含水量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路堑边坡开挖卸载将产生显著的坡面变形;每级坡面的最终位移都是由自身卸载时释放的位移(约占70%)和下级坡面卸载对它的影响位移(约占30%)两部分构成。其成果对土质路堑高边坡的设计施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