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蔡惠礼 《船艇》1999,(1):31-36
水利、航道疏浚事业需要大量性能先进的挖泥船,以适应高扬程、远排距、高生产率和能挖掘不同土质的工程需要,本文从液压斗轮式挖泥船的研制实践中提出了中小型系列化斗轮挖泥船的船型系列,并与同类型的国外产品作了比较,提出了国产斗轮挖泥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1600KW斗轮挖泥船挖槽剖面仪是长江(武汉)航道局和上海驷博监控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斗轮挖泥船多功能开挖剖面监控设备,经过实船使用。设备技术状态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林海波 《船舶》2003,(2):28-31
本文简要介绍斗轮挖泥船的疏浚系统中的挖掘吸入、台车钢桩和液压等系统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苏船舶》2004,21(6):20-20
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的江苏省科技厅技术开发专项资金项目——潜水泥泵斗轮挖泥船研制与开发,于2004年10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挖泥船与国际先进技术已逐步接轨。  相似文献   

5.
介绍斗轮挖泥船水下泥泵组基本结构、分析定位安装的可行性,在水下泥泵组中采用设备及管路的预装、环氧树脂垫片及激光经纬仪等工艺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6.
位于舱内的船用离心式泥浆泵工况点的效率 ,国内外产品均大致在 70 %~ 75 %之间 ,75 %已属峰值区 ,业界广为流传的国外泥浆泵的效率已达 85 %以上是不可信的。真正的高效疏浚应该是采用水下泥泵和斗轮联合作业 ,而国内自行研制的主效挖泥船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1世纪开始新建的挖泥船 ,必须是高效和低能耗的 ,我们应立即着手设计符合国情的高效挖泥船系列  相似文献   

7.
挖泥船周边水域原水混浊、多泥沙杂质,致使传统的柴油机原水冷却循环淡水系统的设备和管路有诸多弊端。柴油机淡水舷外(侧)冷却方式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且又可节能、经济的有效措施。本文就舷侧冷却器和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安装等作出论述,介绍了“百船工程”之“350m^3/h斗轮挖泥船”实船应用概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蔡勇 《江苏船舶》1999,16(5):40-41
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型绞吸(斗轮)式挖泥船定位桩导承在磨损后普遍存在的修理恢复困难,不易保证精度的问题,从结构上对现有导承作一些改进设计,从而使修理变得简单、经济,且能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下引航道水下清淤工程的施工难点,对斗轮挖泥船在船闸通航建筑物区域应急疏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为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区域航道维护应急疏浚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章庆生 《江苏船舶》2006,23(6):18-18
由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设计的6520斗轮挖泥船目前已顺利建造完毕,投入实船施工。该船装机功率达4800kW,泥泵的清水排量7000m^3/h,采用了目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泥泵加舱内泥泵串联的疏浚技术,使挖泥船的疏浚浓度可达25%以上,排距可达5000m,该船的挖掘部分使用了可挖掘硬黏土的直径达4400mm的斗轮装置,特别适合硬粘土疏浚。同时,该船的设计航区为沿海拖航,沿海遮蔽海域施工,挖深为20m,可满足沿海遮蔽海域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