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将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到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车辆实时位置监测,作为这两项技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仍旧主要依赖GPS定位系统,该系统受天气及环境影响较大,无法独立提供完善及精确的位置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和RFID的智能公交站台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GPS与RFID两者协同、矫正的方式,克服了单一GPS定位的不足,对于提高公交车辆站台定位的精确性、及时性,实现公交车辆站台提前播报及自动停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去,用于交通管理系统的设备主要是无线电通信设备,由调度中心向车辆驾驶员发出调度命令,驾驶员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说出车辆所在的大概位置,而在生疏地带或在夜间则无法确认自己的方位甚至迷路。GPS定位技术的出现给车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套基于公交车辆GPS定位数据的公交运送速度计算模型,以公交车辆实时GPS数据和公交线站GIS数据为基础,借助地图匹配修正GPS坐标,确定公交车辆所处弧段和弧段百分比位置.基于公交车辆定位数据点与公交站点位置匹配流程,通过识别公交车辆到站时间,计算车辆在公交站点区间内的行程时间和运送速度,并进一步修正公交车辆到站时间误差和公交线站基础信息来改善模型精度.论文选取北京不同道路等级和时段的21条线路进行调查,验证模型误差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精度可达到91. 4%,站点区间所在道路等级越高,计算结果越准确.论文所提出的公交运送速度计算模型,能为加强公共交通运行监测与管理、提升出行服务质量等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目前较为常用的公交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利用GPS定位技术和IC卡技术来进行公交信息采集,包括公交车辆信息和公交客流信息,利用GPRS技术来进行公交信息的传输,提出了基于双向通讯技术的公交信息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的信息流程图。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能使信息中心或调度中心获取准确、即时的公交信息,也能让行驶中的驾驶员获得中心传输而来的有用信息,从而实现两者的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5.
在对三维电子地图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GPS的虚拟差分、高程辅助定位和碰撞检测误差消除相结合的车道级车辆定位方法.该方法将车辆定位分为两次地图匹配过程,即首次通过虚拟差分技术和高程辅助定位技术对GPS定位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定位精度,然后在三维电子地图中结合碰撞检测技术实现车道级匹配.通过实地DGPS跑车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车道级路径引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信息一束     
《实用汽车技术》2006,(1):48-48
全球首条快速充电公交车全球首条无轨道、无馈触线网、超级电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充电公交电车商业运营示范线日前在山东烟台福山区投入运营。该车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为储能元件,运用最先进的创新快速充电技术与充电方法,使电车停靠站点充电时间不大于30秒,始发站充电时间不大于180秒,非常适合公交电车在停靠站点快速充电。电车配置的超级电容仅800公斤,不仅在车辆的使用期内不需再更换动力电源,而且全部取消了馈触线网,使公交电车成  相似文献   

7.
机器视觉是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文章主要综述了机器视觉在车道检测技术、交通标志识别技术、车辆识别技术、行人检测技术和驾驶员状态检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上述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为机器视觉在汽车驾驶辅助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搞好公交车辆节油不仅能为企业和个人赢利,同时还能起到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作用。在与公交车辆驾驶员交往中发现,不少人会认为公交车辆油耗增大是化油器出现故障。有的公交车辆驾驶员节油不从自身车况和行驶线路的坡道和载客量情况考虑相应对策,而是盲目学别人堵化油器的主量孔,缩小喉管,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有的公交车辆驾驶员甚至是维修人员为省油,  相似文献   

9.
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与吉林大学共同开发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的体系结构;建立了公交网络描述模型、公交车辆产生模型、乘客需求模型、公交站点事件反应模型和公交车辆运行模型;以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为仿真平台构建了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仿真模型;对上海市斜土路非港湾式站点与华山路港湾式站点进行了实地数据调查,利用实测数据对建立的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测量值与仿真值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公交车辆的运行过程以及与其他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吴朝平 《驾驶园》2009,(2):52-53
一、公交驾驶员应牢固树立爱护车辆意识 公交车保养是公交驾驶员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合格的公交车驾驶员理应树立较强的养车、爱车、护车意识,公交汽车是公交驾驶员的劳动工具,生存的条件,要时时刻刻关心、呵护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