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悉,2009年湛江将继续大力推进港口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港口竞争力。大气魄推动港口体制改革,大手笔拓展港口发展空间。要加快建设宝满集装箱码头,补长“短板”。要大力开辟新港区,优化港口布局。要开工建设东海岛杂货码头,整合徐闻港区,规划建设雷州湾港口和环北部湾港口,形成全方位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大通州湾应当顺应国家"双循环"战略决策,融入长三角和江苏省港口发展战略新格局,但在新形势、新阶段下需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路径一、发展趋势分析通州湾港口的整合开发是国家战略导向下江苏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过去一段时间里,太仓、江阴、南京、南通等长江沿线港口一直是江苏省港口发展的重点,特别是随着12.5 m深水航道建设延伸至南京港,长江下游港口均已进入海港的统计范畴,南通港作为省内距离长江口最近的港口,  相似文献   

3.
<正>对南通港通州湾港区而言,要通过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稳定港口主业,创新扩大新的增长领域,在发展起步阶段积极寻求港口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港产城协调发展一、南通港通州湾港区发展情况南通港通州湾港区位于长江入海口,东临黄海,南依长江,西靠南通市区,与沪、苏、锡隔江相望,是接受上海、苏南辐射的前沿阵地,又是长三角北翼沿江沿海经济带的最佳结合部,是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苏通大桥及崇启大桥建成通车,新长铁路(支线)和宁通、盐通、通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加之沪通铁路、沿海铁路以及通州湾开发等加快推进,枢纽型  相似文献   

4.
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是南通在沿海拟开发的新港区,对于缓解南通港沿江港城矛盾、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规划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敏感区分布等情况,从环境影响角度提出规划优化调整方案。综合采用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等,从资源占用、水动力及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影响等角度开展规划优化方案与原规划方案的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更好地兼顾港口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思路可为沿海生态型港口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五店港区作为新厦门港“一湾八区”之一,在《厦门港总体规划》中,其港区性质功能定位:近期功能是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及现代物流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兼以厦门港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功能;中远期功能将成为厦门港未来重要的港区之一,以国际大型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作为对台“三通”、航运、经贸合作及交流的重要口岸,兼以发展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  相似文献   

6.
<正>一、台州大港口发展目标为适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港航强省"和"主攻沿海"战略发展需要,台州港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产业化、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港区功能差异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整合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化、港口规模化发展,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台州港现有六大港区,主要分布在乐清湾、台州湾和三门湾。今后台州港口将重点开发临海头门,海门大陈石化、黄礁、牛头颈作业区,加快发展大麦屿港区,逐步形成以台州湾为核心,大麦屿为重点区,健跳、温岭为远景发展港域的"一核一区  相似文献   

7.
杨宏  刘红 《中国港口》2006,(3):41-43
南通港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是国家一类口岸。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市在开发岸线资源、加快港口建设、发展港口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长江沿线自上而下开发建设了如皋港、天生港、通州港、姚港、狼山港等几个港区,建成千吨级以上码头72座,其中万吨级以上29座,经改造扩  相似文献   

8.
通州湾北部港区所处的腰沙—三沙洪—冷家沙海域自然条件及周边建设环境复杂,为满足北部港区开发建设需要,亟待通过港区开发方案的研究,系统探明港区开发条件,科学制订港区建设时序,为北部港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通州湾北部港区远岸与近岸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周边环境及后续开发的影响等方面的利弊进行全面比较,明确北部港区的开发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06,27(4):216-216
根据《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宁波港北仑穿山港区、梅山岛港区和象山湾港区均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这对于宁波市“十一五”期间的集装箱发展、保税港区建设以及象山湾的开发、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宁波港口岸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已列入国家口岸2006年年度口岸开放计划。象山湾港区也有望今年成为国家首批由原二类口岸升格为一类的口岸,改变象山只能进出国轮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7月30日,笔者从南通市港口管理局获悉,南通港吕四港区10万t级进港航道初步设计已经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审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吕四港区加快开发建设。该港区吕四作业区10万t级环抱式港池规划方案已通过部、省联合审查,多个10万t级码头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东灶港、通州作业区也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4月20日,南通市政府举行通州湾港区规划研究中间成果专家咨询会,我国港航领域享有极高声望的12位设计大师和权威专家应邀出席,为通州湾大开发出谋划策。通州湾港区处于南通港现有的吕四和洋口两个沿海港区之间,浅滩土地资源和深水岸线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09,32(3):21-22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围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保税港区,对于加快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图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惠君 《中国港口》2005,(12):42-43
一、长三角港口结构调整的意义长江三角洲港口资源丰富,上海港、宁波港和长江沿江港口各有特点,功能各有侧重,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优化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资源。码头结构调整是长期困绕港口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港口快速发展过程中,改造和调整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新建和改造调整应当并举。应当在发展中调整,通过调整新建一批现代化的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港区和泊位。码头结构调整和提高非公用码头利用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资源,提高宝贵的港口岸线资源的利用率,使国家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利用。通过对现有港口码头的调整改造,构建与…  相似文献   

14.
<正>从国内外先进地区港口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港口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来看,相邻港口(港区)的正确功能定位及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统筹发展非常重要南通市具有优良的港口资源,为更好地把资源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战略举措。南通沿江港口已有一定发展,近年来南通沿海开发迈出重要的一步,但要真正实现"江海联动陆海统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港口、产业、城市如何相得益彰地发展,作  相似文献   

15.
4年前还是一片海滩和渔塘的深圳大铲湾,如今已是一座拥有5个深水泊位、5条国际远洋航线和20余条港澳驳船的现代化码头。“称大铲湾码头为港口的第三极,有两重含义,一是它逐渐作为深圳集装箱码头三分之一的天下,二是它与深圳其它港区共同作为珠三角港口群的三极之一。”今年6月,一位资深的港口人在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4#、5#泊位国家竣工验收会上对记者评价大铲湾港区。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从青岛港获悉,“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将投入251·7亿元用于重点港口项目,包括加快前湾港、董家口港、鳌山港疏港专用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以期建成以前湾港区为主体,环胶州湾港口群为中心,鳌山湾港区、董家口港区为南北两翼的港口布局  相似文献   

17.
《上海港科技》2004,(2):46-46
广东正在加快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珠海等枢纽港的建设和改造。加快深圳港的盐田和大铲湾港区、广州南沙港区、汕头广澳港区、湛江大型原油码头及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湛江沿海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的建设;建设珠江口出海航道以及汕头、深圳、湛江等主枢纽港深水航道。同时,提高港口软硬设施水平,使主要港口?自位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东北老工业振兴、建设大连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等国际级战略的推进,太平湾港区作为大连的重点改造港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招商蛇口企业的"前港—中区—后城"模式特点,结合太平湾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该区域港产城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辽宁省港口资源大整合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分析评价了近年来北部湾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实施,围绕国家赋予广西自治区的“三大定位”,总结了新时期北部湾港建设国际枢纽海港、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的重大战略意义。根据腹地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北部湾港未来发展需求,采用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港口运输需求规模。基于国家战略视角,提出了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强枢纽、畅通道、降成本、优服务、聚要素”的发展思路,构建了“1枢纽、2网、3区”功能体系。围绕设施建设、集疏运通道完善、物流服务提升、临港产业集聚等方面梳理了近期港口建设的重点任务及相关建议,对未来国际门户港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沿海港口是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资源。在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和经济发展支撑下,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沿海港口是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资源。"十三五"时期,国家出台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并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江苏也积极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推进港口、航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沿海港口发展创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和经济发展支撑下,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