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评价轿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应考虑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能力、竞争动力、竞争压力、竞争活力等六方面指标,并建立了反映这些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轿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模糊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国际竞争力既不同于国家国际竞争力,也不同于企业国际竞争力,而是介于国家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以产业为出发点的竞争力。本文通过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提出构筑企业战略联盟来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并分析了其中的6点好处。  相似文献   

3.
产业国际竞争力既不同于国家国际竞争力,也不同于企业国际竞争力,而是介于国家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以产业为出发点的竞争力。通过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提出构筑企业战略联盟来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并分析了其中的6点好处。  相似文献   

4.
企业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锦 《上海汽车》2005,(1):11-14
产业国际竞争力既不同于国家国际竞争力,也不同于企业国际竞争力,而是介于国家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以产业为出发点的竞争力。通过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提出构筑企业战略联盟来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并分析了其中的 6点好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海  于晓艳 《上海汽车》2011,(12):28-32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从影响因素角度建立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较低水平,在外部产业环境、资产利润率、产品价格等方面有优势,在人口素质程度、研发、海外市场等方面处于弱势;并且分析了造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有要素评价法和市场占有率评价法。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成本和经营方式。利用价值链和价值系统分析方法,可以了解某一竞争主体竞争能力的现有和潜在来源。通过分析,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单车成本高和缺乏别具一格的经营方式。竞争战略可分为“成本领先”、“别具一格”和“专一化”战略。目前,我国应选择“专一化”和“成本领先”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包头稀土在全国和国际稀土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头稀土产业集群现已形成,产业集群也成为推动包头稀土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成为包头稀土产业获得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以GEM模型为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对包头稀土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别进行了总体和单因素实证分析评价,针对包头稀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地提升包头稀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采用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来对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十分低下。相比较而言,我国汽车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改善,这里有技术、服务水平提高和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因素,也有依靠高关税、非关税壁垒等其它因素。我国汽车工业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主要市场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改革滞后、企业积累率相对下降、汽车产品进口的长期高关税率、零部件工业落后、相关产业不发达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可为汽车产业中的众多课题(例如产业损害调查、贸易保护等)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入世以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要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与国外跨国公司竞争,如何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是摆在生产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与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竞争力主流理论认为,产业竞争力来源于4个方面: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和相关产业。其中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竞争力直接体现于产品质量、成本和品牌;实质上则源于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往的产业竞争力主流理论忽略了环境对竞争力的影响,尽管“要素条件”里涉及了自然资源,但并不是从产业生态学或产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的、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11.
面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和生存危机的压力,决定我国轿车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只有一个,即培育并加快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轿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及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轿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量化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汽车情报》2007,(3):8-10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工业产品,尤其是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都是“所向披靡”的。但是,我们不能长期甘居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在全球贸易竞争中,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十多个国家存在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以该国产业的出口额占世界该产业总出口额的比例来确定)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政府及机会等因素决定的(图1)。  相似文献   

14.
评价一个国家的零部件产业是否强大,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判断:是否能对国内整车产业起到足够的支撑;是否能满足售后市场的服务需求;是否有持续不断的出口能力、国际竞争力;是否有为跨国公司持续配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它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节约交易成本效应、合作——竞争效应、学习与创新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能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化的国际发展经验对于新世纪的中国摩托车产业是很好的借鉴。我国作为“世界摩托车大国”,表面繁荣,其实离“世界摩托车强国”还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对此我们从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分析江门摩托车产业集群,针对我国摩托车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摩托车产业应该积极走向集群化,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向所有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的市场或产品领域渗透。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能体现我国具有的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最具创新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轿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为研究框架,对中国轿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工程》2005,27(4):F0003-F0003
为了推动我国的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05年12月6—9日在上海市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首届“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制造技术展览会”。展会的主题为“交流、合作、竞争、发展,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并且使汽车零部件企业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配套工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重庆摩帮遭遇重创,产销急速下滑,行业老大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重庆摩帮的危机绝非偶然,重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竞争力、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重庆摩托车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等方面与江浙、广东板块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势。这一事实折射出了目前摩托车行业的竞争态势: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了板块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产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获利能力的过程。随着企业进入21世纪的今天。笔者从宏观环境资源的变化、人工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税收等政策变更,以及国外获取竞争优势的先进理念进行研究。揭示出品牌建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最好途径,并提供了通过品牌创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