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特稿     
##正##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并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等性能。因此,高速铁路的出现对我国传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普通铁路路基工程是按强度破坏设计的,而高速铁路路基的主要控制因素则是变形问题。高速铁路路  相似文献   

2.
汤易 《路基工程》1999,(3):30-31,64
对于质量要求高的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如采用传统的点式抽测方法来检测路基施工质量,存在着费时和系统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比国内一般铁路路基、准高速铁路路基和国外高速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技术,探讨我国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可以借鉴的技术和措施 。  相似文献   

3.
魏连峰 《路基工程》2007,(4):133-134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要求轨道具有较高的平顺性、稳定性、舒适性。路基的质量是关键,根据高速铁路暂行规定,对既有线路路基病害进行彻底地整治。本文提出了路基施工要求和加固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速铁路路基在列车作用的动应力、振动加速度、速度、沉降、动应力衰减等应力应变规律进行理论性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刚度的变化对路基顶面动应力的影响较小;路基综合刚度越高,路基的动力稳定性越高;采用振动加速度、速度及沉降三项指标作为高速铁路设计的控制参数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陈鹏 《路基工程》2000,(3):10-12
介绍高速铁路路基同普通铁路路基在施工方面的不同,并对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岩层产生扰动,导致铁路线路的不平顺而危及行车安全。该文以厦门地铁2号线盾构下穿厦深线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Peck沉降公式和PLAXIS-2D、MIDAS-GT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盾构施工对高速铁路路基与轨道变形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在盾构下穿前设立100 m试验段,通过对深层位移孔、地表沉降点监测得到岩层变形规律和盾构合理推进参数,为盾构下穿高速铁路路基提供理论支持。下穿过程中,通过对高速铁路路基和轨面变形的自动化监测,实时调整盾构推进参数以减小引起的沉降,盾构穿越后实测路基最大沉降0.97 mm,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CFG桩柔性载荷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CFG桩已在高速铁路路基上大量应用,但目前评价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的方法进行。该法模拟的是刚性基础对复合地基的作用,应用到以柔性基础为主的铁路路基,其试验结果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文中研究了一种适合于高速铁路柔性基础作用原理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刚性荷载和柔性载荷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结果证明柔性载荷试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郭涛 《路基工程》2021,(4):77-82
基于分层总和法和GeoStudio数值软件,从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边坡稳定性等方面分析某新建铁路路基对既有铁路路基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路基填筑扩建后,既有路基左线中心处沉降为6.4 mm,沉降量大于规范值;数值建模计算得到既有路基左线中心处沉降为8.5 mm,沉降量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均不满足轨道线路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的要求;水平位移小于1.0 mm,满足规范允许值;新建路基对既有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不造成影响,不会造成既有路基的失稳。  相似文献   

9.
董武 《路基工程》2019,(4):125-129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各种类型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频繁出现新建工程与既有工程交叉、并行相互影响的问题。为此,依托广东省内某高速铁路路基上跨既有公路隧道工程,采用结构力学法与岩石力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建路基工程对下方既有公路隧道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引入无限大厚壁圆筒弹性模型推导了两种方法所采用参数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路堑开挖和铁路运营荷载作用会使既有公路隧道结构处于回弹状态,隧道结构安全系数在相关规范允许范围内,即新建铁路路基工程不会对下方公路隧道结构造成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托郑西高铁客运专线(陕西段),研究了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沉降监测方案,选取累积沉降量和沉降速率作为预警指标;基于实测沉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分析,并结合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对预警指标进行了三级划分,提出了对应的预警方法;开发了铁路路基沉降监测预警系统。为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