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南公路工程》2010,(4):I0033-I0033
主要从事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机电工程、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科研设计和施工的专业公司,主嬖承接交通安全设施、通讯、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隧道机电工程及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等业务。  相似文献   

2.
王宏新 《公路》2001,(3):47-49
高速公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吵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具有较好的交通环境,配有道路照明系统、通信系统、交通安全系统和电视监控暨计算机收费系统以及其他服务设施,该文主要介绍高速公路的电视监控暨计算机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3.
杨久龄 《公路交通科技》1994,11(2):23-29,40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交通工程设计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在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收费系统和交通安全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交通工程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8,(5):58-59
据了解,根据五大交通安全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北京市将在此后的4个月时间里以“全民动员,积极参与,强势宣传,决胜奥运”为总体目标,调动各行各业积极性,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全面推进交通安全宣教十大行动,全区域、全方位、全覆盖形成立体宣传网络,持续不断地在全市掀起交通安全宣传高潮,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全民为奥运交通做贡献,展现北京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全面提升北京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和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急剧增大,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加。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交通安全管理形势,摆在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大交通管理体系的科技含量,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交通管理系统,从而使我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道路交通视频监控成为智能交通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夜间光照不够,监控图像的视觉质量往往令人不满意,不利于交通安全分析.针对夜间照度不够条件下的交通视频图像存在的问题,在国家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的支持下,课题六(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监测、评估及应急指挥)专题一(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信息采集关键技术及设备)对其作了研究.尽管常用的直方图变换方法能提高夜间照度不够条件下图像的视觉质量,但是常常存在伪边缘和过曝光等问题,不利于车牌识别、行人特征识别等后续图像处理.文中提出了改进的直方图变换方法,提高夜间照度不够条件下交通视频图像的视觉质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计的技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北段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和相关的山区课题研究,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隧道监控、雾区监控、收费管理、山区供电和交通安全的解决方案,总结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计的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视频监控联网技术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和图像数字编码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文章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如何实现视频传输的两级联网,即将视频图像上传各路段监控分中心及再将这些图像上传至监控总中心;二是如何实现视频控制信号的两级联网,如何实现监控总中心及监控分中心对视频图像的调用及控制。  相似文献   

9.
数字视频无线远传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视频的数字化压缩并通过网络传输是目前视频远程传输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基于MPEG-4的网络编解码器有着图像清晰、延时小的优点,无线传输适用于需进行远距离高质量监控的场合。采用Directshow技术设计的软解压软件可在局域网内任一安装Windows平台的计算机上播放实时图像。  相似文献   

10.
Net-DSC全程监控系统--基于网络相机的全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由数码相机,网络单元两部分所组成的网络相机理念,及基于此的高速公路可视化全程监控系统设计。该IP监控网络由沿路的各网络相机通过ONU、OLT接入网,与监控计算机和图像终端等构成,具有语音与图像数据的兼容存储与远程调用,监控图像的模式识别与交通智能化处理,多监控业务的融合拓展与场外设备设置灵活等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分期分幅修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投资效益,交通需求等方面因素,适宜采用分期分幅修建高速公路,针对其交通特性发生的变化,如何解决好初期双车道公路的交通安全,进行合理有效的交通组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行车安全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分析分期分幅修建高速公路的交通特征入手,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复兴大桥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该大桥的特殊性和系统所处的环境要求,采用先进成熟的光纤主干环网技术和LONWORKS现场控制网络技术,视频、广播监控技术,以及微波车辆检测技术,对全桥机电设备、上下层桥面、航道等交通实行全方位分布式监控和集中管理,对于确保大桥交通安全畅通,节省系统运行维护成本,节约能源消耗、提高特大桥自动化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因交通运行复杂,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为了降低交叉口事故发生的概率,并综合平衡各方面因素,科学地进行交通安全设计尤为重要.在多个设计方案比选过程中,综合决策模型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交通安全改善设计的实施效果.应用灰局势决策理论,选取交通事故折减系数(CRF)、工程费用、对绿化的影响、交叉口延误4项指标,结合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交通安全设计综合决策模型,并以实际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设计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作业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相关管理人员编制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案不规范、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公路作业区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案动态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构建了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模型库以及三维交互模块,可生成二维静态、三维静态和三维动态三种形式的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案,实现临时交通安全设施与社会车辆在作业路段的三维动态交互功能。该系统可辅助设计与管理人员合理化、规范化编制作业区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案,提升方案编制标准化程度和效率,以动态、直观的方式呈现交通安全设施的布设过程,可提升作业区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案设计时间40%,提升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案展示效果50%。  相似文献   

15.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车辆事故在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较大。因此,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各单位应成立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机制,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常抓不懈。各级司、政、后、装部门应接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抓好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汽车部(分)队和驾驶员是落实《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重要环节,应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各项规定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算机视觉,构建了一个驾驶状态监控实验平台,平台硬件部分包含CCD摄像机、嵌入式计算机、告警装置等,软件部分包含图像采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等.该系统可安装在普通汽车上,实时地定位驾驶员的脸部、眼睛的位置,为进行驾驶行为分析、实时监控等实验提供基础数据.系统的应用,对防止不安全驾驶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凡 《公路》2002,(B11):56-57,124
为高速公路隧道配备完善的、功能强大的监控系统,以保证隧道内的交通安全、畅通,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13,(11):14-16
为保持良好的交通安全形势,改善我国的道路交通现状,落实“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交通安全宣传普法精神,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这些行动具有实施范围广、影响力度大等特点,引起了礼会媒体及全国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本刊对这砦行动加以梳理与回顾,供大家参考。同时,也藉此提示各方注意,为共同维护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技术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应用交通冲突技术评价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依赖于该技术的标准化。本文在研究汽车交通国家交通冲突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分析交叉口混合交通特性,从交通冲突的定义、分类、冲突调查时间和地点选择以及观测人员选择、样本要求等方面,对交通冲突技术在我国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上的标准化程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交通安全、交通效率与交通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出行者现代交通意识和交通行为选择的特别重要性,给出了现代交通意识与交通安全内涵的科学概括,分析了认识城市道路交通属性与现代交通意识的关系,举例说明了交通行为选择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简要论述了交通伦理、交通法治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交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