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海权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主张以海权理论取代海防思想,对武器装备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和平与战争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从理论上指出加强国防建设和保持军事优势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人民海军主要作战对象和任务,通过分析我军武器装备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着重反思了航母无用论和片面倚重撒手锏的思想,指出应该发展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远洋战斗群,改善海军作战武器系统的结构,以建设一支真正强大的人民海军舰队。以此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陆地边境上的安全形势随着国力的增强而逐渐改善,但海上权益和海洋领土所受到的军事威胁却在逐渐加剧。东海专属经济区、台湾、钓鱼岛以及中国南海大片岛屿海域的争端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中国在过去30年里因为海军力量不足而难以有效保护这些海上权益,使得周边国家大规模侵占。在陆地资源过度开发而逐渐稀缺之后,海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保证,控制海洋和在海上获得最大利益已经成为濒海国家的共识。中国被侵占的海洋领土单纯依靠政治谈判是难以收回的,这就迫使中国必须发展一支有较强战斗力和相当规模的海上军事力量。海军已经成为中国在新世纪保证主权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一支具备强大战斗力的海上军事力量,就谈不上保证国防和海上权益的安全,没有一支由先进装备组成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也就不可能在现代化高技术战争中实现中国的国防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航空母舰被认为是现代军事装备中的集大成者。建设一支能够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和海疆安全的海上力量,已经成为中国国防建设非常迫切的战略任务。可以说,一个航母战斗编队,就是一个兼具海陆空三军职能的流动海上基地。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大国都把建造航母作为自己国防发展的重大战略。但对中国海军来说,国产航母需要建造多少艘?到底是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还是直接开工核动力航母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具备独立国防政策和特殊安全环境的大国,发展一支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是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和经济上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要崛起,要发展,要振兴,要统一,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必不可少的。在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但海洋也是中国国防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来自海上的历次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上百年的屈辱,也是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最终得到统一的根本原因。中国如果没有一支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力量,那么中国的统一和崛起将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具备控制海洋的实办,中国的国防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5.
刘发军  郑军 《航海》1999,(2):29-30
谁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听命于谁。因此,印度海上战略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成为海权国,足以独立地在安危攸关的海上捍卫本国的利益,而执牛耳于印度洋地区。 ——潘尼迦 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然而,位于南亚大陆的人口大国印度,不思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拥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和6500余个大小岛屿,拥有很多具备重要战略和经济价值的沿海港口、城市和外岛。海洋对于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近代所受到的侵略基本上都来自海上的教训也证明控制海洋是国防的根本。 现在中国的海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海岸线和近海进行单纯的防御,而是要通过前出部署将防御范围向外扩展。中国既然已经建立起了攻势防御和积极的国防政策,那么海军就必须将其角色由防御转换成带有进攻色彩的打击力量。广阔的海洋是中国海军保证国家海洋权益的棋盘,而岛屿和可利用的海岸则是这个大棋盘上有价值的“行营”。正如飞机无法占领敌人的阵地一样,单纯依靠海军力量也不可能长时间对大面积海域进行控制,依靠海上固定基地完善制海权(包括制空权)需要由两栖部队来完成。世界上具备现代化战争实力的海军力量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陆战部队,而保证海军两栖力量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则需要两栖登陆运输舰艇的支持。要想真正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资源,中国海军不但需要强大的作战舰队,而且必须拥有一支具备强大战略威慑能力的海上兵力投送系统,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部队是体现威慑力的保证,而海军两栖作战舰艇则是将威慑转化为攻势防御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岸防部队是海军编成的主要兵种之一,是国家海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往的战争表明,岸防作战的成败甚至直接关乎国家的安危。海岸防御实际上是沿海国家能否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最后安全屏障。中国近代以来屡遭外来海上强权的欺辱固然是缘于国力以及国家海上力量的柔弱,然而长期忽视海防力量及其设施建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自新中国海军建军开始,即对海军岸防部队这一兵种予以了重视和着重发展,在漫长的中国海岸线迅速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岸防体系,为特殊年代保卫国家沿海安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当时间进入21世纪,面对信息化的高技术战争形态,海军岸防的任务、使命、主战装备以及作战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作为海军编成的重要兵种之一,岸防部队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岸防始终是国家国防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主要海洋国家涉海管理体制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宁 《世界海运》2012,35(3):38-40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实施及世界各国海权意识的加强,沿海国家相继建立完善了海洋管理体制。对美国、韩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4个国家在海洋管理、海上执法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完善中国涉海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6,(6):44-47
中国近代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苦难的社会转型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古今中外矛盾错综交织。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平复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边疆危机叠生,尤以东南海疆和西北边塞为甚。解决何者为先,重臣们各抒己见,分歧明显,逐渐形成"片面海防""片面塞防"和"海塞并重"三种声音。此次辩论转变中国近代国防观念,在近代军事史留下浓重一笔,于当代"边海防一体化"蓝图规划有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中国海军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岸防部队组成的中国海军是维护国家领土安全、海上交通线畅通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以海洋作为舞台和战场的海军是宣示国家主权和体现军事存在的主要力量,强大的海军将是新世纪里中国在国防安全和国际政治较量中维护利益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泛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明代海防实况、海防思想发展、戚继光的海防方略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倭患肆虐、海疆几欲不保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和军事原因。归纳了当时主要的海防观点,再结合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海防思想、海防实践和海防战绩,试图揭示明代中后期的海防现状和取得抗倭战争全面胜利的原由所在。  相似文献   

13.
海上通道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最富价值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国大部分战略物资供给和海外市场拓展都有赖于稳定和畅通的海上通道。对海上通道安全的有效控制可以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然而我国海上通道分布范围广,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海上通道安全保障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海上通道按走向具体可以分为北美通道(细分为东通  相似文献   

14.
徐敏 《水上消防》2020,(1):22-27
救捞事业是党和国家在海上构筑的德政工程,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救捞践行“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承担国家指定专项任务和国防交通战备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救捞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救捞摄影以信息量大、直观生动等特点,受到救捞部门员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对推动救捞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新安  朱志谦 《航海》1993,(3):20-22
这并非天方夜谭。悠悠几十载,北海舰队某靶档部队,“挨打”的炮弹、炸弹、导弹、水雷……能装满几十节车皮。有人称他们为海上“磨刀石”.磨砺出一把又一把捍卫祖国和平的海疆利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船舶定线制“制”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中国海事局出台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下称《规划》)。这是一项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安全、有序、畅通"的中国沿海海上通航常态,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4,37(10):10-11
现在距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好1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此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如果这一建设构想能够顺利实施,会使中国与东盟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使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实现实质性的飞跃。在这一战略构想提出来1周年之际,本刊针对相关话题特别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业研究学者王晓鹏先生。  相似文献   

18.
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泛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2010,(2):43-44
专家研讨台州一台湾海上直航战略意义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近日举行台州一台湾海上直航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代表认为,2009年6、7月,浙江台州港与台湾基隆港顺利开通海上货运、客运直航,这是海岸“大三通”的一件大事。台州是浙江省距离台湾最近的一类开放口岸,与台湾在血缘、地缘、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16,(4):9-13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升级为"3.0版本"——奋发有为型外交。但要理解中国外交3.0版本,最直接的就是了解、理解中国经营南海、布局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新战略。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加强、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以及破解中国能源、资源与贸易安全的瓶颈与困局。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积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塑造地区互信与和平,主动布局地区合作与共同发展,才是中国外交"3.0版本"的真实内涵,世界需要对此多一些耐心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