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停车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停车设施规划成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列举了停车设施的建造型式并分析其特点;然后从城市土地利用性质和停车场建造型式的关系,得出了不同停车设施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停车设施规划的要点是合理调整停车设施供应结构,即停车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路外公共停车场、路外配建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三者泊位数的合理供应比例。  相似文献   

2.
城市停车日益困难,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为了解决城市静态交通中存在的停车需求问题,基于传统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停车场的停车需求模型。以成都市温江区公共停车场中的大润发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标地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基于停车特性因素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将计算需求量和现有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目标地点现有泊位可基本满足近期停车需求,但从长远考虑,该公共停车场的修建十分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丛顺  董艺 《时代汽车》2023,(5):31-33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智慧停车已经成为智慧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从停车场管理计费系统、车位引导系统这些传统的智慧停车系统,到自动泊车机器人、反向寻车系统、共享停车位这些新兴停车技术,无一不在朝着更加智慧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智慧停车可与智慧交通建设相辅相成,实现信息共享。新型智慧停车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缓解停车难的“社会病”,提升城市车辆容纳能力,降低公共道路拥挤程度。  相似文献   

4.
城市停车场规划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城市停车场规划进行的停车场调查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该文分别从现状停车泊位数、现状停车场内的停车特征和与停车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三个方面探讨停车场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迅猛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与滞后发展的停车泊位建设相悖并存,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是城市停车场的一种形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便于管理等优势,是今后城市停车改革的重要方向,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管理者迫切需要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分析停车场运行情况,进一步辅助停车管理决策。基于停车场上传的属性数据及车辆停车行为数据,从停车效率、交通影响、经营收入及其他指标等4个方面建立了停车场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利用率、周转率、停车时长等指标反映停车效率,以出入口流率说明停车场对周边道路的影响,以收费价格及车位平均收入说明经营情况,以月保及临保比例反映停车结构等,同时对各个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以实际的停车场数据为例,说明了各个指标的计算结果及实际意义,从而验证了运行指标体系在实际运用中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张钧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2):131-134,5
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国内传统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停车需求预测非集聚模型,该模型可以为我国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调查分析——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路内停车调查的基础上,对比路外停车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路内停车特征和停放行为特性,得到路内停车时间短、对步行距离要求高、路内停车场利用率较高且与周边用地属性有很大关系;简单分析了当前城市路内停车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停车收费调整停车需求的有效性。最后,指出路内停车场的设置除了考虑其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还要考虑区域路外停车的供应量、服务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停车者对步行距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都开始面临停车问题,大城市尤其严重。我国许多城市近年来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而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面对这种状况,该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停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城市停车问题的五大要点,包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吸引多方投资建设停车场、完善管理机制、调整交通结构和加快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停车诱导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尤其是解决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城市都运用停车诱导系统很好地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经验,通过分析了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现状,探讨关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标志的设置,将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诱导标志划分为外围诱导和内部停车场诱导2个部分。并以淮安市城市中心商业区为例,对其停车诱导标志设置进行了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泊位利用率由原来的50.19%提高至69.23%。  相似文献   

11.
顾志康  李旭宏  杭文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3):108-110,118
进行城市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前需要开展停车场调查,以得到停车场的基本特征参数、机动车进出记录和停车者的停车行为等信息。通过数据挖掘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在数据库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根据机动车进出停车场的记录计算一系列的停车指标,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中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停车指标与停车场基本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关联规则挖掘停车问询调查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分析停车者的行为特征,以掌握更多的停车信息。  相似文献   

12.
城市停车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交通管理乃至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考虑到传统停车场的不足,在提出分析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应包括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信号及标志诱导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停车场监控系统和停车费电话及网络查询系统五大子系统,并逐一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缓解城市停车难问...  相似文献   

13.
大城市停车规划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城市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停车结构单一、停车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即科学进行停车场规划;加强停车政策、法规的建设;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完善停车配套设施;健全停车管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襄阳市停车难的现状,解析其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城市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的经验,结合城市自身条件、特点,试图找到适合自身的规划对策,创新停车场分类,建设多层立体式及生态化的停车设施,以缓解停车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市中心路边停车和路外停车场停车存在相互竞争的区域内的路边停车价格,提高城市停车系统的综合效益,考虑停车收费价格、停放时间、路边停车位搜索成本、路外停车场至停车者目的地的步行距离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停车用户均衡模型来研究停车者路边停车和路外停车场停车的方式选择问题,并对大量存在的路边停车巡游车辆和因此而造成的通过性车辆的延误成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停车方式选择的路边停车收费定价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结合Frank-Wolfe算法进行了模型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不考虑综合效益时的路边停车收费定价相比,系统总花费减少18.8%,通过性车辆的延误成本减少37.4%,路边停车位停车需求分担率减少55.2%,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车位需求量加大,停车困难的问题日渐突出。通过调研发现,停车困难的首要问题在于寻找车位困难,过程中经常走回路,浪费时间。结合无线通信技术、车载通讯技术、以及AI控制技术,在传统停车场基础上搭建智能停车场车位预约管理平台,提前预约车位,并自动匹配车位路线,不仅解决了停车困难的问题,还有效节制车流量,避免交通拥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路内外停车设施合理分布,减小停车成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保证城市动、静态交通的整体效率,从路内外停车设施的关系出发,比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车辆停放特性及泊车者的停车行为特性,得出路内停车行为发生的特点;并且通过分析路内停车设施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建立了离散和连续的延误评价分析模型。假设停车需求与路外停车场已知,在综合考虑路内停车设施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绕行距离、步行距离及泊位供应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层次、多目标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路外停车场协调设置路内停车带,不仅能满足停车需求,而且能使平均绕行距离和平均步行距离分别减少80%和65.5%。  相似文献   

18.
大型枢纽停车场收费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停车场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对大型枢纽停车场运营管理特征和分类客户需求分析,结合多种支付手段适用性、可行性研究,提出适合大型枢纽停车场的收费管理模式,实现"客户分类清晰、业务功能齐全、收费模式多元、出库入库便捷、费用结算精确"这一现代化、智慧化停车收费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停车难和乱停车问题,在分析造成停车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需要多方面协同配合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方向,本文提出"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停车+PPP+专业运营"模式的解决思路,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停车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并根据实际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停车问题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城市新区引发停车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新城自身特点与不同用地类型提出计算停车缺口的精细化预测方法。进一步提出应以服务对象为前提,以推动落实为目的的公共停车场选址与规模测算的具体原则与优化思路,最后以上海南汇新城为案例,提出新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的优化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