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设计难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处于高海拔、高寒及冻土的特殊环境中,这使得隧道的设计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冻融圈的控制、冻胀力的作用、防排水设计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是风火山隧道成功修建的关键。 研究结论:文章通过对风火山隧道主要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在高寒、高海拔及冻土地区隧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借鉴。多年冻土隧道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围绕着“保护冻土”的要求采取了隧道隔热保温技术、复合防冻胀技术及综合防排水设施,有效控制冻融圈的范围,消除产生冻胀和冻害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昆仑山隧道和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500m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气候及围岩条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下,隧道施工中保护冻土以及隧道的支护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洞内气温而采用两种送风方式:加温预热通风系统和普通通风系统,以及昆仑山隧道采用的背负式供氧技术、风火山隧道采用的洞内弥漫式施工供氧技术的方案,并且介绍了湿喷混凝土支护和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防水隔热层施工的关键施工工艺,给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对同类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国在高海拔寒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带修建的隧道会越来越多,隧道洞口段施工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整体工程进展,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针对生态敏感区高寒地带铁路隧道工程洞口工程设计和施工难题,依托成兰铁路红桥关隧道,分析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洞口优化、隧底加强、明洞接长、防排水优化四种手段的洞口工程优化方法,同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措施,经过现场应用,上述措施显著改善了生态敏感区高寒地带铁路隧道洞口环境,保证了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修筑长大铁路隧道时,低气压、高寒缺氧环境条件下隧道通风技术难题,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祁连山隧道为例,结合原通风设计方案,基于洞内多位置与多组点大气压力、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各组风机运行时各测点风速等参数测试数据,通过理论方法计算隧道施工过程实际需风量,从而对既有施工通风方案进行优化。经现场验证,采用优化后的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提高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技术可行、经济性好。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兰新铁路客运专线祁连山、大梁隧道设计为大断面双线隧道,两座隧道均处在平均海拔为3 500~4 345 m的祁连山高原,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特别是祁连山地区集高原、高寒、冻融等特殊气候条件于一体,沿线合格混凝土原材料匮乏,给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控制带来极大难度。本文针对现场施工实际,对高海拔大断面双线隧道衬砌混凝土防寒措施、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浇筑、脱模、养护及现场管理等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建的柴木线大通山隧道全长4495m,为高寒、高海拔铁路长隧道.文章主要介绍该隧道的保温及防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7.
《铁道建筑技术》2009,(1):I0004-I0004
“高原高寒地区铁路桥梁预制综合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组针对高原高寒地区的环境特点,对铁路桥梁预制施工技术进行了技术攻关和研究,确保了在海拔4700m以上、昼夜温差达30℃等极其恶劣环境下预制桥梁的进度和质量,创造了月制梁89孔的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冻融地区先张粱台座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各国铁路沉埋隧道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田 《铁路现代化》1997,(3):28-32,53
目前在世界上已建成了34座通行铁路和地铁以及与公路联合运营的时水底隧道。本文用具体的数据和资料,介绍这类隧道的概况,主要技术特征,施工方法和运营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修建铁路沉隧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长大隧道通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海省新建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海拔3 900 m,具有高原、高寒、缺氧和环境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根据工期要求,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详细介绍高原高寒地区长大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标准、设计原则、风量风压计算、风机风管选配、通风防漏降阻措施、辅助通风降尘措施以及生氧补氧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高频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噪声及其对自身和邻近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并提出了一些抑制干扰的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杨倩 《中国铁路》2002,(7):56-58
2002年6月12~15日,新世纪的第一届现代化铁路装备展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魏建国、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展览会开幕剪彩.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致开幕词.开幕式后,傅志寰部长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3.
赵爱军 《铁道勘察》2006,32(4):53-56
以太中银线各阶段的方案研究为例,对目前提出的“大高差高位铁路选线”理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高位选线适应的地形、地貌条件。对绥德至靖边段3个限坡方案进行了比较,推荐蚂蚁河6‰方案为贯通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配制C80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控制参数及配制技术路线,通过试验配制出了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的C80高强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80高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研究能为C80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列车头部流线型外形及结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速列车流线型头部钢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指出高速列车采用流线型结构的必要性,介绍了流线型外形钢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如何利用国内现有设备进行钢结构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多级变流器的高绝缘能力的高效冷却大功率高频变压器.该变压器是按350 kW的功率级设计的,并且用无定形铁心材料和同轴绕组制成.为了保证装置有较长的寿命,详细研究了介电损耗和具有陡沿的电压波形的影响,为此特别注重绝缘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源十三街隧道下穿龙湖湖区,通过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防裂控制,有效地控制了有害裂缝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抗渗能力,为类似高水位地下隧道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阎雪源  石海明 《铁道车辆》2003,41(12):12-13
介绍了高速客车塞拉门的结构及提高气密性的措施,并针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频变压器的研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直/直软开关变流器用高频变压器的研究与开发:(1)高频变压器设计基本原则;(2)面积乘积法设计公式推导;(3)高频变压器设计步骤;(4)损耗建模分析;(5)线圈绕接方式及导线厚度的优化设计.给出了理论损耗仿真曲线,试验证明了这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速铁路改变了中国交通格局,影响深远。受中国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高速铁路经营中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分析中西部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了通过国家出资和企业自身改革等方式对高铁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及解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