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如何引导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如何促进新老业态融合发展?如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如何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在一年一度的道路运输年会上,兴许可以找到答案。变革、创新、融合、提质增效、深化供给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这些关键词是现阶段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发力点。如何引导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如何促进新老业态融合发展?如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份深沉的情怀,萦系着大江南北各族群众;有一种历史的担当,引领着城乡生活更加美好。"十二五"即将过去,2015作为收官之年,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骄人成绩。其中,道路运输领域以及物流行业积极探索,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前提下,实现转型升级。总之,道路运输与物流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量的积淀和质的飞跃。未来,在"十三五"规划中仍是任重而道远。道路运输:优质高效转型升级2015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召开了2016年工作会议,总结了"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园地     
<正>1上半年全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有力2015年全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以建设道路客运联网售票、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道路运输综合监管及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四大信息系统为主要目标,通过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道路运输行业智能化水平,为行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互联网融入传统道路客运,就是来抢夺客运市场吗?飞牛巴士告诉我们:非也!且看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9月12日至13日,在"互联网+道路客运转型发展研讨会"暨首届交通运输学院院长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发表演讲时提到:"旅客对于道路客运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2012年是178亿人次,2014年191亿人次,总量在不断增长,只不过是在放缓速度。旅客有这种需求,就需要我们来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而"互联网+"能够适应新形势,可以为道路客运行业提供创新性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批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地客委第六届三次会议暨转型发展论坛即将于6月9日至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届时,将有200多家全国道路运输企业掌门人、高管齐聚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宜昌市,共商行业未来发展大计。本次会议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道路客运业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转折阶段,由全国道路客运企业广泛参与,以"转型发展,共商未来"为主题  相似文献   

6.
<正>"创客大赛努力通过"互联网+"交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运输眼务产业链重构和生态圈的再造,促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面貌全新的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版。"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与品牌建设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起着多大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全国道路运输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自有诠释。7月4日,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主办的全国道路运输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在青岛举行,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李刚,青岛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青岛市企业联合会会长吴经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青岛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相似文献   

8.
<正>7月30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举办业务专题学习活动。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活动上强调,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实际,以移动互联网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江苏大运交通运输集团董事长单建华深入分析了当前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介绍了公司在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延伸产业链、打造出行电商平台等方面的探索,并对行业管理部门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刘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正>交通运输部60项措施促海运发展提质增效在10月31日召开的全国海运发展推进会上,交通运输部发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从加快海运结构调整、加快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港口升级和现代物流发展等9个方面提出了60项任务措施,着力促进海运发展提质增效,切实把国家海运发展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根据《实施方案》,今明两年,交通运输部将陆续出台航运服务业发展意见、评估完善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政策、建立海运市场信  相似文献   

10.
在2012年11月29-30日召开的中道协年会上,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亲临会场,并就道路运输行业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促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等问题,做了高屋建瓴的宏观指导,对道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讲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改革红利已经消失,但是下一步的发展,其核心还是需要改革,且是进一步的更高层次的改革,比如加强道路运输行业转  相似文献   

11.
正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举办九届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多部门联合主办、从业人员广泛参与的国家级一类大赛,不仅为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也为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以多式联运为主导战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提高整体运输效率,为美国继续保持经济优势和推进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转型势在必然,阵痛在所难免。道路运输企业要积极寻求产业结构多元化,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升级产品,推进行业跨界融合迭代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压力,要想摆脱困境,唯有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长运")总经理李远龙在2017中国道路运输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十三五’期间是道路运输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审时度势、危中求机、趋利避害、精准定位、革故鼎新、转型升级,在市场调整中赢取主动权,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站稳脚跟,在新的平衡中收获良好预期,将成为道路运输企业当前面临的重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确立了交通强国建设目标,为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向高质量方向转型发展,通过系统性转型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既是交通运输发展应有逻辑,也是交通运输领域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按照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特点、规律以及交通运输引领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我国交通运输必须在优化提质基础设施、创新升级技术装备和更新迭代运输服务三个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并通过三措并举,协同推进向交通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5.
货运业由于其高能耗和高排放,对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公众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道路运输领域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然而,中国货运行业节能减排的方法有哪些?绿色货运是否能够加速中国货运行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国外又有怎样的"他山之石"可供借鉴7为此,本刊携手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开辟绿色货运专栏,以求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国际经验,最大限度地增进中国节能减排效果,使绿色运输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已经开局,行业市场格局加快调整,转型升级迎来关键期。今年道路货运业的政策导向是什么?道路货运业的发展将呈现哪些新特点?在行业向集约高效、协同创新方向转型过程中,还将面临哪些新问题?2017年,是我国公路货运行业面临艰巨挑战的一年,也是行业企业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一年。2017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  相似文献   

17.
正"整个道路客运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传统服务业如何快速转型升级,是调整结构?是提升服务?是拓展新市场?是多元化发展?还是始终如一的坚守老阵地?"据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道路客运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56.3亿人,同比下降3.5%。在整个客运结构中,相较于铁路客运11%的增速和民航客运11.8%的增速,道路客运的压力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正>深刻把握经济新常态下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道路货运业发展面临的新需求,加快促进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支撑物流业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货运物流服务。"道路货运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肩负着支撑经济发展、服务百姓民生的重要使命。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任务分工中涉及道路货运业的占到50%,凸显出道路货运业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和重要  相似文献   

19.
转型阵痛     
正转型不易。这是不少道路客运企业经历了几年"摸石头过河"探索后的一声长叹。尽管从政策层面看,近半年来,有关道路客运的利好文件一个接着一个,成为行业加快变革脚步的无形推手,尽管从转型方向看,班线客运向定制客运升级,客运企业纷纷在旅游、物流、商业、地产等领域积极拓展,以求实现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全国的客运形势仍旧非常不乐观,道路客运行业正在经历转型"阵痛"。道路客运业如何回归服务本质?转型如何帮助企业提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仍有很多问题制约着道路客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实现转型创新发展,是道路客运行业科学发展的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的触底期,道路运输行业也面临着新常态新挑战。在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背景下,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发展,"公铁航"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