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雷诺卡车公司新设计了一款5升4缸发动机,由于一些零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其重量减少了120kg,并且已经测试验证了相关零部件的耐久性。到目前为止,雷诺卡车公司的工程师虚拟设计了完整的发动机,其摇臂和凸轮轴轴承盖采用金属3D打印制造,并在台架上,顺利地对这款欧6发动机进行了600h的测试。雷诺卡车项目经理达米安·勒马森表示,"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展示金属添加剂制造方法在发动机尺寸和重量  相似文献   

2.
正卡车制造商雷诺测试了一个知名的DTI5柴油发动机的3D打印版本,以帮助提高性能和减少发动机自重。这款发动机被用于轻型版本的D系列雷诺卡车。据了解3D打印引擎更轻,因此使用更少的燃料。雷诺卡车里昂动力总成工程部门致力于将金属添加剂制造作为未来发动机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3.
《商用汽车》2013,(13):22-23
雷诺卡车推出全新产品系列近日,雷诺卡车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系列,新产品采用沃尔沃集团开发的欧Ⅵ发动机、采用全新的外形设计、并且经过了各种测试。在沃尔沃集团的支持下,新产品将替代雷诺卡车的整个产品系列。雷诺卡车总裁BrunoBlin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商机,他说:"新的产品系列具有革命性意义,在稳定性、可  相似文献   

4.
张楚 《重型汽车》2020,(2):43-44
2019年12月初,雷诺卡车公司推出了2020款D系列和T系列卡车,一如既往地注重了舒适性和经济性。雷诺2020款D系列卡车雷诺2020款D系列卡车主要用于本地运输和配送。其中包括天然气版本以及D Z.E.、D Wide Z.E.电动化版本。雷诺D系列、D Wide系列卡车,具有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舒适的内部设计,并配有诸多安全功能件和空气动力学装置。  相似文献   

5.
正雷诺D Wide Z.E.纯电动垃圾收集车在巴黎投入运营多年来,雷诺卡车公司和苏伊士集团(SUEZ)一直在保护环境方面进行合作。苏伊士集团打算采用零排放车辆来处理垃圾,而26t的雷诺D Wide Z.E纯电动卡车使其愿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高阳 《商用汽车》2006,(5):60-61
2006年4月6-11日,雷诺卡车在法国里昂举办了2006年全球品牌大会,来自雷诺卡车专业经销商网络的4000余名代表出席。此次大会标志着雷诺卡车产品及服务全面更新、升级的活动达到了高峰。雷诺卡车正致力于提供专业的运输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不同业务活动的需求。会上雷诺卡车展示了其2006年全新系列产品。2006年全新的产品系列小型货物运输系列:由专家为专业人士打造雷诺Master和Mascott是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经过改装而来的小型货物运输专业车辆,其运营能力涵盖了2.8-6.5t的多个领域,尤其是零售业、私营、农业和建筑业。它们的诞生正好弥补了雷诺卡车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空缺,使雷诺公司拥有全系列的卡车产品。目前Master和Mascott凭借着坚固、可靠而成为轻型商用车市场上的标志性车型。此外,2007年,雷诺卡车系列产品中将增加由尼桑公司制造但冠以雷诺卡车品牌,并通过雷诺卡车网络销售的一种新型卡车。配送系列:高性能、多用途配送系列包括新型的Midlum(底盘,7.5-18t)和Premium(底盘和牵引车,18-26t)2种车型。二者互为补充,覆盖了整个配送领域。此系列卡车采用全新设计,配备了DXi5,DXi7和D Xi11的3种型号欧Ⅳ发动机,额定功率在117.6-330.8kW(160-450PS)之间。新型驾驶室具有显著的特色:仪表盘上的速度数字显示器,驾驶舒适性堪与轿车相比;市场上最佳的制动系统,大大改善了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吴韧彦 《车迷》2021,(3):4-5
虽然目前还买不到3D打印的整车,但3D打印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业.不少企业还专设了3D打印的部门,研究如何运用该技术.3D打印常见的应用有打造原型车和概念车、测试零部件、制造工具(如夹具、固定装置)、给老爷车打造零部件、定制零部件等.  相似文献   

8.
正保时捷近期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为保时捷959生产了一款离合器分离杆(clutch release lever),并使用多种3D打印程序测对20多款零部件进行了测试。保时捷是首个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车企。  相似文献   

9.
高阳 《汽车与配件》2006,(26):44-45
对于雷诺卡车来说, 2006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雷诺卡车产品的全面升级得以圆满完成。全新配送系列及工程用车系列卡车,以及新型发动机的采用赋予了雷诺卡车产品高性能, 高质量的品质,充分表明了雷诺卡车满足运输领域内专业人士的特定  相似文献   

10.
高杉 《汽车杂志》2006,(8):146-147
对于雷诺卡车来说,2006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雷诺卡车产品的全面升级得以圆满完成,全新配送系列及工程用车系列卡车,以及新型发动机的采用赋予了雷诺卡车产品高性能、高质量的品质,充分表明了雷诺卡车对运输领域专业人士特定需求的满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汽车实用技术》2013,(11):46-46
Urbe是第一辆3D打印的汽车,由KorEcoLogic在2011年开发。这项设计引领了多项3D打印技术。KorEcoLogic正在制造第二版Urbee3D打印汽车。可以说Urbee的部件设计优化没有3D打印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以减震器为例,包括风管和其它接I:2设置都需要3D打印。令其可以使用更少的零部件,而且能够明显减少总体重量。据称,新版本3D汽车需要50个零部件左右,而一辆标准设计的汽车需要成百上千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2.
<正>福特汽车公司日前宣布,现阶段已经尝试使用3D打印行业巨头Stratasys所提供的技术,开始在其位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的研究与创新中心测试这项技术,对于未来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更多的汽车零件来做出可行性的评估。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在福特汽车公司技术人员的设想中,未来的汽车生产过程与现在完全不同,汽车所有的大小零部件都可以用一台巨大的3D打印机来制作。公司日前宣布,现阶段已经尝试使用3D打印行业巨头  相似文献   

13.
国外汽车挂车列车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新配送系列及工程用车系列卡车,以及新型发动机的采用赋予了雷诺卡车产品高性能、高质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在2004年汉诺威车展上首次亮相,Radiance即阐明了雷诺卡车的闯劲和追求时尚的精神。由于雷诺卡车在未来卡车的定义上已早试身手,这个破天荒的“概念卡车”更加表明了雷诺卡车在未来卡车设计上的决心,体现其果敢、前卫的设计,为其所有的用户提供可能的最新创意。Radiance,具有雷  相似文献   

15.
于晶 《商用汽车》2007,(8):72-73
20世纪30年代末期,"独创的设计就是最简单的设计"原则在SCANIA-VABIS公司建立。这个原则意味着用更少的零部件组合成更多类型和尺寸的发动机、卡车和客车。  相似文献   

1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3,(22):14-17
以法国卡车制造业的历史和丰富经验为后盾,在2000年年底前,雷诺旗下的雷诺商用车公司一直是法国主要的卡车制造商。2001年,雷诺商用车公司加入VOLVO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集团卡车业务的主要成员,集团的重型卡车占有率进而成为世界第二和欧洲第一。雷诺品牌广泛用于各类交通运输领域:散货运输、快件运输、冷藏/冷冻运输、干散货运输、液体运输、建筑工地运输、市政运输、特种车等。雷诺卡车公司的设计、制造和市场遍布全球,型号广泛。车辆总重范围从2.8吨到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和全球500强企业的美国德纳公司在2005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首次展示了其全系列产品。德纳展示的全系列高技能产品,包括发动机、传输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底盘、车架构件等,其他产品还包括轻型卡车梁、轻型卡车发动机支架及模块、密封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零部件行业的优势企业,法士特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研发理念,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率先在行业引进了3D打印技术,并开始应用于重点产品设计研发领域,有效缩短了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周期,成为国内零部件行业率先应用该项技术的企业。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便可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可大幅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卡车",总是很容易与"笨拙""庞大"这一类词语联系起来,而沃尔沃卡车显然是一个例外。从自动驾驶到3D打印,沃尔沃卡车轻松玩转各类"黑科技",向大众展示了卡车的无数种可能性和未来感。自动驾驶卡车车队穿越欧洲大陆2016年3月,沃尔沃卡车自动驾驶车队参加了欧洲卡车车队挑战(European Truck Platooning Challenge)试验,此项测试实际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与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新产品设计的技术手段、工艺与方法。本文在了解3D打印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光固化快速成型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结合光固化成型技术与汽车零部件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做具体的描述。通过对汽车零部件建模设计的具体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光固化成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应用的优势,为3D打印技术提供可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