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制动液标准比较及其产品的正确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制动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汽车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了相应的制动液标准.对制动液的性能指标进行规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各国制动液标准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比较.以方便对制动液的选用。  相似文献   

2.
汽车制动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汽车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了相应的制动液标准,对制动液的性能指标进行规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各国制动液标准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比较,以方便对制动液的选用.  相似文献   

3.
据制动液吸水性可引起的问题,提出了制动液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确保液压制动汽车制动性能的汽车制动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汽车制动液的总体质量水平令人担忧,且在生产及销售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汽车制动液的监督抽查工作和标准的执行力度,严励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规范汽车制动液市场,使我国汽车制动液产品的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交通运输部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行业质量抽查结果、国家质监总局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和北京、山西、安徽等省市的流通领域监督抽查结果,分析了我国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的质量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车 《交通与运输》2011,27(5):67-67
你知道汽车特种液是什么吗?它是汽车使用的制动液、冷却液、液压油和减震器油等有特殊用途的液体,我们统一称它为特种液.一、制动液(离合器液)对使用液压制动的车辆来说,制动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目前车辆上广泛使用的是合成型制动液,主要采用乙二醇及其脂、醋或硼酸脂等非矿物油为材料的液压制动或离合器工作液.它分为5个牌号,分别为N0116、DOT1、 DOT2、 DOT3和DOT4.在使用中应注意:不同型号、不同生产厂家或未经试验的制动液不要混合使用或添加;更换时要把原有的放净,再加注新的制动液,以免造成制动液混合时分层,影响其制动和使用效果;使用中要防止水分混入,也不能长期敞口放置.  相似文献   

7.
汽车的安全与否关键是制动装置的好坏。而在制动装置中 ,主要是制动液。介绍了制动液的使用情况及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制动液的作用是将驾驶员的刹车力量传输到汽车制动器上。如果,制动液脏了,粘度大了,就会直接影响车辆的制动力,具体表现为,刹车太“软”。因此,车辆行驶2万到4万公里,就应该考虑更换一次制动液。  相似文献   

9.
张旸 《交通标准化》2009,(12):22-26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安排,目前已修订的GB12981—200X《机动车辆制动液》已完成报批。其对该产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及使用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可促进国内制动液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全面检测制动液产品质量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依据,同时对保障行车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修订后的标准既可作为国家对制动液产品的生产及质量状况监管的技术依据,也可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南,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安排,目前已修订的GB12981—200X《机动车辆制动液》已完成报批。其对该产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及使用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可促进国内制动液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全面检测制动液产品质量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依据,同时对保障行车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修订后的标准既可作为国家对制动液产品的生产及质量状况监管的技术依据,也可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南,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外制动液加注机在对带ABS汽车制动系统加注制动液时,会因设备内部管路残留的制动液在高真空下气化,从而导致加注机内部真空度降低最终导致汽车制动力下降、制动效果变差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内置阀门式真空加注头,由PLC通过控制电磁阀来驱动气动阀门的开闭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通风式制动盘内部通道对流换热的研究成果,从内部通道的质量流量、对流换热系数和有效散热表面积三方面,分析了不同结构设计对制动盘内部通道换热的影响;从解析法、数值分析法和试验测试法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对流换热分析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径向叶片制动盘通道内,主要存在2种流动方式,由紧邻叶片吸力侧气流分离引起的回流和在径向通道内部旋转的二次流,抑制回流区的形成可以提高泵送空气质量流量,使通道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二次流将促进通道间的空气混合流动和湍流的发展,加强局部剪切应力,改善制动盘散热性能;综合应用射流冲击强化方式(多束流、旋流和多方向射流等)、高孔隙率和类柱状结构优化设计也能够改变流体在通道中的流动状态,这些措施都会使得通道内流体扰动增大,热边界层变薄,壁面附近的速度梯度增大,有效提高了制动盘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强了散热能力;采用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理论参考价值,而采用试验测试法所获得的结果更加接近制动盘实际内部温度和气体流速的变化,因此,若能将三者无缝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则最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对高速车辆制动盘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为了获得最大的散热效率,往往忽略了通道内摩擦压降和流动阻力,因此,如何平衡散热与摩擦压降、流动阻力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优化结构闸片对制动盘温度及热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列车制动产生摩擦热对制动盘的耐热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摩擦热流分布与闸片结构的关系,提出一种优化闸片摩擦块固定位置,达到改善制动盘摩擦热分布的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优化前后的闸片制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闸片优化前相比,闸片优化后制动盘最高温度和热应力分别下降的17%和23%,沿制动盘径向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液压管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汽车制动管路的液压传递特性,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汽车制动系统液压管路的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引入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对管路压力的影响。建立了带有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制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的方式分析了制动液流速对管路特性的影响。利用波动负载发生装置试验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在BOSCH-SDL26型汽车性能检测线上进行了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制动管路模型能够有效的体现制动管路的压力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15.
铁路盘型制动噪声机理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铁路盘型制动噪声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测量了列车运行过程中各种制动工况条件下盘型制动器的摩擦噪声,获得了列车盘形制动摩擦噪声的发生规律;基于模态耦合引起制动摩擦噪声的机理,使用试验测得的闸片和制动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建立了由制动盘、闸片、闸片托、制动杠杆和销等组成的全尺寸盘型制动系统摩擦噪声有限元预测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两万吨组合列车制动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减小重载列车纵向冲动,提高列车制动特性的同步性,利用基于空气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仿真系统,计算了列车制动系统的制动管路和各缸室的瞬态气体状态,获得制动系统动态特性,预测了两万吨组合列车的紧急制动与常用制动特性,分析了制动波的传递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组合列车可以缩小最大制动时间差50%,如果在两组合列车尾部配置机车,最大制动时间差可以缩小75%,四组合列车最大制动时间差可以缩小75%;紧急制动波速等速前后传递,常用制动时向前传递的制动波波速要比向后传递的制动波波速小。可见,组合列车是一种改善列车制动同步性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刹车片温控及变薄报警装置。采用K型热电偶监测刹车片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通过变换器MAX6675传给AT89C51单片机,当单片机检测到刹车片温度高于400℃时,控制刹车片冷却模块对刹车片进行冷却;当刹车片温度低于250℃时,冷却模块停止工作。当置于刹车片摩擦材料内的钨丝被磨断时,单片机控制报警单元报警。  相似文献   

18.
制动特性对列车纵向冲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秦线重载列车实际运用中出现的纵向冲动过大的问题,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特性仿真和基于刚体动力学的列车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方法,研究制动波传播的均匀性、制动波速、制动缸升压特性等制动系统特性对纵向冲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动波速不变条件下,制动波匀速传播与非匀速传播时列车纵向冲动水平基本一致;制动波速对列车车钩力影响显著,波速越高,车钩力越小;在列车制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列车首尾车制动缸压强曲线开口度的收敛,纵向冲动明显降低,最大车钩力发生位置向列车后部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