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汉红 《公路》2007,(12):195-199
结合宛坪高速公路多座六车道大跨连拱隧道的建设,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地段的处理、三导洞开挖方法及施工工艺、中隔墙底部加固、中隔墙采用夹心式衬砌的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对大跨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以金沙洲大断面隧道偏压段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计算模型,采取数值分析方法对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方法选择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该隧道偏压段施工所采用的在超前支护与洞外加固基础上的分部台阶法开挖施工工艺.实践表明,金沙洲大断面隧道采用该种施工工艺,成功地通过了隧道的偏压段,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六车道大跨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宛坪(南阳-西坪)高速公路多座六车道大跨连拱隧道的建设,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地段的处理、三导洞开挖方法及施工工艺、中隔墙底部加固、中隔墙采用夹心式衬砌的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对大跨连拱隧道设计及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其他大跨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连拱隧道的施工工艺复杂,中隔墙衬砌容易开裂和渗漏水的特点,介绍了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分析了连拱隧道中隔墙衬砌容易开裂和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防排水施工的方法及防治渗漏水的措施,可供类似工程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大断面风积沙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境内公路大断面风积沙经棚隧道的施工,改进并完善了超前大管棚和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了侧壁导坑法开挖法质隧道的可行性,同时总结出一整套经济,合理,安全的沙质隧道的施工方法,这对我国以后在地质施工,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或对隧道坍方段的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由于受地质状况及设计施工质量的影响,运行后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影响了隧道的安全运行.通过对205国道小竿岭隧道的渗漏水治理维修的实践,介绍了采用引水和堵水相结合的方法及施工工艺,治理隧道渗漏水的实践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界牌坳隧道设计的论述,介绍了该隧道施工方案的选定,各道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结合连拱隧道设计经验与实施效果,对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分析不同结构形式连拱隧道的优缺点。对无导洞连拱隧道大跨度设计模型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无导洞施工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为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公路隧道使用大块钢模板台车模注衬砌存在的常见问题,从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措施方面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双永高速A17标段东山隧道的施工,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盖挖法在浅埋偏压隧道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浙江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回顾数十年来浙江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浙江省隧道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包括特殊隧道建设技术、安全节能运营技术和隧道养护技术3方面代表性成果。然后,分析浙江省公路隧道领域在钻爆法施工质量缺陷、钻爆法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TBM/盾构法占比低、智能新技术应用少、预防性养护与装备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的短板。最后,提出未来浙江省隧道工程安全、智能、绿色3大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BIM虚拟技术在铁路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中的进度和技术管理现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视化技术,研究面向工程结构化对象的施工BIM模型创建方法,包括结构化的构件命名规则和建模精度要求,同时探索施工技术方案的3D模型可视化设计的方法及优势。利用BIM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施工方案的4D模型虚拟施工推演及优化的方法和流程。最后,建立基于BIM软件的自动核算阶段工程量的方法和流程。依托项目进行具体的技术和方案示范,结果表明,BIM虚拟技术有益于提高隧道施工进度和技术管理水平,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决策的可视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姚家山隧道出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病害及成因,介绍了病害处理的具体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法,总结了浅埋软弱围岩地质段的偏压处理、进洞方案和正台阶法施工所采取的综合技术措施,有效保证了该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志坚 《隧道建设》2018,38(8):1257-1270
为实现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针对郑万高速铁路湖北段隧道机械化施工所面临的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支护结构参数优化、机械化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艺参数选取等主要问题,采取现场试验、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等手段,提出掌子面稳定性综合分级方法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并对超前支护、洞身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郑万高速铁路采用全断面法和微台阶法2种工法进行施工,同时,对高压劈裂注浆、低预应力锚杆、超挖控制、高标号初喷混凝土等施工工艺进行探索和应用; 在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施工动态管理的隧道作业面分类管理方法。研究成果在郑万高速铁路的成功应用将极大提高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水平,为隧道机械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快速施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千枚岩大变形,通过对施工方案不断优化,对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并制定各工序标准耗时,同时进行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得到了在高地应力条件下能较好控制软岩(千枚岩)大变形的一整套快速施工技术。着重介绍了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的快速施工指导思想、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各工序标准耗时及各工序间距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路隧道在规模、数量、建设速度等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近10年来又取得了众多隧道建设技术的突破,已由隧道大国步入向隧道强国转变的轨道。首先宏观研究分析近10年来中国公路隧道建设状况,对比论述了山岭、水下、城市地下道路等类型隧道的发展特点、趋势及相关建议;从隧道建设需求导向、地质超前预报、节能环保、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了公路隧道建设理念的变化,对比总结了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及TBM法等4类修建公路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路隧道未来建设中将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结果表明:应改变以支护参数设计为重点的隧道设计理念,建立以介质场为主体的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在隧道场解重构理论与技术体系方面进一步创新;对于采用双洞布局模式的长大公路隧道,为减少长深斜竖井设置,提升建设速度,应优先采用“钻爆法+小TBM导洞扩挖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来修建;针对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进入后运营期,提出了隧道智能监测评估与快速修复的技术途径,以将隧道修复作业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公路隧道建设应融合大数据、智能装备、5G等先进技术,并尽快完成配套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干昆蓉  蒋肃 《隧道建设》2007,27(1):17-21
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回顾与地质预报工作现状调查,对主要的几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及特点进行了归纳,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质预报工作是信息化施工的延伸,探测技术可尝试对开挖面前方地质体工程特性进行监测与控制;预报应考虑施工过程在地质体上的作用等观点;提倡制定地质预报规程,统一作业水平,建立地质预报评价体系,进行多手段、多方法的协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8.
魏思源  刘志英 《公路工程》2020,(1):23-25,66
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利地质条件,隧道穿过富水地层时,丰富的地下水能延误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质量,增加施工成本,甚者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从隧道防水和排水结构或构造角度出发,从注浆堵水施工、防水卷材施工、橡胶止水带施工、二次衬砌抗渗施工、排水盲沟及截水沟施工系统介绍了防排水体系的施工技术,最后结合某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分析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重点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仰拱施工慢、质量差的问题,通过革新仰拱施工工艺和仰拱施工设备,开发出高速铁路双线隧道仰拱快速施工技术.在贵广铁路某隧道施工中的运用中表明,仰拱快速施工技术可大幅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加快仰拱施工速度,保证仰拱与掌子面之间的距离,且新开发的仰拱模架能有效避免仰拱浇筑错台、超限以及整体跑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遴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陕云 《隧道建设》2006,26(6):7-11
针对目前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1)“长隧短打”应有所限制; 2)隧道分部施工应全面考量,讲求科学; 3)要客观定义、正确运用新奥法和矿山法等三个观点,并从理论到实践上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对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者更新观念,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