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接触网线岔的使用情况,通过郑州铁路局既有交叉线岔与德国Re200C交叉线岔标准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既有电气化区段列车提速接触网线岔维持既有交叉形式的可行性。同时,还简要分析了既有交叉线岔实施无交叉线岔改造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提速区段维持既有交叉形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速或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概况,通过对既有电气化铁路提速后运行环境的分析,阐述了提速对接触网金具的要求,并简要说明了限位减振定位装置、限位定位器、提速线岔和滑轮组补偿装置等新型接触网提速金具的技术、安全性能,及其在保证提速区段行车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线岔处是弓网故障的多发区,通过对接触网线岔处弓网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接触网线岔静态和动态分析,提出防止接触网线岔处弓网故障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接触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准高速、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及既有提速干线接触网改造的现状,阐述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气化区段列车提速,影响弓网关系和受流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对提速区段接触网进行技术改造,如增加接触网张力,改善运行稳定性;改变定位结构形式,防止定位装置打碰受电弓,改善接触网弹性;采用双五跨绝缘关节八路关节式分相绝缘装置装置,以减少接触网集中荷载设备,优化弓网关系。同时强化接触网关键设备运行管理和检查。  相似文献   

6.
张志 《西铁科技》2000,(3):13-14
本文分析了陇海线郑宝段列车提速对接触网提出的要求,阐述了对该区段接触网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在大西高铁线中的使用,如何正确地对无交叉线岔的参数进行测量,以便为无交叉线岔的及时检修提供重要依据,成为在接触网日常维护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通过对大西高铁线使用的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介绍,提出了一种对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测量方法,通过现场实践,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出无交叉线岔的参数变化,为大西高铁线接触网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地铁柔性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运行经验,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实际情况,从支柱定位、线岔交叉点、始触区、接触线高度、线岔定位拉出值等方面,对柔性接触网线岔的检调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加以明确。将所定标准实际应用在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接触网的建设中,顺利通过了接触网的冷滑、热滑试验及实际运行的考验。同时,将所定部分标准与国铁普速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进行对比,以供有关接触网生产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常用的3种接触网线岔形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形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高速客运专线线岔应采用无交叉式,侧线线岔应采用锚段关节式,时速小于80km的侧线线岔,困难时可采用2支无交叉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既有电化区段列车提速,简述了接触网适应性改造的方案及实施过程。以及快速列车在不同接触网补偿张力系的运行效果。提出了接触网适应性改造的总体标准和“快速列车运行区段加强弓网关系管理的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响应面法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弓网受流质量恶化,甚至造成离线,为了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弓网之间良好接触,因此对接触网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MSC. Marc软件建立了弓网耦合模型,对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耦合运动进行仿真计算。首先,分析接触网线索张力、线索线密度单独变化时对接触力的影响。其次,考虑到多参数共同变化对接触力的影响,引入响应面法,研究两个参数一起变化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最后,基于线索张力、接触线线密度一起影响时,对速度500 km/h时接触网设计参数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接触线张力,减小承力索张力和接触线的线密度能够有效地改善弓网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接触线高度变化对弓网动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300 km/h运行速度下,当接触线出现单根吊弦负弛度时,导高最大偏差不应超过9 mm;当接触线出现单根吊弦正弛度时,导高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2 mm;定位点高度变化时,导高最大偏差不应大于±20 mm,即坡度小于0.67‰。  相似文献   

13.
受流质量是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遂渝线为例,对影响接触网受流质量的波动传播速度、接触力、接触导线的动态高差及动态抬升量、接触网悬挂的弹性等进行分析,阐述提高受流质量的遂渝线接触网设计原则和采用的设计参数,包括接触导线张力、不同区段的接触网悬挂方式及其新型接触网零部件、合理的跨距和结构高度等。综合试验表明:弓网接触力数值分布在现行规定的40~200 N之间,接触线一跨内的动态高差最大值为95 mm,硬点和冲击的数值分布在20g~50g范围内,遂渝线接触网的弓网受流性能满足列车速度220 km.h-1以下的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风场模拟的接触网b值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接触网线索受风振动会造成b值变化,为了将风荷载引起的变化量剔除,对随机风场作用下的接触网进行仿真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得到随机风场;分析b值风致变化的机理,仿真完成了接触网模型在不同随机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网b值风致变化是线索受风偏移导致的结果,横向偏移起主要作用;脉动风场作用下接触网各跨会随机产生不同大小的补偿位移,随着风速提升补偿位移振幅相应变大且变化率呈增大趋势;对于半个锚段12跨接触网,当风速达到41m/s时,补偿位移振幅为60.61 mm,接近棘轮补偿装置断线b值变化量,说明识别断线事故时应考虑风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APDL语言编制命令流,对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的接触线进行疲劳寿命估算。文中给出了求解接触线寿命的步骤,采用改进的雨流计数法处理接触线的疲劳应力谱,得到各单元的各级应力幅值、应力均值与相应的应力循环数,用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得到接触线各单元的疲劳寿命值。在相同参数的条件下,分析了影响接触线寿命的因素,包括跨距、接触线和承力索预张力、截面面积、列车行驶速度、抬升力、干摩擦等,比较简单链型和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对接触线寿命的影响,对比各种参数找出影响接触线疲劳寿命的几个关键因素,为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际施工与维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速度由300 km/h提速到350 km/h国内还没有先例,目前新建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无法满足高铁提速改造施工的要求。以成渝高铁接触网提质达速为研究对象,对既有接触网弹性吊索张力状态下对接触网的影响、接触线张力增加后引起的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包括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坡度、弹性吊索张力等。通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接触线张力增加、吊弦更换一次到位施工技术,确保当前及提质达速完成后的运营安全,对今后高速铁路提速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研究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特别是铝包钢、铜或铜合金承力索在运行中引起磨损,甚至发生断股、断线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方法:通过对接触网承力索的现状和主要防磨损措施的研究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防止承力索磨损的主要技术措施:采用单根铁线连续绑扎、匹配悬吊滑轮与承力索表面硬度、采用辅助绳悬挂承力索及采用承力索预型保护条。研究结论:道岔柱应采用双腕臂结构、特殊设计来避免承力索间相互碰磨、改善承力索悬挂结构及使用承力索预型保护条。采用承力索预型保护条是解决承力索磨损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弓网耦合系统模型,对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弓网接触压力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讨论了接触压力和接触线抬升量的变化趋势。针对接触网的不平顺情况,论文提出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接触网的不平顺性,具体采用功率谱密度来分析影响弓网受流的波长成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动车组通过弓网电接触获取电能。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的提高,受轨道不平顺、接触网波动以及受电弓弓头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弓网电接触状态恶化,使得弓网电弧频繁发生,弓网电弧对接触网导线、受电弓滑板侵蚀严重,影响受流质量,制约动车组速度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弓网电弧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分析弓网滑动受流过程,研制一套弓网电弧试验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弓网柔性平直接触、滑板"Z"字形运动及垂向沉浮运动等弓网运动状态。并利用该系统对弓网接触电阻和电弧电气参数、形貌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常情况下软横跨应用在行车速度不大于 16 0 km/ h的电化区段 ,本文结合广深线及哈大线 Re2 0 0 c接触网软横跨的结构特点 ,对影响软横跨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解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