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船舶电力系统负荷模型及参数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将陆用电力系统负荷仿真研究中的一种综合负荷模型引入到船舶电力系统负荷仿真研究中,采用遗传算法辨识了模型参数,并进行了实际模型与辨识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特性。给出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机理模型,包括原动机、发电机、推进电机和四象限负载等。在PLECS软件中建立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系统起动、加速和突然倒车等正常和极端工况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进行的数字仿真研究的正确性,能够为系统的早期设计提供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特性。给出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机理模型,包括原动机、发电机、推进电机和四象限负载等。在PLECS软件中建立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系统起动、加速和突然倒车等正常和极端工况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进行的数字仿真研究的正确性,能够为系统的早期设计提供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4.
利用MATLAB/SIMULINK对船舶电力系统单机组模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通过对船舶电力系统单机组进行突加、突卸大功率负载等工况的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GJB4000-2000对比,验证了单机组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机组并联运行的短路电流计算与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脆性熵理论的船舶电力系统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脆性理论引用到船舶电力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船舶电力系统脆性概率熵、脆性综合概率熵、脆性风险熵、脆性综合风险熵定义和研究来分析船舶电力系统的脆性.通过仿真表明以上定义能很好地评价船舶电力系统的脆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全自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全自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可实现能量的高效综合利用。本文对电磁暂态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简述了Power System Blockset原理,应用Simulink对全自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暂态进行仿真分析。不同线路和不同步长下的电压波形图符合实际。结果表明了相关模型建立的精确性,和电磁暂态模拟软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能更好地模拟全自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7.
将复杂系统脆性引用到船舶电力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船舶电力系统脆性概率熵、脆性综合概率熵、脆性风险熵、脆性综合风险熵定义和研究来分析船舶电力系统的脆性。通过仿真表明以上定义能很好地评价船舶电力系统的脆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原理;然后,结合所搭建的船舶电力系统(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数字仿真模型,研究PSS在船舶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船舶电力系统在有、无PSS作用下的典型故障工况的对比仿真与分析,说明PSS能够有效提高船舶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船舶电力系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综合了电力推进系统、船载用电设备等,对于船舶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船载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增加了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压力,另一方面,对于某些非线性负载,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不稳定。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不同运行工况下电力系统的负载响应,采用傅里叶变换等信号提取方式,结合船舶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力系统负载响应进行分析与仿真,对于改善电力系统的负载响应特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明  杨恒瑞  丁峰 《机电设备》2022,(4):119-124
为了解决船舶储能系统的数学仿真置信度完全取决于数学模型的建模,仿真运行效率受限于计算机性能等问题,基于RT-LAB实时仿真平台,建立配置了船舶储能系统的船舶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模型,根据所建船舶储能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完成了船舶储能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方案测试,可为后续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测试提供可靠提供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1.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与全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电能逐渐取代传统动力成为船舶的主要推进能源。作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设计及其仿真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本文从经济性的角度,设计了船舶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其次,本文引入储能单元,利用其灵活性强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并结合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减小负荷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最后,为验证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功能与有效性,建立综合电力系统简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可以使机组运行在最佳油耗范围内,并且提出的简化仿真模型可以验证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丁峰 《船舶工程》2020,42(S1):44-49
目前,随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船用负载设备类型的增多导致目前交直流动模试验室无法真实模拟系统动态特性。为研究和分析能量回馈型四象限电力电子负载船舶电力系统动模试验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四象限电力电子负载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动模试验室中分别进行了能量回馈型四象限电力电子负载相关功能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能量回馈型四象限电力电子负载能够模拟不同类型的负载以及不同电压、功率等级的电源,并且在模拟负载时,能够将吸收的电能高效地反馈回电网,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起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兰海  曲文秀  谭磊 《船舶工程》2014,36(S1):110-113
根据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特点,开发描述其暂态过程的仿真软件。以VC 6.0作为编写软件的平台,以船舶相关设备的数学模型为编程的理论依据,以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持,以可视化曲线的形式输出暂态仿真结果,直观的反映出暂态过程。最后,应用典型的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了相关数学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以及暂态仿真软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苑仁民  陈波  刘新建 《船电技术》2011,31(12):65-68
以"COSCO ROTTERDAM"轮等5446TEU系列船型作为母型船,建立了物理—数学混合的电力仿真系统。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船舶电力系统的操作功能,并与虚拟配电盘相结合,实现了具有视景和人机自然交互界面的电力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已在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大型轮机模拟器上成功运行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波 《船电技术》2014,34(8):31-35
采用中压直流电网输配电是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但中压直流开关的分断能力不足成为中压直流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本文提出在合理位置加装电弧触发式混合型限流熔断器(ATH-CLF)来限制中压直流电网短路电流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以IEEE Std 1709-2010推荐的一种舰船中压直流电网为例,建立了该电网的EMTP仿真模型和ATH-CLF的EMTP仿真模型,计算了有无ATH-CLF以及ATH-CLF安装在不同位置时各典型位置发生短路的电网短路电流及母线电压跌落.分析表明,合理的ATH-CLF加装方案可有效降低短路电流水平,并可使非故障区域的母线电压跌落在10 ms之内恢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综合电力推进技术为代表的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可视为船舶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新一代革命,已逐步形成当今高技术船舶动力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由此带来更多的是中高压电力系统和区域直流配电系统在海洋工程船舶上的广泛应用。本文将根据目前相关IEC标准和各船级社规范,对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区域直流配电技术、中性点接地技术、保护技术、谐波抑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设计方法和理念,为后续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船舶能量管理系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的发展,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逐渐为人所重视.通过综合电力系统船舶对能量管理系统的需求,引出能量管理系统的简单功能模块组成,并简要描述能量管理系统的构建.同时还介绍并对比了目前民船常用的PMS产品.  相似文献   

18.
侯珏 《船舶工程》2017,39(1):86-90
岸电与靠港船舶并网控制技术是岸电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岸电向船舶的不间断和稳定供电。针对传统岸电控制策略频率稳定性差和不能接受船舶能量管理系统调度的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岸电与船舶电网并网策略,使岸电逆变器在具有下垂特性的同时,还具有类似于船舶同步柴油发电机转子的惯性。岸电通过并网预同步控制与船舶电网并网,不会产生大的电流冲击。通过改进下垂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并网后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提高船舶电网的电能质量,且能够接受船舶能量管理系统的调度。通过仿真试验,并与传统下垂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舰船供电生命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舰船供电生命力的实际测试问题,从供电生命力的设计原则和电力系统组成两方面出发,对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某型舰船性能鉴定工作,设计形成一整套试验方案,并进行实船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克服了原来的软件设计模拟评估这一缺陷,可为后续舰船性能鉴定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也可为舰船生命力评价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