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得到电控喷油器针阀开启滞后时间(td1)及针阀落座滞后时间(td2),从电控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电控喷油器的喷射过程,详细推导了喷油器针阀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的数学表达式,为电控喷油器的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详细分析了电控喷油器通电后线圈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在喷油器针阀完全开启或完全落座时刻,电流曲线上会出现拐点的特点,设计了测试拐点出现时刻的检测电路,并利用80C196单片机开发了电控喷油器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测试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对td1的测试误差为0.87%,对td2的测试误差为1.14%,可以满足电控喷油器开发过程中动态性能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进气道喷射式电控汽油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钢球完全开启及完全关闭时刻线圈电流曲线出现拐点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线圈电流变化的电控汽油喷油器动态响应时间测量方法,并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开发了电控汽油喷油器动态响应及流量特性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对电控汽油喷油器的动态响应及流量特性进行高精度检测,开启延迟时间的相对测试误差小于1.67%,关闭滞后时间的相对测试误差小于1.56%,流量特性的测试误差小于0.01 mg。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2.3.6.电控喷油器电控喷油器是现代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喷油系统中的关键的核心部件,一方面必须满足喷油器在结构紧凑的汽缸盖上的装配条件,另一方面喷油器必须满足对较短的喷油持续时间和较大的喷油量线性动态流量范围等方面特别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中叙述了用改变喷咀密封带结构提高喷油器使用性能稳定性的新技术方法,分析了针阀与阀座锥角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一种新研制喷咀针阀和阀座的结构参数,并介绍了新结构的喷咀和现批量生产的喷咀在汽车上的行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控单体泵对4D44柴油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传统直列泵柴油机满足国Ⅲ排放法规,在尽量不改变柴油机本体的前提下对燃油、进气和燃烧系统进行了优化。燃油喷射系统采用集成电控单体泵,高压油管长度和喷油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改进了进气道;重新设计了燃烧室;针对国Ⅲ排放法规测试特点进行了电控参数的优化。通过对整机进行13工况试验测试,表明优化改进后的柴油机排放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达到国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叙述电控发动机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其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探讨故障的检测方法与喷油器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压共轨电磁铁型喷油器驱动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DC/DC升压电路及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和峰值电流反馈控制功能的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策略。试验表明,改进后的驱动方式性能优异、运行可靠,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汽车电子喷射系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电子喷油器的常见故障有以下几个原因: 1.喷油器过脏,使喷油量失常和雾化不良,这种情况在电子喷油器的故障中占绝大多数; 2.电磁线圈短路或断路,因此在运行中产生的磁力不足,使喷油器动作缓慢; 3.针阀和阀座的机械故障,如阀针折断和阀座密封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车用电控柴油机喷油器匹配仿真分析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GT-POWER软件可用于车用电控柴油机喷油器匹配仿真分析研究;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准确模拟车用电控柴油机实际运行工况;确定了C型喷油器为本次仿真计算的最优匹配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李斌  高亮 《汽车运用》2001,(6):43-44
问:喷油器结构对喷油器积碳有什么影响? 答:装有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上的汽油喷油器按喷嘴口的形式可分为针阀型和孔型.针阀型喷油器最早出现于1967年,雾化效果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喷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